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秋
摘要:本文介紹了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的界定,對比國內外航空企業(yè)對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工作的宏觀環(huán)境,說明了國內航空行業(yè)現行該項工作模式,進而分析研究了波音、空客在這項工作上的成功案例,結合目前行業(yè)特點總結歸納了問題和經驗,對國內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無損檢測、鑒定與認證、航空、Boeing
1.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的界定
1.1航空無損檢測的提出
在飛機誕生的初期,結構的唯一強度標準是靜力強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安全壽命的概念為飛機結構設計所采用,要求飛機除了滿足靜強度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疲勞強度。[1]疲勞源一般從材料或零件中細小的冶金或加工缺陷中產生,而較難探測使用中的疲勞損傷。從而提高檢測靈敏度和研究疲勞損傷檢測方法成為了新的研究方向。
上個世紀70年代后,幾乎同時形成對無損檢測可靠性進行定量評定的要求和基于斷裂力學理論進行損傷容限設計。很明顯,無損檢測必須密切配合損傷容限設計的實施,而無損檢測的檢出能力與可靠性可以確立最大允許初始缺陷尺寸、了解對缺陷發(fā)展到何種程度和使用期間缺陷的是否萌生。
1.2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的概念
航空航天運輸器的高性能、高質量和高可靠性是直接關系承載人員的生命安全與國家安全,所以區(qū)別于其他無損檢測人員認證,對從事航空航天飛行器研制、生產及維修的無損檢測人員認證要求需按照特定的標準進行。目前國外航空航天企業(yè)的NDT鑒定與認證主要采用NAS410或EN4179。
2.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的宏觀環(huán)境分析
2.1國外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發(fā)展
2.1.1發(fā)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后期,對工業(yè)無損檢測的需求也在增長,合格的無損檢測人員數量相對不足。無損檢測專業(yè)培訓和考試往往不夠及時。政府部門和一些大型買家將責任轉移到制造商的人員培訓和資格。但是,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參考標準,各企業(yè)開發(fā)的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和認證程序有很大差異,甚至相互矛盾。結果,美國的工業(yè)生產和貿易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和浪費。這種情況導致對雇主的識別和認證過程形成所有責任,這是雇主認證系統(tǒng)。
在美國航空航天工業(yè)中,NAS410標準的創(chuàng)建是為了滿足雇主認證系統(tǒng)的要求。NAS410明確指出,認證機構的鍛煉者是在代表雇主簽發(fā)證書的書面程序中指定的人,并將認證機構定義為認證人的雇主。
2.1.2發(fā)展現狀及趨勢
根據國際航空航天全球采購系統(tǒng)的業(yè)務模式要求,Nadcap審核認證已成為此業(yè)務流程中的強制性要求,而NAS410/EN4179無損檢測人員認證指南是滿足Nadcap審核要求的關鍵項目。因此,承擔國內和國際民用飛機制造和生產的前提是必須按照NAS410/EN4179國際標準獲得人員資格和認證。
2.2國內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發(fā)展
2.2.1發(fā)展歷程
我國于50年代初已開始發(fā)展和應用無損檢測技術,并逐步建立了無損檢測的技術隊伍。70年代前,我國無損檢測人員的培養(yǎng)是通過一些科研單位和先進的工廠企業(yè),以培訓班和現場實習等方式進行的。在各級人員的“應知”、“應會”(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中,包括的各種檢測方法、要求也十分籠統(tǒng),因而不便于對檢測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無損檢測人員的技術素質,從總體而言是比較低的,不能適應工業(yè)部門對質量和安全保證的需求。
2.2.2發(fā)展現狀及趨勢
許多大型國內企業(yè)從事分包業(yè)務。Nadcap審核認證已成為航空航天業(yè)務合作業(yè)務流程中的強制性要求。例如,波音,空客和GE要求其供應商在特殊工藝項目上通過Nadcap認證。根據審核要求進行無損檢測的人員必須符合NAS410資格。
中國現已成立中國航天無損檢測認證部,按照國際標準在中國及周邊地區(qū)提供符合NAS410/EN4179標準的無損檢測人員認證服務。隨著C919大型飛機項目開始逐步從設計和定型過渡到大規(guī)模生產,中國的大型飛機產業(yè)正在逐步與世界接軌,相關標準也逐漸符合國際標準。因此,無損檢測人員也應進行相同的國際接軌。
2.3宏觀環(huán)境對國內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的影響
2.3.1轉包項目的影響分析
為滿足國際標準的要求,并取得符合審核要求的無損檢測人員資格,國內企業(yè)往往需要派遣無損檢測人員出國取得相關資質,成本增加在國際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
2.3.2大型客機研制的影響分析
大型客機是國家工業(yè)和技術水平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是基于百年國家夢想和國家戰(zhàn)略。在“十一五”和未來二十五年,對大型客機開發(fā)無損檢測人員的鑒定和認證的需求有以下兩個方面:
(1)對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行無損檢測的人員要求。
(2)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結構中應用無損檢測技術。
為解決上述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結構的質量檢驗問題,不僅要研究新的無損檢測原理和方法,還要為無損檢測人員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
3.先進航空制造企業(yè)的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案例
3.1Boeing公司的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
3.1.1鑒定與認證性質與流程
Boeing公司對于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是采用雇主認可制,其NDTProcessActionTeam任命責任三級和ENCRB為雇主代表,負責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責任三級負責審核學員的體檢、培訓和實踐經歷,并任命考官對學員進行相應等級的鑒定考核和認證。對于三級人員的認證,則由ENCRB在最后進行復核。
3.1.2鑒定與認證模式的成效
Boeing公司充分發(fā)揮了無損檢測人員雇主認可制的優(yōu)勢,考試分基礎考試、雇主規(guī)范考試、工藝考試和實操考試四項。除了基礎考試,其他三項考試均圍繞Boeing公司的工藝規(guī)范開展。這樣對于Boeing公司,最大程度上將無損檢測要求從源頭落實到了具體的檢測人員。
而在供應商管控方面,Boeing公司要求從事無損檢測的人員去往Boeing公司或從其批準的D1-4426中的供應商那里取得人員資質。這樣確保了Boeing公司無損檢測要求是一個連續(xù)、傳承的落實過程。從而確保全球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執(zhí)行著統(tǒng)一的工藝標準。
4.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問題經驗總結
4.1鑒定與認證性質與流程
目前民用航空的制造模式為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對于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勢必會采用雇主認可制。第一,制造模式決定了無損檢測鑒定與認證模式,第二,國內多數主機廠在轉包項目累積了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了雇主認可制是符合企業(yè)發(fā)展需求的。各家公司需在頂層構建無損檢測委員會,以統(tǒng)籌安排公司整體的無損檢測活動。另外,在流程上建立屬于自己的培訓體系和程序流程,統(tǒng)一安排鑒定考試。
4.2鑒定與認證模式的舉措
鑒于國內航空業(yè)的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已形成規(guī)模,所以未來2-3年內,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下,主制造商與供應商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在主體型號成熟與批產之后,依托型號優(yōu)勢,合作構建國內航空無損檢測人員鑒定與認證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慧娟,張京燾,黃振華,等.淺談NAS410《國家宇航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標準[J].無損檢測,2010,32(5):380-384.
[2]耿榮生.中國無損檢測界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J].無損檢測,2007,29(8):431-433.
[3]航空工業(yè)無損檢測的應用與需求-《互聯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