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靜,原露露,趙 宏,高玉琴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遼寧省口腔疾病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教育教學領域正發(fā)生著巨大變化,信息化教學成為重要的發(fā)展方向,翻轉課堂、慕課、微課、云課堂、雨課堂等多種信息化、智慧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雨課堂在教學改革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3],可以增加師生互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熱情等。面對教學領域的重大變革,學生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的接受程度如何、對智慧型教學的滿意度如何、哪些因素影響其對智慧教學的滿意度,這些都是教育管理者和實施者應思考的問題。本文在我校大三護理本科生口腔護理學理論教學中應用雨課堂教學方法,探索學生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為教育改革提供參考,提高教學質量。
選取我校大三護理本科生共123人作為研究對象,自愿參與研究,其中男生6人,女生117人,平均年齡(21.32±0.84)歲,在口腔護理學教學中采用雨課堂教學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人口學資料、學習情況及家庭教育情況等。教學滿意度調查使用高玉琴等設計的教學質量評價表[4],包括職業(yè)素質、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教學手段、教學效果5個維度 2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 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則學生對口腔護理學教學滿意度越高。此外,另設一個開放式問題:雨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及意見。評價表各維度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60~0.938,總體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67。
1.2.2 實施方法(1)教師培訓及雨課件制作。①教師培訓:成立教學小組,護理部主任任組長,一名獲得雨課堂培訓證書、熟練使用雨課堂App的護士長為副組長,對承擔護理本科生教學任務的4名教師進行雨課堂使用方法培訓,使其掌握雨課堂課件制作技巧。②雨課件制作:培訓結束后,教師在原有課件的基礎上進行雨課件制作,包括預習課件、授課課件及課后復習課件,在制作過程中定期對教師進行督導,所有課件制作完成后,組織教師進行試講,總結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
(2)正式授課。①課前:發(fā)送預習課件,包括預習PPT和慕課,便于學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②課中:要求學生微信掃碼進入雨課堂,通過習題、彈幕、投票及隨機點名等方式進行互動,同時雨課堂會同步教師授課課件,學生可以點擊“收藏”和“不懂”按鈕,“收藏”的內容利于學生課后復習,“不懂”的內容利于教師進行教學方法調整和經驗總結。③課后:推送課后習題及拓展資料,包括思考題、文獻資料及慕課等,這樣可以打破面授時間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學生可以私信教師請教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在討論區(qū)各抒己見,加強師生互動。
1.2.3 資料收集方法 本學期授課結束時,將一般資料調查表與教學質量評價表以雨課堂試卷形式發(fā)送至授課班級,并設定作答時限和截止時間。共回收有效問卷109份,有效率為88.62%。
1.2.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一般人口學資料采用百分比描述,滿意度采用均值±標準差及百分比描述,學生一般狀況與教學滿意度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方法,并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找出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n=109)
護理本科生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得分為(116.32±17.02)分,處于中上等水平,各維度得分及條目均分見表2。以得分率<60%(78分)、60%~80%(78~104分)、>80%(104分)劃分,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和占比見表3。
表2 護理本科生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得分(±s,分)
表2 護理本科生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得分(±s,分)
維度 條目數(shù)職業(yè)素質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教學手段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總分5 4 8 4 5 2 6維度得分22.42±3.81 18.06±2.75 35.98±5.44 17.75±2.88 22.10±3.33 116.32±17.02條目均分4.49±0.79 4.50±0.70 4.52±0.70 4.42±0.70 4.44±0.73 4.50±0.70
表3 護理本科生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得分分布
學生認為雨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同步PPT,復習方便;能答題;互動多,隨機點名很刺激;總體上利于集中注意力。存在的問題是PPT動畫疊加多導致回看不完整;網絡擁堵,更新不及時;手機電量有限;微信清空內存導致PPT不能保存;做題時間短等。
一般資料中與母親關系、上網時間及曠課經歷與教學質量評價表總分有相關性(P<0.05,見表4),即與母親關系越親密教學滿意度越高,上網時間越長、有曠課經歷的學生教學滿意度越低。
表4 學生一般資料與教學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只列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
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影響教學滿意度的最終因素是與母親的關系和上網時間(見表5)。
表5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護理本科生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得分為(116.32±17.02)分,處于中上等水平,與其他研究結果類似[5-6]。約有83%的學生對口腔護理學雨課堂教學給予較高評價,對教師的職業(yè)素質、教學態(tài)度、教學手段、教學能力及教學效果較滿意,說明雨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教學滿意度,同時提升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7]。
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積極主動學習學科前沿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利用小組討論、實際演練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8];另一方面構建學習社群,實行交互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這也對教學滿意度的提升有正向促進作用[9]。大班授課的質量低于小班授課,大班授課時教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學生發(fā)言及展示自我的機會相對較少。我們在口腔護理學理論授課中引入雨課堂教學方法,不僅便于學生預習和復習,還在調動學習積極性、調節(jié)課堂氛圍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學生喜歡這種智慧化教學模式。每次課程結束后,教師會收到一份關于學生雨課堂學習情況的報告,學生手機端會收到一份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報告,便于學生調節(jié)學習狀態(tài),也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獲得專業(yè)知識,更是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所以雨課堂教學獲得了較高評價。
線上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及自主學習能力,雨課堂的互動功能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是同步PPT(56.0%),其次是彈幕(30.3%)、練習題(9.2%)和隨機點名(4.6%)。雨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PPT同步到學生手機端,讓學生可以專心聽課,本研究中有30.3%的學生喜歡彈幕,不記名彈幕討論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認為雨課堂教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有研究表明學生在開課后5分鐘左右注意力開始高度集中,約在15分鐘后注意力開始分散[10],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注意力規(guī)律來進行教學設計。陳舊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無法適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同一張PPT上很多圖片、文字、動畫交互覆蓋,導致學生在回看時所有資料顯示在一起,課程內容不清晰;學生反映手機電量有限的問題,可以使用雨課堂專用答題器,使學生不受手機電量的限制;同時增加課堂互動的人數(shù),活躍課堂氣氛。
雨課堂教學滿意度與學生一般資料中的與母親關系、上網時間及曠課經歷具有相關性(P<0.05),與母親關系越親密教學滿意度越高,上網時間越長、有曠課經歷的學生教學滿意度越低,影響教學滿意度的最終因素是與母親關系和上網時間(P<0.05),這與趙宏等[5]調查的傳統(tǒng)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不同,家庭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與學生對雨課堂的教學滿意度沒有相關性。
學生與母親關系越親密則教學滿意度越高,其原因可能是調查中70.6%的學生由母親負責教育,受母親影響較大,而且學校口腔護理學理論授課教師全部為女性,與母親關系較親密的學生能夠與教師順利互動、溝通交流,所以滿意度較高。這提示我們家庭教育中母親的作用不容忽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生所在的一所學校,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走進學生的內心,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面對網絡繁雜的信息,學生的鑒別力與自制力尤為重要,長時間上網會導致與他人溝通減少甚至出現(xiàn)孤僻心理[12],且每周上網時間越長,網絡成癮發(fā)生率越高[13]。所以利用線上平臺適時發(fā)布適量的學習內容,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教師通過查看學生預習及作業(yè)完成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提醒學生,做到線上線下實時監(jiān)督,提高學生滿意度。教學滿意度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影響教學滿意度的因素有很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者應不斷探索影響教學滿意度的因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和設計等,使得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和滿意度。
“互聯(lián)網+”教育改革的實施,使得雨課堂在各大高校廣泛應用,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與自主學習,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以后應結合質性研究方法,調查雨課堂教學后學生的主觀體驗,全面了解影響學生教學滿意度的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能力[14]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為臨床培養(yǎng)基本功扎實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