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 周瑩瑩 翁夢辰
摘要:對于身處疾病終末期的患者,安寧療護稱為走向生命的終點的最好選擇,文章在調查當代大學生對于安寧療護的認知基本情況,分析了安寧療護工作的難點,最后從政府、高校以及社會三個層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老年患者;政府政策
在“健康中國”大戰(zhàn)略背景下,安寧療護是指針對治愈性治療無反應之末期病患提供積極性及全人化的照顧,以維護病人和家屬最佳的生命品質,主要是通過疼痛控制,緩減身體上其他不適的癥狀,同時處理病人及家屬在心理上的問題。[1]
一、研究方法與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方法及分析工具
本次調查充分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研究法等方法。為保證調查結果真實有效,通過隨機的方式來選擇寧波某高校在讀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網(wǎng)絡問卷228份,回收有效問卷22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二)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中,被調查對象男性占18.42%,女性占81.58%;其中受調查的大學生,有21.05%的有宗教信仰,78.95%的不存在宗教信仰;有65.65%的受調查大學生來自浙江,來自浙江省外的占17.5%,我們所獲得問卷樣本符合規(guī)范。
二、安寧療護發(fā)展現(xiàn)狀
(一)大學生對安寧療護的認識情況
1、對安寧療護的了解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對安寧療護概念不太了解的超過半數(shù)多(占60.53%);有6.37%同學表示了解這一概念;有10%的同學表示不太清楚;完全不了解只占了占0.53%。對于不太了解可能是我國的安寧療護起步相對于英美國家起步較晚,社會宣傳力度并不大,形成了公眾認知度低下、醫(yī)療服務缺少等多方面的問題。
2、對安寧療護的關懷內容理解
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安寧療護關注的內容不僅包括生理方面,還包括心理和生命價值道義上的靈性關懷。由此可見,安寧療護的認知度正在逐步提升。
(二)大學生了解安寧療護傾向
1、大學生傳播意愿
調查顯示,81.58%的被調查大學生有傳播安寧療護這一概念的打算;18.42%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傳播安寧療護這一概念。有傳播安寧療護和沒有傳播概念的大學生比例差距顯著。
2、安寧療護的參與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關于參與有關安寧療護參與態(tài)度為:愿意主動參與安寧療護志愿活動(占78.95%);不愿意參加相關志愿活動(占21.05%);在那些愿意參與安寧療護志愿服務的大學生中,47.37%的大學生有思考過自己年老病重后的打算,31.58%的人對于自己年老的生活表示十分關注,以及有21.05%的大學生表示完全沒有考慮晚年。
(三)安寧療護發(fā)展的困難
對于當前安寧療護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人們只在意生命的長度而不重視生命的質量;二是一些醫(yī)療機構會出于多方面的考慮,不愿意發(fā)展安寧療護病區(qū)或機構;三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認為放棄治療或將患者送入安寧療護機構是不孝。
三、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層面
1. 建立工作機制和隊伍建設
政府應推進建立安寧療護機構進程,探索形成機構與機構間、機構與居家間的通暢合理的轉介制度。[3]
1)成立專家組。組建安寧療護專家組,發(fā)揮專家之長,與國外安寧療護發(fā)展先進的機構或專家團隊進行交流、合作。
2)建立多學科團隊。安寧療護服務團隊中可以配有藥師、技師、臨床營養(yǎng)師、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等人員。
3)加強教育培訓。定期組織安寧療護工作人員或志愿者參加培訓(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及時掌握和更新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4)多鼓勵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協(xié)會共同參與安寧療護服務。
2. 明確服務內容
以“提高臨終患者生命質量”為目的,通過多種學科相互合作,為疾病末期的患者提供緩解疼痛、舒適照顧等服務。此外,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人文關懷。
(二)高校層面
首先,高??梢栽谛韧忾_展與安寧療護有關的知識普及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價值觀。
其次,學校應鼓勵學生參加安寧療護志愿者服務,并為學生創(chuàng)建安寧療護志愿者管理組織,如安寧療護志愿者協(xié)會。在這一基礎上再制定相關的制度,對學生志愿者進行培訓,使志愿服務自主化、常規(guī)化。
(三)社會層面
1.私營企業(yè)積極參與
各方資源相互配合方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私人資本應積極主動加入?yún)⒓影矊幆熥o項目的發(fā)展建設,并建立有效的管理組織,培訓專業(yè)的管理人員。形成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2.醫(yī)院、養(yǎng)老院開展有關安寧療護的服務項目
我國國情,醫(yī)院和養(yǎng)老院也應該開設一些相關知識的培訓班,對患病者的家屬進行培訓,從而提高家屬對病人的安寧療護水平,幫助患者者更加舒適幸福的離開。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全科醫(yī)生小詞典——安寧療護[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3): 353-353.
[2]周瑩瑩,孫璇,吳雙倩.生命教育視角下老年人安寧療護研究[J].報刊薈萃,2018(04):66-67.
[3]中國社會福利與養(yǎng)老服務協(xié)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的通知[EB/OL],2019-12-13.
校內科研項目(1042220047):
作者簡介
李逸(2000~),女,寧波財經(jīng)學院人文學院18秘書1班學生
周瑩瑩(1976~),女,寧波財經(jīng)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會教育。項目指導教師
翁夢辰(2000~),女,寧波財經(jīng)學院人文學院18秘書1班學生
其他參加人員:王安祺、王漪娜、闕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