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雯
河南林業(yè)職業(yè)學(xué)院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故事以二十年代的中國為背景,描寫了漂亮輕浮的少婦凱蒂婚內(nèi)出軌,丈夫瓦爾特在發(fā)現(xiàn)妻子不忠之后,決意將其帶到了霍亂肆虐的中國小鎮(zhèn)湄潭府。在目睹了疾病、背叛和死亡之后,凱蒂開始認(rèn)識到丈夫身上的美好品質(zhì),看清了情人的自私虛偽,感悟到修女的博愛無私和對信仰的堅定,一點點揭開生活虛無的面紗,重新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小說《面紗》出版于1925 年,書名取自于雪萊的一首十四行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別揭開那些活著的人們稱之為生活的華麗面紗:盡管這都是些不真實的假象,但卻模仿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痹谡鎸嵟c假象之間,絕望與希望并存。毛姆以此詩為隱喻,用細(xì)膩的筆觸勾勒了“面紗”之下男女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和掙扎。而“面紗”掀起的過程,就是凱蒂自我意識覺醒,尋得通往安寧之路的過程。
毛姆在書的序中提到,這本小說的靈感有兩個出處:一是他去意大利時讀到的但丁《神曲》的《煉獄》篇中一個情節(jié):錫耶納的一位貴婦因丈夫懷疑她出軌,將她帶到位于馬雷馬的城堡,期盼沼澤的毒氣將其毒死;另一個則是他在旅行途中聽說過的一個在香港的英國女人的故事。以此為藍(lán)本經(jīng)由毛姆的藝術(shù)加工,一部關(guān)于女性覺醒和精神救贖的小說便由此誕生了。
凱蒂活潑漂亮,在母親的教導(dǎo)下膚淺虛榮,一心渴求躋身上流社會。她憑借年輕美貌在社交圈博得無限風(fēng)光,頻頻挑揀直到成了25 歲的老姑娘。為此,她受盡了母親的冷嘲熱諷。為了不在“比她小幾歲、丑的多”的妹妹的隆重婚禮上出丑,凱蒂匆匆答應(yīng)了細(xì)菌學(xué)家瓦爾特的求婚,并與他一道同去香港。
沃爾特沉默嚴(yán)肅,沉迷工作,不解風(fēng)情,根本不是凱蒂喜歡的類型。結(jié)婚以后,凱蒂對丈夫的了解也沒能增進(jìn)多少。瓦爾特對凱蒂十分地體貼客氣,細(xì)心周到?!捌鸪跛凰年P(guān)心所感動,對他的熱情感到既意外又驚喜”,但也不免厭倦。瓦爾特的禮貌殷勤讓凱蒂覺得滑稽;他的沉默也常常澆滅她的熱情。凱蒂常想:“如果他能更隨意一點,他們就會更親近些”。凱蒂不明白沃爾特為什么瘋狂地愛她;她對沃爾特的愛除了感動,還有一點鄙視,甚至覺得“他的愛一度折磨著她”。
當(dāng)凱蒂遇到了風(fēng)度翩翩的香港布政司官員查理時,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投入了查理的懷抱。與查理的地位情趣相比,丈夫更顯得無關(guān)緊要了。待瓦爾特發(fā)現(xiàn)了凱蒂的不忠,逼迫她與查理對峙時,凱蒂還堅信查理同她一樣愛自己,幻想他會離開妻子,同自己結(jié)婚。然而,一切如瓦爾特所料,查理對凱蒂棄之不顧,甚至勸說凱蒂前往疾病肆虐的湄潭府?!八麑δ愕呐袛嗑谷蝗绱藴?zhǔn)確無誤”,“他知道你為了保全自己,會毫無憐惜地犧牲掉我。”“他是叫我自己用眼睛來看清你,讓我在殘酷的事實面前幡然醒悟”。
在去湄潭府的路上,凱蒂心如死灰。失去情人讓她痛苦萬分,瓦爾特的鎮(zhèn)靜無視又讓她驚俱不安。她認(rèn)為這是瓦爾特對她的懲罰;瓦爾特?zé)o意中的一瞥都嚇得她魂飛魄散。
瓦爾特愛凱蒂至深,卻不善表達(dá)。慣有的沉默和克制掩蓋了他所有的美好品質(zhì)。他愛的卑微。他對凱蒂說:“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力、庸俗,然后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他從未奢望凱蒂愛自己,對能有機會愛凱蒂而心懷感激,將能與凱蒂在一起視為一種恩惠。這份愛卑微到塵埃,謹(jǐn)慎自制、亦步亦趨。
瓦爾特說他從未渴求過凱蒂的愛,其實不是的。他高傲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卑微的說出渴求。他了解凱蒂的所有不堪,他小心翼翼、隱藏自我就是為了更好地去愛凱蒂。他帶凱蒂去湄潭府,除了報復(fù)凱蒂的不忠,更多的是懲罰自己,也為了幫助遭受苦難的人們。瓦爾特恨凱蒂,他更恨還愛著她的自己。他看不起這樣的自己,但又無法停止。他用工作麻痹自己,最后染上瘟疫,死前留下了一句“死的卻是狗”的自嘲。
在湄潭府,凱蒂第一次認(rèn)真地了解了自己的丈夫。湄潭府的修女們和海關(guān)副長韋丁頓都對他稱贊不已,評價甚高。瓦爾特博學(xué)睿智,體貼細(xì)心,溫柔和善,對待病人盡心盡責(zé),還有一些偉大。回憶起她曾經(jīng)那么鄙視瓦爾特,凱蒂只想鄙視她自己。瓦爾特有著出眾的優(yōu)點和讓人欽佩的品質(zhì),她卻唯獨對他愛不起來。
在瓦爾特臨終前,凱蒂懇求獲得他的原諒,希望他從怨恨中解脫出來。盡管她還是不愛他。瓦爾特一定覺得死亡是一種解脫。尤其是在凱蒂懷上不知道是誰的孩子之后。他絕望了。瓦爾特是細(xì)菌學(xué)博士,感染疫病難道不是一心尋死而故意為之?“死的卻是狗?!彼谂R終的念頭一定是,自己真是個愚蠢的可憐人,就像一只可憐的狗。韋丁頓說“瓦爾特是為科學(xué)犧牲的,是一個以身殉職的烈士?!眲P蒂知道,“瓦爾特是因為心碎而死的?!?/p>
“你為何要鄙視自己?”
“因為我愛你?!?/p>
他不會原諒她,因為他根本不能原諒他自己。
這是一對隔著面紗的夫婦,這是一份不對等的愛情。瓦爾特帶凱蒂去往湄潭府并非要置她于死地。瓦爾特從來都是死磕自己,不會牽絆于人。他只是希望,凱蒂借此能夠認(rèn)清查理的虛偽本質(zhì)。隨著疫區(qū)的所見所聞,凱蒂看到了一個她從未認(rèn)真了解過的瓦爾特。經(jīng)歷了絕境下的自省,凱蒂的心靈已經(jīng)開始成長起來。
瓦爾特卻始終無法釋懷。他無法原諒深愛的妻子的背叛,至死也難以表現(xiàn)出對凱蒂的寬容、對自己的寬容。他不停工作折磨自己。修道院長曾對凱蒂說:“人無法從勞作或預(yù)約中得到安寧,也無法在現(xiàn)實世界或修道院里得到安寧,只能在自己的靈魂中找到安寧。”這句話也是在對瓦爾特說。
凱蒂已經(jīng)開始蛻變覺醒,瓦爾特還在原地踏步。沃丁頓曾對凱蒂說過:“這里只有我和你踏踏實實在堅實的地上行走,修女們走在天上,而你的丈夫則走在黑暗里?!眲P蒂曾祈求瓦爾特他們可以做回朋友。既然萬物生命都如此短暫,萬事皆為過眼云煙,那么,人們?yōu)榱艘恍┈嵥榈氖虑槎^真,爭的面紅耳赤,讓彼此不高興似乎顯得太可悲。面對沃爾特的詢問:“我是孩子的父親嗎?”凱蒂完全可以回答“是”,她知道丈夫會相信她,并原諒她??墒撬龥]有。她不愿再撒謊了。
瓦爾是固執(zhí)的。他以自己的死亡換來了凱蒂的自由。這既是對自己的解脫,又何嘗不是她的解脫。他們在一起從來也不快樂。瘋狗將人咬傷,大家都認(rèn)為那個好心人會死掉,最終死了的卻是狗。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強的人。瓦爾特?zé)o法與自己和解,只能悲劇收場。凱特卻在艱難磨礪中重獲新生。
凱蒂最后離開香港回到英國。她的母親已經(jīng)去世,凱蒂決意敞開心扉,補償過去對父親的無視,與他一同搬到巴哈馬。凱蒂對父親說,她希望自己生個女孩,要教導(dǎo)她成為一個自由自立的人,學(xué)會用自己的力量行走世界。面對未來,她的內(nèi)心充滿力量。
毛姆給予了凱蒂深刻的愛。這愛建立在磨難之上,以瓦爾特的性命去成全凱蒂的成長,讓她脫離了固化多年的思想獲得新生。當(dāng)愛情和生命最終找到了寧靜的歸宿,那面紗之后的真相也變得不再那么重要。幸福不是來自于外表,不是來自于父母,更不是來自于男人,而是來自于精神的獨立和堅強,來自內(nèi)心的圓滿和力量?!八兴?jīng)受的磨難,并不是毫無意義的——那將是一條通往安寧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