黃 麗
(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qū)段店中學 湖北 鄂州 436000)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吞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一直以來,閱讀和寫作被視為相對獨立的兩大教學模塊,老師通常采用了獨立教學的方式,在閱讀課上主要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側重于字、詞、句、段的理解,學生在閱讀課上更多的是學習語文基礎知識。而作文課也通常被獨立出來,一周安排特定的時間進行寫作知識講解,學生雖然作文課上也學到了寫作知識,但是由于寫作素材匱乏,常常陷入無物可寫、無從下筆、情感不真摯、內容空洞等問題?,F(xiàn)在老師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以課文為范文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其中蘊含的寫作方法與技巧、情感表達方式,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從生活中找靈感,在掌握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掌握了大量的寫作技巧。在讀寫結合模式下,學生不僅理解并掌握了語文建構方法,更在隨堂練筆中水到渠成的加以練習,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寫作文的抵觸和排斥心理,激發(fā)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在閱讀中寫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其次,讀寫結合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展開了更深層次的探究,使學生加深了課文理解,從而也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2.1 以閱讀為基礎,以讀促寫。初中語文課本中收錄的文章通常文質兼美,是經典的文學佳作,不論文字、結構還是技巧、內涵,都是非常好的寫作范文。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老師客養(yǎng)引導學生深入探析課文內容,梳理文章脈絡,品味文章詞句,勾劃文中涉及到的修辭手法、寫作技巧,對文章展開深層次的探究,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文文字的精妙,學習語言建構方法,同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文章中的修辭手法、描寫細節(jié)進行造句、仿寫,使學生在模仿中掌握其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讀寫結合模式下,學生以閱讀為基礎,在解讀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掌握其中蘊含的豐富寫作知識,使學生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寫作能力,同時課后的隨堂練筆中學生及時的將所學技巧進行運用,使學生走出了無從下筆的寫作困境,使學生的寫作基本功在讀寫結合中得到了積極的發(fā)展。[1]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這篇回憶敘事散文不論是從布局謀篇還是具體細節(jié)描寫方面有較高的教學價值,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梳理出文章結構,掌握記敘文的寫作要點,然后圈畫出重點詞句進行賞析,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學習增強語句表現(xiàn)力的手法,同時對文章中的景物描寫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寫作方法進行模仿。文章中百草園的景物按順序由低到高寫植物,由高到低寫動物,描寫層次清晰,同時運用了排比句,和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種類繁多的景物描寫的生動、有趣。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的造句練習,學習用排比句來豐富自己的語言運用,體會到隨堂練筆的樂趣。
2.2 鼓勵課外閱讀,積累素材。對中學生而言,寫作素材的匱乏是陷入寫作困境的主要因素,常常由于無物可寫,內容雷同的問題內心滋生出抵觸和畏難心理。針對學生的寫作困境,老師可以充分展現(xiàn)閱讀優(yōu)勢,用課文閱讀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來開拓視野,積累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是寫作靈感源泉”的道理,進而將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生活景物、人物、事物的描寫中,使學生從無物可寫到渴望表達,想寫、愛寫、會寫轉化。比如學習《貓》這課時,老師引導學生將生活觀察與作者的語言描繪相結合,使學生不僅激發(fā)起對細節(jié)描寫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用心感悟的寫作靈感,進而積極的去觀察生活,通過更加多元化的閱讀內容去積累寫作素材。
2.3 豐富寫作形式,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老師要充分挖掘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通過多種訓練方法來豐富寫作形式,使寫作教學變得充滿生機和活力。比如學習《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詩句中描繪的內容進行補白,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出想象力,將簡潔凝練的詩句擴寫出一篇詞句優(yōu)美的短文。也可以針對《春》這篇課文進行改寫,模仿文章語言特點進行其他內容的練筆,使學生豐富的寫作形式中體會到隨堂練筆的樂趣,進而不僅掌握了寫作方法,同時也在閱讀中實現(xiàn)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中深入品讀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也在課文理解中激發(fā)起寫作興趣,學習到豐富的寫作知識,使學生輕松走出了寫作困境,取得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