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穎,劉 鑫,宋秋露,韋可璇,林春香,趙 偉△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yī)院 1.放療科;2.消化內科,南寧 530000)
原發(fā)性肝癌(肝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在我國的發(fā)病例數超過世界總例數的50%[1]。放射治療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2-3]。然而,放射抗拒嚴重影響了肝癌放射治療的效果。因此,提高肝癌放射治療的敏感性,對提高肝癌的治療效果有重要的臨床意義。DNA 是放射治療的靶點,放射治療可導致DNA損傷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4]。自噬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放射抗拒密切相關[5-6]。但自噬在肝癌細胞DNA 放射損傷反應中的作用及影響目前仍未闡明。因此,本研究以肝癌SMMC-7721 細胞作為研究對象,檢測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IR)后細胞DNA 損傷情況,觀察激活和抑制自噬對SMMC-7721 細胞DNA 損傷修復的影響,為提高肝癌放射敏感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1 細胞和主要試劑 人肝癌SMMC-7721細胞購自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彗星電泳法檢測細胞損傷試劑盒(KGA240-50)購自凱基生物公司;自噬激活劑雷帕霉素(Rapamycin)購買于美國Sigma公司;自噬抑制劑3-甲基腺(3-MA)購買于上海愛必信生物公司;微管相關蛋白Ⅰ輕鏈3(LC3)B 抗體、絲氨酸139 磷酸化形式的組蛋白(γ-H2AX)抗體購自美國Abcam 公司;BCA 定量測蛋白濃度試劑盒、RIPA裂解液、GAPDH、山羊抗兔lgG(H+L)和驢抗兔lgG(H+L)均購自上海碧云天公司;β-actin 購自美國Santa Cruz 公司;DMEM(10566016)高糖培養(yǎng)基、FBS(A3161001)購自美國GIBCO公司;青霉素和鏈霉素混合液和PBS 緩沖液購自北京Solarbio 公司;ECL發(fā)光試劑盒(34577)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
1.2 細胞培養(yǎng)與處理 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1%青霉素和鏈霉素混合液的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肝癌SMMC-7721 細胞,置于37 ℃、5%CO2培養(yǎng)箱中,隔天換液。待細胞匯合度達到70%時,將細胞分為4組,即對照(NC)組、單純照射(IR)組、IR+自噬激活劑雷帕霉素(Rapamycin)組和IR+自噬抑制劑三甲基腺嘌呤(3-MA)組。IR 組SMMC-7721 細胞用不同劑量X 射線(0 Gy、2 Gy、4 Gy、6 Gy、8 Gy、10 Gy)照射不同時間(24 h、48 h)。IR+Rapamycin 組和IR+3-MA 組分別 用20 nmol/L Rapamycin、8 mmol/L 3-MA 處理細胞,6 h后用8 Gy X射線照射細胞。
1.3 彗星實驗檢測DNA 損傷 將100 μL 1%正常熔點瓊脂糖(NMA)鋪于載玻片上,置于4 ℃下10 min使NMA凝固;將細胞(105個)與75 μL 0.75%低熔點膠(LMA)混合均勻,置于4 ℃下10 min 使LMA凝固。第二層膠凝固后滴加75 μL的LMA,蓋上蓋玻片4 ℃下凝固30 min。將玻片放入預冷的Lysis Buffer,裂解細胞2 h。載玻片在電泳液(300 mmol/L NaOH、1 mmol/L EDTA)中解旋20 min。調節(jié)電流300 mA,電壓25 V,電泳20 min。將載玻片放入PBS 緩沖液(pH 7.2~7.4)中,30 min后PI 染色10 min,用熒光顯微鏡觀察細胞,每張玻片隨機選取至少50個拖尾細胞,用CASP軟件測量Olive尾距。
1.4 Western blotting 法檢測細胞γ-H2AX 和LC3B蛋白表達 取NC組和IR組細胞,用RIPA液裂解細胞,離心收集蛋白,測定蛋白濃度,用SDS-PAGE 電泳分離蛋白,將蛋白轉移到PVDF 膜上,TBST 洗膜3 次,室溫封閉20 min,加入一抗LC3B(1:2 000)、γ-H2AX(1:2 000)、β-actin(1:1 000)、GAPDH (1:1 000)4 ℃孵育過夜,加入二抗(1:1 000)室溫孵育1 h,使用增強化學發(fā)試劑(ECL)顯色。用Image J 軟件分析蛋白相對表達量。
1.5 免疫熒光檢測γ-H2AX和LC3B蛋白表達 除去培養(yǎng)基,PBS 洗3 次,加入4%多聚甲醛固定細胞15 min,PBS 洗3 次,用免疫封閉液封閉1 h。孵育相應一抗4 ℃孵育過夜,PBS洗3次,37 ℃孵育熒光二抗1 h,再用DAPI 染細胞核5 min。在EVOS FL自動顯微鏡下觀察細胞LC3B蛋白綠色免疫熒光標記的面積和γ-H2AX 蛋白紅色熒光焦點數。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照射對肝癌SMMC-7721細胞DNA的影響 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SMMC-7721細胞照射組與未照射(0 Gy)組相比,γ-H2AX 蛋白表達上調,隨著照射劑量增加,γ-H2AX蛋白表達呈升高趨勢,在10 Gy時γ-H2AX蛋白表達最高,DNA損傷最為嚴重(P<0.05)(圖1A);彗星實驗顯示,IR 組與NC 組相比較DNA 損傷Olive 尾距增加(P<0.05),見圖1B。
圖1 照射對SMMC-7721細胞DNA的影響
2.2 照射對肝癌SMMC-7721細胞自噬的影響 Western blotting 結果顯示,隨著照射時間和劑量的增加,IR 組LC3B-Ⅱ/LC3B-Ⅰ比值增加,但照射劑量超過6 Gy后LC3B-Ⅱ/LC3B-Ⅰ比值降低(圖2A);免疫熒光分析結果顯示,與NC 組相比,IR 組LC3B標記的熒光斑點數隨著照射時間延長明顯增加,48 h尤為顯著,見圖2B。
圖2 照射對SMMC-7721細胞自噬的影響
2.3 激活和抑制自噬對肝癌SMMC-7721 細胞DNA放射損傷的影響 免疫熒光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0 h、4 h、24 h)細胞γ-H2AX的熒光焦點數有明顯差異,IR 組在4 h γ-H2AX 熒光焦點數最多,24 h熒光斑點數目逐漸下降,DNA損傷基本修復;IR+3-MA 組在4 h 和24 h 時γ-H2AX 熒光焦點數多于IR組和IR+Rapamycin 組(P<0.05),IR+Rapamycin 組在4 h 和24 h 時γ-H2AX 熒光焦點數少于IR+3-MA組和IR組(P<0.05),見圖3。
圖3 激活和抑制自噬對肝癌SMMC-7721細胞DNA放射損傷的影響
放射治療是腫瘤重要治療策略之一。放射治療的靶點是DNA,可直接或間接誘導DNA損傷,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效果[7]。因此,探討抑制DNA損傷修復的機制,增加放射敏感性顯得尤為重要。
DNA 損傷包括堿基損傷、單鏈斷裂、雙鏈斷裂等。DNA 損傷的程度決定了細胞最終的結局,當DNA 損傷較輕時,可觸發(fā)細胞內DNA 損傷修復機制,細胞得以存活[8]。但當DNA 損傷嚴重時,細胞將走向凋亡和壞死的結局[9]。γ-H2AX是DNA損傷的關鍵成分,γ-H2AX 焦點的形成可作為DNA 損傷的重要指標[10]。本研究發(fā)現,照射后SMMC-7721細胞DNA 發(fā)生嚴重的斷裂,隨著照射劑量的增加γ-H2AX蛋白表達增加,DNA損傷程度加重。
自噬是真核生物細胞內一種蛋白降解過程。研究表明,在饑餓、低氧、感染和DNA損傷等應激條件下自噬被誘導激活,以減少細胞損傷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6]。自噬失調時會導致過早衰老、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人類相關性疾病[11-12]。自噬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雙重作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噬促進了腫瘤的發(fā)生[13]。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在腫瘤細胞中自噬表達水平增加。因此,自噬逐漸成為腫瘤治療一個潛在的靶點。在本研究發(fā)現SMMC-7721細胞照射后與NC組相比,IR組自噬相關蛋白LC3B-Ⅱ表達增加,在48 h 時LC3B-Ⅰ向LC3B-Ⅱ轉化增多,自噬水平增加。結果表明,照射可誘導SMMC-7721 細胞自噬激活,48 h 時自噬激活相對增多。
自噬和DNA 修復是維持細胞正常狀態(tài)的生物學過程,自噬可參與DNA損傷修復,然而DNA損傷修復與自噬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14]。有研究表明,雷帕霉素激活自噬通過Stat3 信號通路降低骨髓血細胞DNA 放射損傷[15]。在Hela 細胞中自噬缺陷誘導p62 積聚導致了組蛋白泛素化的抑制,并抑制DNA 修復,增加體內和體外細胞對放射的敏感性[16]。AKT 抑制劑在惡性膠質瘤中誘導自噬具有放射增敏作用[17]。本研究通過激活和抑制自噬觀察DNA 損傷的情況,發(fā)現照射后SMMC-7721 細胞γ-H2AX蛋白在4 h表達最高,說明DNA損傷最嚴重,24 h DNA 損傷降至基礎水平;雷帕霉素激活自噬,γ-H2AX 蛋白在同一時間點較其他組表達低,說明DNA損傷修復時間縮短,促進了DNA損傷修復;當3-MA抑制自噬時,與對照組相比γ-H2AX蛋白表達增加,說明DNA 修復時間延長,細胞DNA 損傷加重,與以往的研究[18-19]相一致。結果表明,自噬對DNA損傷起保護性作用,抑制自噬可增加放射敏感性。
綜上所述,照射可誘導肝癌SMMC-7721 細胞發(fā)生DNA 斷裂損傷,同時激活自噬;自噬可促進放射線所致的DNA 損傷的修復。但本研究僅在體外進行驗證,自噬與DNA損傷修復之間的關系還需大量的實驗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