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海明威來到巴黎。剛到巴黎時,海明威身上還有些錢,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到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每次都會逗留很久。因為書店提供咖啡,海明威會點上一小杯,然后拿出隨身攜帶的紙和筆,開始寫作。
一次,海明威寫得太投入,不覺夜幕降臨,書店要打烊了。書店老板喬治看到寫得入神的海明威,他打心眼里欣賞這個勤奮的年輕人。他不忍心打斷海明威的寫作,一直陪著海明威讓書店營業(yè)到深夜。直到海明威發(fā)現(xiàn)狀況,說抱歉時,喬治反而勸海明威為了安全不如在書店的沙發(fā)上將就一晚。就這樣,在滿屋書香中,海明威安心地睡著了。
后來的日子里,海明威和喬治成了朋友。當有一天,已經(jīng)花光了身上所有錢財?shù)暮C魍咄稛o路時,喬治二話不說就收留了他。就這樣,海明威白天幫助喬治打理書店,晚上則伏案寫作。靠著書店的一角燈光,海明威寫出了《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等名作。直到海明威離開巴黎踏上戰(zhàn)場,莎士比亞書店都是他最溫暖的庇護所。
后來,喬治還收留了很多當時愛好文學的年輕人,像是詹姆斯·喬伊斯、金斯堡和威廉,他們毫無例外,后來都成了影響力非凡的作家。很多年過去了,莎士比亞書店一直營業(yè)著,并延續(xù)著讓前來看書的人免費住在書店的傳統(tǒng)。迄今為止,莎士比亞書店一共幫助過4000個有需要的人。如今的莎士比亞書店已經(jīng)成了巴黎最重要的人文景觀之一,而“睡在莎士比亞書店”也成了人文精神與友愛長存的象征。
(摘自《做人與處世》 劉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