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榮
(佳木斯市教育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白雪覆蓋大地的時候,
我們就翹盼你。
我們沒有遼闊的大海,
沒有無際的草原,
沒有雄偉的山脈,
我們只有黑土地。
播種機已經(jīng)加滿油,
等待一犁春雨。
春天,你還是留給雪
最長的生命力,
它在你的溫柔中死去。
為了感恩,
雪把自己埋葬進黑土里。
我們看到你和煦地走來,
種子在你的光照下,
展開生命的情懷。
鳥兒從南方飛回來,
河水嘩啦啦唱,
被嚴寒逼得潛伏的生靈現(xiàn)身,
迎春花怒放。
最放肆的小草,
歡悅地到處瘋長,
石縫里也逞強。
有誰看見嗎?
或者視而不見,
都與她的快樂無防。
胸懷崇高理想的人們,
奔向詩和遠方。
而我仍然樂此不疲,
年復一年,
照顧我的春苗
茁壯成長。
固守春種秋收冬藏,
憨厚的模樣。
夢被星星帶走,
晨曦把希望帶來。
邁著輕盈的腳步,
穿著變色裙子
迎接太陽。
那裙子
是魔術師縫制的。
在晨曦的魔幻里,
向著我的希望,
越來越金亮。
在這安靜美好的時光,
我居然沒能
等待,
歲月靜好。
希望之光
慫恿我,
從晨曦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聲音和動態(tài)圖像相結(jié)合,其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方式,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很多生活中的情景難以在課堂上展現(xiàn),而多媒體能充分運用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使輸出的信息更生動形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就開始奔跑。
我看到
城里人叫別墅的
村宅小樓
炊煙繚繞;
我看到
金燦燦的稻穗上
露水微笑;
我看到
高粱頭
像火炬燃燒;
我看到
水渠跳起大鯉魚;
果園掛滿血色的葡萄,
山脈林濤如潮。
脫貧致富的誓言,
助力我奔跑的腳步,
不肯停歇,
踏在山鄉(xiāng)小康路。
所有的付出,
只為把家鄉(xiāng)變得
更美
更富。
秋風把晨曦
吹成夜幕。
天空劃來彎彎的小船,
收割機守著豐收千畝。
在家鄉(xiāng)的圖騰中,
醉了,睡了,
夢中新的愿景,
又在晨曦鋪開美麗的藍圖。
山還是那座山,
田地卻沒長糧。
長出幾十座樓房,
沒有了籬笆墻。
那片工業(yè)園區(qū),
彩旗飄揚,
我眼睛里
是想象的苞米地金黃。
生產(chǎn)流水線轟隆隆響,
我以為脫谷機淌出谷粒,
流進糧倉。
城鎮(zhèn)化的號角多么嘹亮,
我還在籬笆墻里惆悵。
直到紅利放進抽屜,
猛醒,
家鄉(xiāng)真實的變了樣!
游子啊,
為何久不還鄉(xiāng)?
這里有你的
親爹親娘。
有你剛上學的小兒郎。
窮山惡水,
貧瘠的土地,
把你逼向遠方。
你沒有錯,
為了過上好日子,
抹一把淚水
背井離鄉(xiāng)。
游子啊,
我撥通你的電話號碼。
告訴你,
家鄉(xiāng)真的變了樣。
發(fā)展的紅利,
爹已經(jīng)收藏。
歸來吧,
家鄉(xiāng)有你用武之地,
我們把天倫之樂共享。
在發(fā)黃的照片上,
看到我那件衣裳。
那是我青春時穿過的
最像樣的服裝。
我在黑白間追憶,
紅花綠葉,
那塊補丁灰黃。
站在磨坊前照的相,
一棵大榆樹掛著破鐵片
我把它敲響,
這是我和山溝孩子們的
學堂。
我漂亮得千姿百媚,
孩子們好看得似一朵一朵花蕾。
磨坊改造的教室,
穿風漏雨,
無所謂。
書聲,笑聲,歌聲,
飛向
田野,山脈,河水。
希望工程春雷響,
紅磚青瓦大玻璃窗。
山笑,水笑,人歡笑,
學堂剪彩鑼鼓響。
熱淚沁濕老照片,
那時我夢中的理想,
就是啥時候
能給孩子們蓋個像樣的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