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籠
(河南省舞鋼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河南 舞鋼 462500)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主要病因為胃腸道動力紊亂、腸道感染、精神因素等,腸易激綜合征主要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分類,腹瀉型為臨床較為常見類型,約占IBS的40.83%[1]。由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病程時間長且久治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IBS-D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IBS-D患者,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聯(lián)合組各48例。常規(guī)組男31例,女17例;年齡29~68歲,平均(48.26±9.4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2.82±1.04)年。聯(lián)合組男35例,女13例;年齡28~70歲,平均(49.46±10.08)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2.58±0.98)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診斷確診為IBS-D;②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晨起泄瀉,腹部冷痛、腰膝酸軟,不思飲食,舌淡胖,邊有齒印等診斷標準;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②嚴重胃腸道器質性疾??;③近1個月內使用過影響胃腸動力藥物治療;④對研究藥物過敏。
兩組均給予馬來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浙江昂利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82),口服,1次100mg,日1次;匹維溴銨(ABBOTT LABORATORIES LIMITED,批準文號H20160396),口服,1次50mg,日3次。
聯(lián)合組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四神丸。藥用柴胡10g,陳皮10g,白術10g,茯苓20g,川芎10g,赤芍、白芍各10g,香附6g,枳殼10g,補骨脂15g,五味子6g,吳茱萸6g,肉豆蔻10g,大棗20g,炙甘草6g。
兩組均治療1個月。
顯效:臨床癥狀及大便黏液消失,排便日1~2次,大便性狀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及大便性狀有所好轉,排便次數(shù)及大便粘液明顯改善。無效:未達“有效”標準。
治療前后排便情況。采用自擬大便性狀量表,從大便性狀[硬性(1分)、成形(2分)、不成形(3分)、水樣(4分)]、10天中大便急迫天數(shù)、每天排便次數(shù)3個維度評估。
治療前后腸道癥狀及生活質量。腸道癥狀尺度表(IBS-BSS),總分0~500分,分值越高表示腸道癥狀越差。采用生活質量問卷(IBS-QOL),總分0~48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聯(lián)合組顯效28例,有效16例,無效4例。常規(guī)組顯效23例,有效12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聯(lián)合組高于常規(guī)組(χ2=5.790,P=0.016)。
兩組治療前后排便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排便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排便情況比較 (±s)
組別 例 大便性狀(分) 10天中大便急迫天數(shù)(d) 每天排便次數(shù)(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48 3.12±0.87 1.30±0.29 7.59±1.56 2.21±0.67 3.56±0.52 1.21±0.21常規(guī)組 48 3.02±0.61 2.06±0.42 7.24±1.31 3.78±1.09 3.40±0.39 1.96±0.32 t 1.304 10.317 1.190 8.502 1.705 13.576 P 0.195 <0.001 0.237 <0.001 0.09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癥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癥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癥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IBS-BSS IBS-QO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48 224.59±69.16 121.05±27.42 39.56±8.26 20.49±5.98常規(guī)組 48 228.64±64.29 158.65±35.26 37.20±7.69 26.98±6.91 t 0.295 5.832 1.449 4.896 P 0.769 <0.001 0.151 <0.001
IBS-D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臨床認為可能與內臟高敏感性、腸道炎癥反應、遺傳等因素有關,臨床多采用健康教育、合理飲食基礎上給予胃腸道動力藥物、腸道益生菌等治療。其中匹維溴銨為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馬來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可抑制胃腸平滑肌細胞興奮性,增大胃腸道運動節(jié)律。
IBS-D屬中醫(yī)“郁證”等范疇。主因情志不暢導致機體氣機升降,致使機體內氣機升降失衡,造成氣滯引起體內津液輸布受阻,引發(fā)腹痛腹脹。治療應抑肝扶脾。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較常規(guī)組高,治療后聯(lián)合組大便性狀評分、每日排便次數(shù)較常規(guī)組低,10天中大便急迫天數(shù)較常規(guī)組短,IBS-BSS、IBS-QOL評分較常規(guī)組低,表明柴胡疏肝散合四神丸治療IBS-D臨床效果較好。柴胡疏肝散合四神丸方中柴胡疏肝利膽,陳皮理氣醒脾,白術健脾益氣,茯苓健脾滲濕,川芎活血行氣,赤芍、白芍柔肝止痛、益陰養(yǎng)血,香附理氣解郁、舒肝止痛,枳殼下氣寬中,補骨脂溫脾止瀉,五味子酸斂固澀,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溫腎暖脾,大棗養(yǎng)血安神,炙甘草補脾益氣。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中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吳茱萸可提高結腸黏膜血管活性腸肽含量,降低內臟敏感性,恢復胃腸道動力;大棗可增加胃腸黏液,糾正病損,并能提高血清白蛋白與蛋白含量,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補骨脂通過調節(jié)CRF-CREB信號通路,改善腸道過敏狀態(tài)[3]。
綜上所述,柴胡疏肝散合四神丸治療IBS-D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排便情況,促進腸道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