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智
摘? 要:數感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中最為基礎且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指導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師應十分注重數感的培養(yǎng)。本文將概述小學數學教師應如何秉承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教學研究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數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也可以使其主動融入課堂,因此獲得了教師的高度認可和廣泛使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形成數感,為其后續(xù)應用數感服務生活打基礎。
例如在學習“負數”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先創(chuàng)設了一名學生將本月靠自己做家務掙得的錢數和本月花銷進行對比的情境,促使學生們聯想到自己。在生活情境中,教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記錄收入和花銷。隨后,教師將今天自己的收入和花銷表格呈現出來,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表格觀看到“-”,也就是“負號”,并對此感到好奇。緊接著,教師展開“負數”教學,促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認識負數學習的意義,并且鼓勵他們列舉關于“負數”的生活實例。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們的數感也隨之升高。
二、組織游戲活動,提升學生數感
游戲能夠帶給學生快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所以新時期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將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游戲與數學知識結合到一起,促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取數學知識和數感。在游戲活動中,學生也可以應用數感指導游戲,兩者配合能夠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更上一層樓。
例如在學習“分數除法”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便組織了分學具的游戲活動,通過思考和游戲活動加深學生對“平均分”和“除法”等知識點的印象。隨后,教師鼓勵學生每人準備一張紙,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引將紙的五分之四平均分成兩份,并思考每份的數量,由此講解出分數除法和計算方法。當學生掌握了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后,教師組織接龍游戲活動,促使學生按照順序自己列舉出一個關于分數除法式子并快速說出解題步驟。在踴躍參與計算接龍游戲的活動中,學生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掌握得越來越牢固,數感也隨之升高。
三、數形結合教學,增強學生數感
數學學科主要研究數和形兩大內容,在“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會融入“形”加以輔助,在講解“形”時也會引入“數”。數形結合的數學課堂對學生的學習意義重大,學生的數感能夠由此增強,解題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一言以蔽之,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能力采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組織游戲活動以及數形結合教學等多種方式展開數學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數感,同時學會應用數感指導學習。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相兆玉. 小學數學基于數感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2020(40):202.
[2]蘇丹瑩. 小學數學基于數感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J]. 小學生(中旬刊),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