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浩
(江蘇省阜寧縣東溝初級中學 江蘇 鹽城 224400)
閱讀與寫作既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又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想要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要充分考慮到教學難度以及學習難度,在教學中,促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以獲取到顯著的教育效果。同時,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不僅能夠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而且還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诖?,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注重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以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以及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當中,大部分學生都感到詞窮,并在寫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寫或找不到合適例子對自己表述的觀點進行支撐。這些問題都需通過閱讀實施解決。在具體教學時,語文教師就能通過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積累到相應的寫作知識。在閱讀的文本中,通常包含了許多寫作手法與技巧,學生通過閱讀,充分了解到各種文體的實際寫法[1]。例如,閱讀《傅雷家書》時,學生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文本寫作的手法實施揣摩,對于《傅雷家書》而言,其作為書信類的典范,學生通過文本閱讀,就能充分了解到書信相關的文本寫作手法與技巧。同時,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而且還能使學生將閱讀掌握的知識靈活的應用于寫作中,并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提高。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教師需對課文中的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并將其當做作文教學的范本。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還需引導學生積極運用閱讀文本中的寫作手法,并指導學生在閱讀當中選擇合理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對重點語段實施細讀、精讀。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做好充分的閱讀教學,作文指導也就完成了。”由此可知,作文教學需在閱讀教學當中開展,語文教師需指導學生對課文當中的布局謀篇、選材構思、寫作手法、優(yōu)美語言等進行學習,并引導學生將課文寫作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挖掘自己身邊的有關事件,從而實現(xiàn)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并使學生積累到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將被動閱讀轉變成主動閱讀,并在精讀中加以指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想,以促使學生在閱讀當中有所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2]。例如,對《社戲》開展教學時,尤其是小伙伴們劃船看社戲,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學會畫圈點,并對文本實施批注賞析,并圈畫出劃船的系列動詞,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靈活應用相關知識,并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語文的閱讀與寫作的具體教學當中,想要使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不能單純的讓學生“看”與“思”,還需引導學生加強“練”。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想要使學生產生更多思考,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豐富,實現(xiàn)學生思路的拓寬,通常能夠使學生在寫作教學當中獲得充足的寫作素材?;诖?,學生在寫作的教學當中,需注重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教學,但是,教師如果單純的進行寫作教學,通常會出現(xiàn)學生寫作時素材不足的情況,以促使學生具有充足額機會參與到寫作實踐中,引導學生參與到寫作實踐中,通過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鍛煉,促使學生獲得充足的寫作經驗[3]。例如,學校中,每月或者每周可舉辦小型的閱讀寫作的比賽,并引導學生主動參加,以促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實踐平臺,并促使學生通過比賽,形成閱讀理解力以及寫作能力,這通常也能夠對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的成果進行檢驗。就初中生而言,其每個人都屬于特殊的個體,這種情況下,學生所寫出的作文也會展現(xiàn)出多樣性,基于此,語文教師需引導學生在具體寫作當中,應用些寫作手法對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情感態(tài)度進行彰顯,從而使學生寫出的作文更精彩。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對學生自身的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實施培養(yǎng)。教師可引導學生經過閱讀實現(xiàn)視野開拓,在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得以提高的同時,通過寫作進行自己表達,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提升,最終促使學生實現(xiàn)全方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