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姍姍
摘要:本文探討了文化事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圖書館行業(yè)如何對對目前逐步普及的志愿者活動進行運用的問題,通過對基層圖書館——龍海區(qū)圖書館志愿者活動及服務情況的現(xiàn)狀的認識,介紹了基層圖書館利用志愿者寶貴的社會資源的方法,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建設志愿者隊伍的意義。研究圖書館志愿者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基層圖書館的志愿者活動分析,初步在規(guī)章制度、招募方式、管理培訓和激勵機制探討志愿者隊伍長效機制建設。
關鍵詞:公共基層圖書館;志愿者隊伍;志愿者管理機制
1引言
“志愿者”一詞是外來語。在我國,也吸收了國外的做法,基于良心、信念和責任,自愿地貢獻個人的時間和精神、為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在全國普遍開展了圖書館志愿活動。志愿者服務的引入及發(fā)展程度成了反映圖書館事業(yè)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了高校圖書志愿者,1996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實施大規(guī)模的志愿者行動。同年,福建省圖書館以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活動為模板,建立起圖書館志愿者隊伍,之后在全國許多圖書館都相繼建立起志愿者隊伍。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發(fā)展,2013年全國第5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志愿者工作作為正式指標進入圖書館評估文件,2017年全國第6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明確將考察圖書館志愿者數(shù)量、志愿者服務以及管理情況,要求志愿活動經常化且有成效。
“圖書館學”為學科,以內容為“志愿者隊伍建設”得到的相關文獻不少,多數(shù)為討論高校的志愿者隊伍建設,關于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討論很少?;鶎訄D書館在充分發(fā)揮志愿者隊伍作用需要進行摸索,構建基層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的長效機制思路需要發(fā)展。本文主要收集作者所在圖書館從事志愿者服務的實踐,與圖書館志愿者隊伍的建立模式、服務內容、管理形式,尋求基層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向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長效機制的思路。以查詢文獻以及相關論文,訪問基層圖書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基層圖書館實地考察訪問,研究分析等作為研究方法。
2基層公共圖書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意義與原則
龍海區(qū)圖書館作為區(qū)縣級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一直以來面向全社會公眾開放,其服務對象非常廣泛,各類讀者決定了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各異。隨著服務人數(shù)的增加,以及各種服務的拓展包括讀者講座類型,活動種類,圖書館員工的有限性無法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讓圖書館有時難以全面滿足各類讀者。是圖書館建立志愿者服務隊伍的必要性。
龍海區(qū)圖書館需要廣大志愿者積極參與,發(fā)揮志愿服務服務者廣泛,專業(yè)程度不俗的優(yōu)勢,也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志愿者做好事引導讀者市民在接受服務中感悟基本道德規(guī)范內涵,把志愿者服務隊活動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斷發(fā)揚光大,并逐步推進深入持久地開展。
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廣泛普及志愿理念,弘揚志愿精神,著力于探索建立志愿者隊伍,推動建立志愿服務,使更多的人愿意成為志愿者,或者志愿者后備力量,能倡導志愿者成為和諧社會風尚的一股力量。
堅持以服務社會,以自愿參與為基礎。突出以人為本,公益至上;著眼發(fā)展,著力建設。量力而行,講求實效各盡所能,形式多樣,廣泛倡導,持之以恒,多方面合作的原則。
3.龍海區(qū)圖書館推進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現(xiàn)狀
3.1人員情況
基層圖書館正式編制少,而且由于資金相對短缺,導致勞動派遣人員不足,如果在適當?shù)臅r機引入志愿者,不僅能為愿意奉獻社會的個人提供一個傳遞愛心和文明的平臺,誠邀各界人士公眾的參與,可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圖書館,突出了圖書館與社會的一種交流,是建立志愿者服務隊伍的社會價值,以組合拳的形式體現(xiàn)了圖書館社會效益。
3.2現(xiàn)有志愿者隊伍的宣傳和招募情況
3.2.1宣傳情況
龍海區(qū)圖書館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營造關心、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的濃厚社會氛圍。抓好志愿理念與志愿精神的宣傳教育。立足于社會發(fā)展進步以及時代要求,不斷通過宣傳手段,大力弘揚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主要內容的志愿精神,廣泛普及志愿者服務理念,同時通過運用新聞報道、互聯(lián)網、手機短信等大眾傳媒作用,普及圖書館志愿者需求信息,宣傳龍海市圖書館志愿者活動內容需求信息,引導人們尊重志愿者勞動,營造志愿服務的輿論氛圍。
3.2.2 招募情況
在組織與招募過程中,擴大招募志愿者的范圍,并到各單位進行聯(lián)絡,龍海區(qū)圖書館志愿者包括了18周歲以上具備從事志愿服務相應能力具有良好品行,工作負責,熱情禮貌,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突出以學校志愿服務與社會志愿服務隊伍為主。青年是志愿者服務的生力軍。學校是開展志愿服務教育的主陣地。把志愿者精神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強化廣大青少年志愿服務意識。
3.3志愿者隊伍建設過程中的人員構成
龍海區(qū)圖書館從自身的建設做起,精心設計活動項目,從社會文化發(fā)展實際出發(fā),并將志愿精神融入到活動的全過程,使得人們在參與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享受心靈的快樂、也加深對志愿精神的理解。在龍海區(qū)圖書館連續(xù)三年(2015-2017)舉辦的三屆大型經典美文朗誦比賽活動的現(xiàn)場就結合龍海市“義工”組織,臨時組建了一支服務速度快,服務質量高,行為規(guī)范的志愿者隊伍。志愿者來源廣,效率高,在第一屆經典美文朗誦比賽活動過后,志愿者們暢談心得體會,不斷地總結志愿活動經驗,也把志愿精神的種子播撒到各個志愿者的心里,不管這支“義工”隊伍走到哪里,精準志愿服務項目和志愿者活動都將是一筆精神財富,也不斷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務的行列。
服從服務于社會需求,拓展志愿服務領域。著眼于講文明樹新風,開展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引導人們知禮儀、重禮節(jié)。為學有專長的人才發(fā)揮才智、回報社會搭建平臺,不斷地與有相關知識、經驗的志愿者聯(lián)系,提高志愿者服務的專業(yè)化水平,保證志愿者能服務,會服務?;钴S在志愿者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專家型志愿者,龍海區(qū)范圍內在某一領域較知名人士包括老師和學者,他們以做講座的形式為圖書館進行知識推廣。如教育局的黃秀鑫,教師進修學校連碧紅,龍海一中洪達勇等等。還有一部分低齡老年知識分子,退休政協(xié)文史委員林本諒,他們雖然年近古稀,但是在族譜,家規(guī)家訓,鄉(xiāng)約鄉(xiāng)俗的收集和整理,發(fā)揚地方文化這方面發(fā)揮著余熱。在信息報送發(fā)面,有老年人劉錦龍的助力,龍海市圖書館的一些活動報道也經?;钴S在龍海論壇網站里。
服從服務于發(fā)展需要,增進志愿服務活動實效。創(chuàng)建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體系。一批政府工作者,他們是工作時間久有經驗愿意為圖書館事業(yè)奉獻才華的特長志愿者,如龍海區(qū)氣象局,龍海消防,龍海交警的一批工作人員,他們?yōu)辇埡J袌D書館的讀者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培訓。以及一部分熱愛圖書館工作愿意為圖書館事業(yè)奉獻力量的社會人士,他們長期相對固定為公共文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在圖書上架,報刊管理這兩個崗位發(fā)光,發(fā)熱。
3.4志愿者隊伍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對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活動認識不足,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政策,缺乏有效的保障和激勵措施。這些問題影響了基層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待于我們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逐步完善。
在對相關的基層圖書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實際調查研究和對相關文獻的查閱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若干問題:
3.4.1招人難
龍海區(qū)圖書館在2013年公開招募志愿者時,曾遭遇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在2015年舉辦活動需要較多名志愿者,能在有效時間內提供有效服務的志愿者僅有若干名,以致在開展美文朗誦活動時聯(lián)系龍海市“義工”組織。
3.4.2留人難
不少志愿者憑著一腔熱情走進圖書館,在實際工作中卻缺乏專業(yè)培訓、缺乏耐心等原因中途放棄,出現(xiàn)人員流動性大,服務效能低下等問題,
3.4.3管理員對志愿者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
有的圖書館工作者以為志愿者就是來幫自己干活,分擔工作壓力的,但是在走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志愿者提到最多的是“快樂”“開心”,其次是“能力”和“成長”,只有從他們的意愿是擅長出發(fā)設計服務項目,才能留住他們的心,所以必須糾正認識盲區(qū)。
4龍海區(qū)圖書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策略
4.1設立專門的志愿者管理辦公室
目前,基層圖書館還沒有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志愿者服務不規(guī)范、隨意性強,設立專門的志愿者管理辦公室,加強志愿者服務的紀律意識,使志愿者服務由“短期化、事件化”向“日?;⒔洺;卑l(fā)展,以此保證志愿者隊伍的不斷壯大和發(fā)展。協(xié)調實施圖書館志愿者的招募,培訓,服務等日常事務。根據志愿服務的需要,區(qū)分經常性志愿者,和重大活動應急性的不同特點,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志愿者檔案,引導志愿者能有效參與志愿者活動。
4.2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規(guī)范志愿者招募的程序
招募工作是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必須深入地了解到志愿者的意向、素質和特長,為以后的培訓和實際工作打下基礎。廣泛宣傳,擴大招募范圍,以多種方法吸引大眾參與到圖書館的志愿者活動中來。包括利用已有的志愿者隊伍擴大影響,或者圖書館官方網站、圖書館館論壇和公眾號以及新聞媒體平臺發(fā)布招募信息,通過審核篩選,建立檔案。
4.3明確志愿者的工作職責和服務方式
按照項目以及志愿者的特長細分為展覽志愿者,閱讀推廣制約者,對外交流志愿者、講座服務志愿者等,促進志愿者隊伍的專業(yè)化。明確他們的服務內容有:協(xié)助工作人員整理書刊,以及上架書刊;協(xié)助讀者查找圖書;協(xié)助工作人員維持館里文明秩序;協(xié)助圖書館開展各項讀者活動;協(xié)助參與其他臨時性、突擊性工作。其服務方式有:周末協(xié)助圖書館工作;利用寒暑假參與圖書館服務工作;不定期地參與突擊性活動。
4.4加強志愿者的教育培訓
培訓內容包括素質和技能培訓兩個方面,可采用面授和崗位實習相結合的方式。細化培訓內容,寓教于樂,務求實效。內容包括圖書館的基本設置,工作宗旨,各種資源的采集、分類、整理,也實現(xiàn)了培訓方式的多樣化,培訓內容包括了圖書館服務理念、志愿者權利義務及紀律、服務業(yè)務技能等等。重視志愿者中綜合能力較好的幾位,讓他們成為志愿服務的中堅力量。
4.5重視對志愿者的激勵
激勵的前提是重視對志愿者活動的綜合考評,綜合考評是對志愿者激勵前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是可以幫助志愿者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不斷地改進圖書館與志愿者之間的工作方法,也為甄別工作表現(xiàn)的優(yōu)劣提供依據。具體措施包括出勤小時數(shù)、服務態(tài)度、工作績效、工作技能等幾個方面,采取掛牌服務,登薄造冊的方式定期考核。此外圖書館更應力爭保證志愿者的權益,根據實際采取適當?shù)姆绞綖殚_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與提供服務的志愿者所在學校進行聯(lián)系,將學生的志愿者服務質量填制考評意見,生成學生德育考評重要內容?;蛘呒訌姕贤?,交流心得體會即時地對志愿工作進行講評和總結,或者寫感謝信,頒發(fā)證書,通報表彰,張榜表揚,讓他們在服務過程中得到肯定,并能產生長期服務、奉獻社會的意愿。對于作出突出貢獻的志愿者,進行榮譽表彰。
4.6完善志愿者隊伍的退出機制
對于由于各種原因長期不參加志愿者活動的志愿者而選擇退出的人員,必須建立告知制度,以便及時更新志愿者名庫。建立志愿者退出機制的回溯制,及時問詢志愿者退出的原因,以便于志愿者內部的循環(huán)管理。
5.結語
基層圖書館的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不僅是圖書館自身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從以上內容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基層圖書館的志愿者隊伍建設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仍需要圖書館內部人員的完善,更需要社會各方面人員的努力和積極配合。本文僅僅對基層圖書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部分層面進行剖析,對如何完善志愿者隊伍的管理提出了一些設想和建議。
參考文獻
[1]鄭智明.公共圖書館政策文件匯編[M].福州:福建省圖書館,2015
[2]張雪峰.圖書館導讀工作[M].福州:福建省師范大學,2017
[3]諶纓、王利貞、王凱麗.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效能探索[J].圖書館,2016(10)
[4]蔣琦.構建圖書館志愿者管理長效機制探析[J].辦公室業(yè)務,2014
[5]張燕、關朝明.圖書館志愿者管理方式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
[6]丁銳.青年志愿者管理長效機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