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磊
(漯河市郾城區(qū)中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宮頸癌為多發(fā)于30~55歲女性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為目前臨床治療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手段。改良腹式廣泛宮頸切除術(MART)能夠完整切除宮頸癌患者病變組織,且術中視野清晰,操作簡便,但該方式切口大,術中出血量較多,患者術后恢復較慢[1]。隨著腹腔鏡技術發(fā)展,腹腔鏡子宮全切術(TLRT)因具有切口小、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在臨床中得到重點關注[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對早期宮頸癌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及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9-01~2020-07郾城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97例早期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將采用MART治療的46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采用TLRT治療的51例患者納入觀察組。觀察組年齡25~42歲,平均(33.51±2.08)歲;體重46~63kg,平均(54.51±1.98)kg;疾病類型:鱗癌28例,腺癌15例,腺鱗癌8例;腫瘤直徑3~6cm,平均(4.57±0.63)cm。對照組年齡26~41歲,平均(33.57±2.11)歲;體重45~64kg,平均(54.53±1.95)kg;疾病類型:鱗癌27例,腺癌13例,腺鱗癌6例;腫瘤直徑3~6cm,平均(4.49±0.59)cm。納入標準:①經手術病理檢測確診為宮頸癌;②臨床資料及實驗室資料完整;③術前未經化療或放療。(2)排除標準:①存在遠處轉移;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③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MART治療,于患者月經后第3~7天內進行手術,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麻,開腹后分離子宮、膀胱間組織,反折腹膜,然后分離陰道、膀胱間隙,游離輸尿管子宮雙側靜脈及動脈,分離直腸旁間隙,將子宮直腸剪開并反折腹膜,先后對子宮骶韌帶、主韌帶進行分離和切斷縫合處理,清除宮旁組織,使陰道上段2cm部位充分暴露,對子宮動脈宮頸支實施結扎,選擇宮頸口下端0.5cm處切斷宮頸后留取病理組織送檢,用可吸收縫線縫合切口,逐層關腹。
1.2.2 觀察組: 采用TLRT治療,體位、麻醉方案同對照組。分別以腹部兩側正中線、臍水平線、肚臍臍輪部和劍突兩點連線中點作為操作點,在腹腔鏡下分離輸尿管、子宮靜脈及動脈,使用可吸收縫線縫合子宮雙側動脈,然后切除宮頸組織、宮旁組織、部分陰道上段,使用可吸收縫線進行環(huán)扎塑形,完成后縫合宮頸及陰道殘端,恢復子宮的生理性位置,確認無誤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用可吸收縫線縫合切口,關腹。
①術前1d及術后第3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mL,3000r/min離心10min后取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型號:BriCyte E6,生產廠家: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檢測兩組CD3+、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比值。②術前1d及術后第7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mL,3000r/min離心10min后取血清,使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型號:E601型,生產廠家:羅氏公司)檢測CA125、CEA水平。
術后第3天,兩組CD4+、CD3+、CD4+/CD8+水平均較術前1d降低,但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前1d、術后第3d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術后第7天,兩組血清CA125、CEA水平均較術前1d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術后CA125、CE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術前1d、術后第7天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宮頸癌為發(fā)病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宮頸癌發(fā)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3]。宮頸癌預后與病理分類、臨床分期等具有重要關聯(lián),多數(shù)早期宮頸癌患者采用手術切除可取得較好預后,MART與TLRT在臨床治療早期宮頸癌中均有一定應用,但目前兩種手術的效果仍有爭議[4,5]。
MART是在傳統(tǒng)廣泛子宮頸切除術基礎上進行改良并完善的手術方式,能夠保證術者在直視條件下實施手術,對患者病變組織進行完整切除,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病灶周邊組織結構的損傷,具有術中視野清晰、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臨床應用率較高[6]。但MART的切口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較大,導致患者術后恢復較慢[7]。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CD4+、CD3+、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兩組術后第7d血清CA125、CEA水平均較術前1d降低,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MART與TLRT治療早期宮頸癌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二者療效相當,但TLRT對患者免疫功能影響更小。分析原因在于,TLRT是一種借助腹腔鏡技術開展的廣泛宮頸切除手術,切口較小,對機體創(chuàng)傷較小,利于減少術中出血量,加快患者術后康復[8,9]。同時,TLRT通過對患者膀胱子宮反折腹膜切開后分離膀胱宮頸間隙,可在有效清除病變組織的用時提升手術效果,具有保留子宮頸動脈,保護患者生育功能的作用[10]。此外,TLRT縮短了進腹、關腹時間,能夠減少盆腹腔中臟器在空氣中暴露時間,減輕盆腔內環(huán)境破壞,利于降低術后感染風險,對術后胃腸蠕動的早期恢復也有一定促進作用[11]。雖然TLRT治療宮頸癌療效確切,但手術對術者技術要求較高,時間也相對較長,這也會對病灶外的器官組織產生一定損傷,因此需選擇高資歷、具有豐富腹腔鏡手術經驗的醫(yī)師,以降低手術風險[12]。
綜上所述,MART與TLRT治療早期宮頸癌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及CEA水平,二者療效相當,但TLRT對患者免疫功能影響更小,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