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雄
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教育改革進入新的深水區(qū),初中生的很多傳統(tǒng)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沖擊著他們價值觀和人生觀。要提升體育教學中德育意識,去有計劃有目的鍛煉學生意志力、集體意識等積極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不僅要明白體育學科具有特殊性,還要在體育教學中傳授學生積極的世界觀,以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文章深入的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德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供大家討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德育;教育;人生觀
引言:
現(xiàn)階段,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學生通過網(wǎng)絡接觸的信息,參差不齊,極大影響了世界觀。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生心理顯著的發(fā)生了改變。而教師要充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從而更好的立足于學生的個人身心特點,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不同的學生得到健康發(fā)展。初中體育教學可不僅能使學生健康觀念得到改善,還能加強體育技能的掌握。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能挖掘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更深的體會社會主義價值觀,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德育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良好的德育教育才能夠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處氛圍,促進學生各項素質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中規(guī)劃長跑訓練的課程,并做好計時管理,鼓勵學生要堅持到底,有意識的鍛煉學生頑強拼搏、堅忍不拔的體育精神,使體育促進人格發(fā)展,再反饋到其他文化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平衡成長。其次,整合課程資源,著重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效率的提高。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初中體育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增強體質,然而不能僅僅野蠻其體魄,還要文明其精神。需要德育教學同步跟進,使體育和德育緊密連接,但是在生活場景應用教學中,會呈現(xiàn)很多矛盾性的問題,給體育的德育教學帶來極大的干擾,難以促進學生道德規(guī)范的形成。
(一)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差與教師缺乏德育意識
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課程未能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甚至其他主課課程老師占用體育課的上課時間。尤其是初三畢業(yè)生面臨升學壓力,導致體育課編成擺設。如果學生不能稍微放松自己,腦袋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很明顯會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和思路不清晰。此外,體育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淡化了德育,使學生產(chǎn)生德育可有可無的觀念,使學生不能夠培養(yǎng)出好的習慣,甚至公共道德意識較差,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破壞公物等,這種行為都需要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批評,告訴學生要具有公德心,才能夠建設和諧的社會。
(二)學校的德育制度有待完善
根據(jù)統(tǒng)計,12-15的學生正在屬于青春叛逆期,具有十分活躍的思維、好奇心和叛逆心,學校要 針對這些特點做出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正確的觀念。有的學校即使擁有完善的制度,但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難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很多初中體育教師只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只注重體育項目成績,忽略學生的健康心理成長,促使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幾乎消失,不利于健全學生完整的人格,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只有對青春期學生的正確引導,才能夠使讓他們“為中華崛起”而努力的強健體魄,努力的提升各項綜合素質,才能夠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夠在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青年,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
三、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對策
初中體育教師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體育教師應充分的設計教學計劃,合理的中展開調研,向優(yōu)秀的老師學習,深入他們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學活動中,進行觀摩,從而修改、優(yōu)化自己的教案,從而使學生能夠投入體育教學,體育德育的活動中,才能夠使體育教學充滿活力,展現(xiàn)中華好兒女的英姿。
(一)言傳身教,發(fā)揮教師表率作用
良師如益友。老人常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老師作為學生的最好的知心朋友,需要起到榜樣的作用,而體育作為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更需要體育老師以身作則,做學生的學習表率,才能夠使每一位學生信服老師才能根據(jù)老師的體育訓練計劃進行體育鍛煉,為學生的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牢牢的基礎。而不能只有健康的體魄,還需要精神層面的教育引導,給與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首先使自己的道德素質過關,學生才能以老師為榜樣,模仿老師,提升自己。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行為影響極大,每一位教師要擺正心態(tài),把教育好自己的學生當作自己神圣的任務,把做一名合格教師,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優(yōu)秀教師當做自己的終極目標,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生。這樣才算得上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二)借助榜樣力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體育老師在教學時,要進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投入人格、情感,投入個性、熱情,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激情,才能夠形成老師學生間的互動,并拿出生活中的感動中國的人物,敘述他們在百折不撓,永登高峰的精神。還可以請體育特長生進行示范,講解他們?yōu)槭裁茨軌蛴鞋F(xiàn)在的成績,是通過他們一步一步努力換來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堅持,要想成功必須具有不怕輸,不怕困難的精神,都能夠對同學是否參與體育運動的產(chǎn)生較大影響。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還未能成熟,不能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家長的尊尊教誨、教師不厭其煩的指導,體育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合理的滲透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學生各項能力。體育教師要積極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為學生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東文. 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學周刊:上旬, 2016(9):2.
[2]鄒燕. 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J]. 中華少年, 2018(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