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娜 牟玲
摘要:目的:探究優(yōu)質護理對腦出血患者預后的效果,為腦出血病患的康復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56例重癥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8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施以優(yōu)質護理干預。統計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失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失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優(yōu)于對照組,P<0.05;問卷調查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優(yōu)質護理對腦出血患者進行干預,可明顯提升預后效果,降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腦出血;預后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3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7--0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漸成為降低中老年人生存質量的主力軍。腦出血,又稱自發(fā)性腦出血、腦溢血,其發(fā)病率和致殘率逐年上升,使疾病負擔增加[1]。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優(yōu)質護理是否對腦出血患者的預后起到可觀的作用。故選取我院56例患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的患者為湖南省長沙市xx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56例腦出血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優(yōu)質護理干預)以及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28例,男18,女10,年齡55-78歲,平均(64.25±2.21)歲,患病病程2h-24h,平均病程為(10.15±1.15)h;對照組28例,男16,女12,年齡58-76歲,平均(63.58±1.98)歲,患病病程4h-28h,平均病程為(11.88±1.26)h。兩組病患在此基線資料的對比上不存在影響組間除干預因素以外的差異,可進行對比分析。
1.2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1)均具備顱腦CT和MRI診斷依據;(2)此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臨床資料完整,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對研究藥物無過敏史以及服用禁忌癥;(4)排除無家屬陪護的患者;(5)排除存在嚴重肝腎等臟器疾病、深度昏迷、精神及交流障礙等患者;(6)排除配合不佳以及中途退出患者;(7)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會的批準,且基礎資料對比中,兩組有可比性。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對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監(jiān)測生命體征、護理呼吸道和口腔,飲食干預以及常規(guī)用藥指導等。
1.3.2觀察組給予患者優(yōu)質護理為干預。包括增強病情監(jiān)測(24h持續(xù)監(jiān)測)、疏導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制定合理地飲食方案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等。兩組患者均以15天為一個干預過程,共6個療程,期間定期觀察并評定患者情況。
1.4觀察指標(1)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2)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3)護理滿意度:醫(y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4)并發(fā)癥:如消化道出血、腦疝、肺部感染等。
1.5效果評價(1)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NIHSS量表評價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為百分制評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護理滿意度:通過醫(y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1.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評分比較
治療1月、2月及3月后,觀察組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治療1月、2月及3月后,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2.86%(26/28),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35.71%(10/2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71%(3/28),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57%(8/2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出血是指非創(chuàng)傷性的腦內實質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使得血液非正常的在腦實質中聚集的一類臨床綜合征,是腦卒中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叭摺卑Y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吸煙等均是腦出血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3]。據研究,老年腦出血患者的主要出血原因是高血壓,而中青年患者主要的出血原因為動脈瘤破裂、動靜脈畸形,腦出血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突發(fā)的劇烈頭痛,大部分病患會伴有顱內高壓,如惡心、嘔吐等。腦出血患者病死率較高,總體預后較差,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和腦疝形成為致死的主要原因。腦出血患者若急性大量出血需緊急手術治療,患者不僅身體受到大幅度的損失,同時此病也會給病患及其家人帶來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后期并發(fā)癥的出現也不容忽視。有研究[4]表明,優(yōu)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微創(chuàng)治療圍手術期中極有效果,不僅提高了治療成效,還疏解了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同時提高了患者對于醫(yī)護工作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包括24h病情持續(xù)監(jiān)測、心理輔導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失程度,增強患者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且對提高患者對醫(yī)護工作者的滿意度,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丁賢彬,焦艷,許杰,等.2012—2018年重慶市腦出血與腦梗死疾病負擔變化趨勢[J].華南預防醫(yī)學,2021,47(02):131-135.
[2]孫桂敏.綜合護理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微創(chuàng)手術中的效果[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08):111-113.
[3]陳昶春,柯志通,鐘暉東.不同年齡組自發(fā)性腦出血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21,29(05):67-69.
[4]徐艷紅.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護理滿意度的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1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