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蘇州市實驗小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7)
美國教育學家提出:核心素養(yǎng)是關鍵素養(yǎng),不是所有素養(yǎng),它是人適應社會而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在不同的國家,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也有不同,需要根據(jù)本國對人才的需求而界定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我國教育部門結合國情給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官方界定:我國各個學段各個學科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此來適應個人的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著重強調個人自身素質涵養(yǎng)、對社會及社會其他群體的關愛、家國情懷,更加重視自主發(fā)展,合作與參與,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綜合能力[1]。
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它為體育課程的設置、評價和課程改革提供方向。我國教育學家季瀏總結提出,體育核心素養(yǎng)包含三大方面: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其中運動能力包涵: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2]。體育核心素養(yǎng)可以概括為三維度、六要素。三維度指的是運動實踐、健康促進和體育精神;六維度包括運動能力、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健康行為、體育情感和體育品德。
校園足球如今在我國廣泛開展,目前全國已經(jīng)有27000多所足球特色學校。足球運動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具有極強的趣味性、觀賞性、技術性、競技性,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中國足球近年來陷入低迷,中國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方針,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要抓實抓牢青訓,搞好校園足球,擴大群眾基礎,為優(yōu)秀足球苗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時,我國學生的體質呈下降趨勢,而肥胖率和近視人數(shù)都呈上升趨勢,教育部希望以足球為突破口,通過開展校園足球,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培養(yǎng)學生品德,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結合體育核心素養(yǎng),筆者對足球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所起的作用做一探討。
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外顯的方面就是學生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包括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體能即身體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xié)調、柔韌性等方面。足球運動對于體能的要求很高,體能是足球運動的基礎,沒有良好的體能做支撐,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會大打折扣。足球運動對于學生的短距離沖刺能力要求很高,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和教練會針對學生的爆發(fā)力進行訓練,而這也是很多運動的基礎。一場足球比賽的運動量是很大的,運動員需要在場上不斷地沖刺和慢跑,而這對于學生的耐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我國學生的體質體能近些年下降顯著,在耐力素質上體現(xiàn)尤為明顯,因此,參加足球運動對于學生的心肺功能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相較于傳統(tǒng)體育課練習體能的方式,足球課更加具備趣味性和競爭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游戲和比賽,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鍛煉了學生的體能。在小學體育課中,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中低年級的學生參與體育課中的練習是很積極的,但是到了高年級,一些學生就不太愿意投入到一些身體練習中,主要原因是怕累,而如果給他們一些足球或者籃球,那么很多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是很高的。這正說明了足球運動對于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它的競技性和趣味性是非常能夠激發(fā)學生求勝欲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是學生運動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而不僅僅是足球這一方面的表現(xiàn)。教育學家提出了學習的遷移理論,在足球運動中習得的技能,也能夠正向遷移到其他運動中,比如在足球練習中可以鍛煉協(xié)調性,而籃球、網(wǎng)球等很多運動都需要選手具有一定的協(xié)調性;再比如足球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當他們?nèi)⒓游璧浮⒒@球等運動時,往往也會有良好的運動表現(xiàn)。所以練習足球對學習其他運動項目也有不同程度的幫助。足球還是一項需要動腦筋的運動,足球場上的形勢是瞬息萬變的,學生每時每刻都需要做決定:“往哪跑?傳球還是帶球?用哪個部位停球?.......”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對于技戰(zhàn)術的理解、運用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F(xiàn)代足球越來越重視對于球員大腦的培養(yǎng),只練腳下技術的觀念已經(jīng)過時,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教練也開始注重對于學生大腦的培養(yǎng),所以在校園中,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往往球踢得好的學生,學習成績都不差。足球教學培養(yǎng)的反應速度和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其他運動中的表現(xiàn)都有促進作用。
《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健康行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綜合表現(xiàn),是提高健康意識、改善健康狀況并逐漸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關鍵。”我國教育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終身體育的概念,指的是人終身受到體育教育和從事體育鍛煉,使身體健康、身心愉快、終身受益。要做到終身體育,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學會正確的鍛煉方式,是終身體育的前提,這正與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的健康行為的要求相統(tǒng)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發(fā)自個人內(nèi)心的一種原動力,只有喜愛,才會長久地堅持下去,而足球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如此多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學生如果能夠感受到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那么就更有可能長久地參與其中,形成一種健康的運動習慣?,F(xiàn)在社會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需要參與運動來釋放壓力、調節(jié)生活節(jié)奏、促進身心健康。我國近年來越來越重視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體育方面,建設了很多體育公園和體育場所以方便全民參與到運動中來,人們很方便就能找到踢球的地方。在足球學習中,學生也能學到很多科學運動和傷病預防的知識,比如如何熱身、如何科學安排練習環(huán)節(jié)、如何有效地進行肌肉拉伸、如何預防傷病,這些健康知識,為個人長久地從事運動提供了理論保障,也為終身體育打好了基礎。
足球比賽是激烈的、充滿偶然性的,隊員需要承受輸贏的壓力,面對壓力,如何通過自我心理調節(jié),舒緩壓力,是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到的,因此,長期進行足球運動,學生的抗壓能力會有一定提升。足球運動具有競技性,每個隊員一生中會品嘗無數(shù)次勝利與失敗,它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去贏,更能教會學生怎樣面對失敗,這是人生中一堂非常重要的課——挫折教育?,F(xiàn)在學生的受挫能力比較差,經(jīng)常能夠聽到學生因為一些小小的打擊而做出出格的事情,這正是學生受挫折能力差的體現(xiàn),多參與足球等運動,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受挫折能力。足球訓練是艱苦的,需要付出無數(shù)汗水才能踢好,任何一個有夢想的孩子,都會為之付出很多,而足球運動培養(yǎng)的這種堅韌、刻苦、鍥而不舍的精神,在孩子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將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足球還是一項團隊運動,需要學生之間不斷交流,才能配合得更好,這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對于一個個體更好地融入社會是很重要的,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往往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此外,足球比賽的勝負不取決于某一個隊員,而是取決于球隊作為一個整體的實力,每一個隊員都是球隊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每一個人都要為了這個集體去努力,這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未來他們成了公司團隊中的一員,他們的責任感會受到公司的歡迎,集體的歡迎,所以足球訓練塑造學生的這些品格都會成為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寶貴的財富,讓學生具有更健全的人格。
參與足球運動對于小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校園足球應該進一步在全國范圍推廣,逐步完善校園足球整體布局,學校領導也應清楚認識到足球運動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體能、培養(yǎng)優(yōu)秀品德、養(yǎng)成健康的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