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堅
說起勸酒那套習(xí)俗及衍生出的許多趣話,?國人絕不會陌生。“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一口喝”……?僅那些于市井流傳的耳熟能詳?shù)膭窬屏?,就多到可以車載船裝了。
現(xiàn)今,竭力勸酒在很多社交場合已屬罕見,?上了年紀(jì)的要顧及身體,年輕人對這套方式不感興趣,淺斟慢抿,各自隨意,能喝多少就多少。
20 世紀(jì)90 年代初,我們一行人從上海去徐州一家設(shè)備廠公干。廠方招待禮數(shù)周到,工友們性格豪爽,只是大家每每怵于東道主的輪番勸酒和彪悍酒風(fēng):主要領(lǐng)導(dǎo)酒過三巡,陪座人員再逐個上陣,一句句話語、一套套禮數(shù),你不舉杯不行,?舉了更不行,喝到半途就得趴倒……若是有人不喝,則會惹得主人大動肝火:“他什么意思?我們廠長來敬酒,他都不肯動杯子,還算是個男人嗎?”
多年以前,單位里招聘了一個來自大別山區(qū)的小伙子,參加了一兩次聚會后忍不住問我:?“你們上海的敬酒習(xí)慣與我們老家怎么不同?我們老家都是來敬酒的人不喝,全是給被敬酒的喝!”我納悶地說:“你們那里怎么會這樣敬酒的?”不久后,恰好在報紙上讀到一篇提及此事的文章,說他們老家因為貧窮,好不容易置辦上一桌酒請客,敬酒的主人要么自己不喝,?敬對方喝;要么讓對方喝上三盅,自己也象征性地陪上一盅。我這才恍然大悟。
2006 年,我與同事去德國斯圖加特一家企業(yè)驗收設(shè)備,主人設(shè)午宴招待。賓主進入餐廳,?但見長條餐桌端頭已經(jīng)擺放好一對燃著長蠟燭的燭臺,紅桌布、銀刀叉,服務(wù)生依墻而立,?充滿隆重?zé)崃业姆諊?。邊上的桌子一長溜擺放著已開啟的紅酒、啤酒及飲料,而啤酒又分為黃、黑、紅及白色等種類,任人隨意斟飲,從頭至尾沒有人勸酒,只是臨到結(jié)束時,主人說:“大家嘗嘗我們德國的‘茅臺吧!”這是一種用當(dāng)?shù)乩孀俞勚频陌拙?。身臨其境感慨頗深,自然而然想到了國人宴席上勸酒的場景,如果放在國內(nèi)那還了得?席間,陪同說起了一件趣事,?說有次接待了某省代表團,主人邀他們?nèi)ヒ蛔疟じ把纾嫌兄魅藦牡亟牙锶〕稣洳財?shù)十年的兩瓶紅酒??腿苏娌灰娡?,將異國客場當(dāng)作自己的主場,依然是國內(nèi)“一口悶”的習(xí)慣,?一會兒工夫,兩瓶紅酒就見底了,只把淺斟慢抿的主人驚得目瞪口呆……
今天在酒桌上,如果還有人從花言巧語過渡到胡言亂語乃至自言自語,還在“五兩六兩扶墻走,七兩八兩還在吼”般傻乎乎地操作,?除了引人恥笑一番之外,不會有其他效果。
別了,勸酒習(xí)俗,這是我們時代及風(fēng)俗進步的一大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