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貴州省威寧縣哲覺中學
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度。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注重對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便學生可以融入到情境中更加深入的體驗文章內(nèi)容。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圖片、視頻來進行創(chuàng)設,同時還可以利用問題的形式來進行創(chuàng)設。將情境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但要想讓他們對一篇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還需要一定的訓練和拓展。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
不同的學生在閱讀興趣與動機上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加強學生深度閱讀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策略。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出合理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明確閱讀要領,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但由于學生們的知識基礎層次不一樣,所以學生們在進行文本的解讀和理解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一些差異。對此,教師就應給學生提供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并引導學生對這一閱讀方法加以指導和運用。其次,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一種適合于自身學習規(guī)律的閱讀方法,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展開深層次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常用的閱讀方法有瀏覽、泛讀、精讀、略讀、品讀等,但是在深度閱讀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合理選擇閱讀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閱讀的高效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能力與閱讀能力有限,特別是閱讀對象缺乏鑒別力,在閱讀內(nèi)容選擇上,教師要為其提供及時的幫助。語文課本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入選教材的文章一般為名家名篇,體現(xiàn)出較高的閱讀價值。在語文課外內(nèi)容選擇方面,教師可推薦一些閱讀范文。除了應當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之外,教師和學生也要一起制訂具體的閱讀計劃。閱讀內(nèi)容的選取是實施深度閱讀的目標和方向,而閱讀計劃的制訂是深度閱讀的實施過程。教師首先和學生們一起,根據(jù)所選取的具體閱讀內(nèi)容,然后分層次地制訂相應的閱讀計劃。最后教師帶領著學生們進行深度閱讀,一同對文本的內(nèi)涵進行充分的挖掘。
在讓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開展深度閱讀,進而依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來掌握學生閱讀的個性表現(xiàn),并據(jù)此制定科學的閱讀指導方案。而要想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對學生每天的實際閱讀情況作出初步檢查,以督促學生開展有效的閱讀。閱讀的動力來自于“不動筆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在文字交流過程中,思維的靈動性常常伴隨文字的呈現(xiàn)不斷涌動,假如沒有及時記錄到紙上,那么靈光一閃可能就會成為過眼云煙,且不能還原。所以,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同時語文教學還可以傳承文化,而深度閱讀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內(nèi)容有深刻領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并且在同作者的情感碰撞過程中能夠頓悟。中國自古以來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不斷地閱讀,不斷地理解。對于語文來說,深入解讀文本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就應當被讀者反復誦讀,反復品味,在不斷的深入解讀中方可領會到其中的妙處。初中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內(nèi)容,就是解讀文章中的情感。在進行文章情感的探討時,讓學生們帶有情感地朗讀全文,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在誦讀中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從而促進學生在閱讀中對文本情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深入解讀研究語文篇章,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指導方案,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全面提升。
體驗是使學生更好地深化認識投入文本的重要路徑。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投入角色中,使學生能通過閱讀進行角色置換,不僅是從讀者的角度來解讀文本,同時還要將學生放到文章的角色進行深入體會,使學生從文章情境中,不斷轉(zhuǎn)換思考的角度,從而對文章有更加全面豐富的認識,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透徹,獲得深度的情感體驗。
語文屬于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學生可以對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價值做深刻的解讀,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