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貴泉
永春縣第八中學,福建永春362600
桃李芳遠,溪水流長。永春縣桃溪實驗小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桃溪南畔,公元1908年由旅居南洋的周氏族親周孫維、周孫昌等愛國僑胞親手創(chuàng)辦。學校辦學歷程悠久,人文底蘊豐厚,于2013年秋升格為縣直小學。幾年過去,我們學校實現(xiàn)了從完小到實小的華麗轉(zhuǎn)身。如今的學校建設布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師生面貌昂揚奮進?;厥走^去,忙碌與充實相伴,收獲與快樂同行。愈發(fā)相信一句話:“唯有用心,方得始終”。談談我們的主要做法。
都說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但我更愿意相信,一種良好的文化形象才是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關(guān)鍵。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頂層設計和梳理提煉是文化建設的有效方式,新建學校如果能結(jié)合自己的環(huán)境和當?shù)氐奈幕厣攲釉O計文化系統(tǒng),學校發(fā)展會很快。七年前,我們學校從村完小升格為縣直實驗小學,那時,學校的軟件、硬件條件都比較差,緊接著又趕上二胎政策放開,全校30 多個班級50 多名教師中就先后有20 多位女教師請了孕產(chǎn)假,學校運行進入最困難的時期。于是,我們經(jīng)過慎重考證,然后經(jīng)專家指引,基于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教育前景的思考,提出了“人文立校、情懷育人”的辦學思想,“始于信、重于知、達于行”的辦學理念和“以文化之雅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以踐行之則培育孩子人生情懷”的育人目標,同時創(chuàng)作了校歌《舟行萬里》,表現(xiàn)堅韌執(zhí)著勇往直前的“溪舟”精神。通過頂層設計引領教師進一步明確教育的價值所在,希望大家做一個有情懷的教育人。就這樣,在信念的引領下,學校的發(fā)展開始步入快車道。
幾年來,在上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支持下,學校環(huán)境日益改善,為師生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極大便利。目前校園占地面積17670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4412.2 平方米,可容納48個教學班,學生2400 人?,F(xiàn)有45 個教學班,學生2174 人。校園建設布局合理,卿云大禮堂修葺一新,周安達源廣場潔凈雅致,三座教學大樓交相輝映,足球場、籃球場、塑膠操場,滿足學生運動需要。學校綠植規(guī)劃合理,紅葉石楠、樟樹、銀杏等花木錯落有致,校園一年四季生機盎然,每到春天時,綜合樓前的幾十株桃花芳姿灼灼,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以“溪舟”精神為韻,打造了一系列校園文化工程,彰顯桃溪特色,不斷提升辦學品位。
兩面文化墻——科學樓正面墻上一支怒放的桃花映入眼簾,蘊含“桃溪”之名和桃李芬芳之意。上面是大塔鐘和學校的辦學理念“始于信、重于知、達于行”九個大字;綜合樓正面墻上,一艘“溪舟”正乘風破浪,揚帆起航,此為“分堅并韌,守正出奇”的“溪舟”精神;文化墻體現(xiàn)一種信念,更是一種情懷。
一個溪舟園——精致的溪舟亭邊,生態(tài)水池中,錦鯉自由嬉戲,定期更換現(xiàn)代詩詞為園子增添了詩情畫意,成了愉悅師生身心的好去處。
一條鄉(xiāng)愁文化長廊——永春是詩人余光中的家鄉(xiāng),一首《鄉(xiāng)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鄉(xiāng)愁文化長廊展示了永春的風光、永春的人物、永春的物產(chǎn)以及永春的民俗,這是“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的美麗桃源,這是一種難以忘卻的鄉(xiāng)土情懷。
一個書法園,兩間書法教室——充滿墨香雅韻的“翰墨飄香”書法園和書法教室是學校書法教育的平臺,成了師生書法愛好者喜歡的去處和展示書法作品的好場所。
三級書香平臺——一級平臺是班級讀書角,讓學生隨時有書看;二級平臺是樓層中的開放閱覽區(qū)域,讓學生隨手可取書;三級平臺是學校圖書館,讓學生隨時可借閱。通過這樣的三級平臺,讓學生時時聞得見書香,處處有書可讀,形成了書香氤氳的人文環(huán)境。
一份溪舟校報——審稿組精心選編學生書法、作文等作品,一年刊發(fā)六期,使之成為展示師生才華的平臺。
一個溪舟農(nóng)場——利用教學樓天臺開設的種植園,以班級為單位劃片種植,讓學生提高勞動實踐能力,并體驗種植樂趣。
一個校史館——記載學校光輝歲月和發(fā)展足跡,成為鼓舞師生不斷前行的動力。
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蘊含著濃濃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孩子們打造了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愿每一個孩子能在清晨走進校園時,對即將開始的一天充滿期待和向往;愿每一個孩子結(jié)束一天的學習回家時,能對校園充滿留戀和不舍。讓每一個生命在校園里綻放,這,也是學校的育人情懷。
作為校長,應該有一種為學校老師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既要重視教師的管理,也要重視教師的需要。我們除了在工作上支持老師,更給予老師生活上的關(guān)心和專業(yè)上的成長平臺。
送人文關(guān)懷——暖心。學校開展多種暖心活動,工會除了在教職員工家里遇上各種紅白喜事、或者生病住院都會去慰問之外,還通過工會渠道盡可能開展各種暖心的活動,比如為教師分發(fā)生日蛋糕卡、每學期分發(fā)一次糧油、開展一次文體活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組織教師進行體檢等,我們努力凸顯“以人為本”,多付出人文關(guān)愛,多投入愛的情感,不斷提升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這樣必然能夠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學校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促業(yè)務提升——貼心。朱永新說過“沒有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是不可能的?!蔽覀兘⒔∪喾N激勵并存的機制,努力為教師搭建成長平臺,把教師的成長當做最高的榮譽。
實施青藍工程,促進教師成長。新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我校近幾年錄用的新教師有20 個,他們分別分布在不同的年段。新教師一進入學校,我們就安排一位骨干教師當其師傅。新教師每學期都要上好“三次課”——期初見面課,期中校本研討課,期末師徒“同課異構(gòu)”。每學期的“三次課”后,都可以看到新教師在一點一滴地進步。青藍工程,對師傅來說,是一項充電工程;對徒弟來說,是一項希望工程;對學校來說,是一項發(fā)展工程。
豐富學習資源,拓寬培訓渠道。我們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老師,拓寬培訓渠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豐厚教師底蘊。學校是泉州市幼高專培訓基地校,市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市鄉(xiāng)村教師研討活動常在我校舉行,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全體教師有學習的機會。很多名家、專家蒞臨我校傳經(jīng)送寶,福建省普教室教研員黃國才老師、福建省名師、正高級教師傅結(jié)龍老師都曾蒞臨學校,聽研討課,有針對性地評課,作講座。為了讓老師們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近幾年來,學校先后組織老師到省外、廈門、福州、泉州各縣、市等地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數(shù)學研討活動、“相約名師聚焦課堂”活動、省“名師之道”研討等活動,讓老師們領略專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靈動的教學方法,老師回校后,參加活動的教師回來后在每周一次的“半日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使更多的老師受惠,帶動更多的老師成長。
我們還以課題研究促進專業(yè)成長,以課題研究營造學習氛圍,做到人人有研究,各科有課題,帶動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學校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工作環(huán)境厚植教育情懷,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成長,讓教師體會到職業(yè)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幸福感?,F(xiàn)在學校已初步形成“青年教師走向成熟,骨干教師形成風格,名優(yōu)教師走向卓越”的發(fā)展態(tài)勢,老師成長較快。學校目前有2位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人選,有二十位市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名師等,還有二十幾位教壇新秀。
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我們在立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以情懷育人,努力培育“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錦”的桃溪學子。
行為習慣促成長。學校始終把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作為主線,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喚醒學生內(nèi)在自覺,促進文明有禮、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尊老孝親等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主題活動育情懷。“我們的節(jié)日”活動育文化情懷。我們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元宵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讓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美德滋潤學生心靈;在孩子們的節(jié)日里,則通過“六一歡樂匯”讓孩子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跋坜r(nóng)場”育勞動情懷。我們利用教學樓頂上的天臺上打造了一個勞動實踐基地——“溪舟農(nóng)場”,中高年級每個班級分得一塊地,師生們共同種下蔬菜、水果,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勞動能力,體驗種植樂趣,也借此培育了孩子們的勞動情懷。國防教育育愛國情懷。我們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以縣武警中隊為國防教育基地,開展軍校共建活動,2017年我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防教育特色校”,2020年被評為泉州市軍民共建單位。
特色活動展風采。我們的“一年四節(jié)”活動有聲有色:“春·朗讀節(jié)”吟誦經(jīng)典美文;“夏·合唱節(jié)”傳唱優(yōu)秀歌曲;“秋·體育節(jié)”推進陽光運動;“冬·閱讀節(jié)”共享書香時光。通過集體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榮譽感,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耙荒晁墓?jié)”以每年必須舉行的常規(guī)動作成為我校的一個文化品牌。
我們的陽光體育美美與共。每天上午半小時的大課間活動,孩子們在武術(shù)操、跑操、韻律操、放松操中鍛煉身體,活力滿滿;下午放學后還有半小時的籃球、足球運動。每一年舉行“溪舟杯”足球聯(lián)賽、籃球比賽。我們想以此培育學生“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的運動情懷。
我們的社團活動各美其美。學校利用每天下午課后延時服務時間,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科學、靈活開展社團活動,開設“體藝特長類”“實踐動手類”“知識拓展類”等課程,包括科技活動(機器人)、龍鼓隊、巴烏、合唱、舞蹈、朗誦、書法、閱讀、足球、白鶴拳、少兒編程等十幾門特色課程,供孩子們自主選擇,培養(yǎng)個性愛好與特長。
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校園充滿活力與生機,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各種需求,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這幾年來,學生參加縣級以上比賽成績斐然。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近幾年來,學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學水平、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成績顯著,學校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聲譽。我們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校、全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特色校、福建省教改項目示范校、以高分通過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驗收,我們還被認定為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書法教育示范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等等。
得到上級主管部門肯定。2018年和2019年9月的全縣教育工作會上,我分別作了題為《情懷育人展風采,翰墨書香意韻足》《用“情懷”育人,落實三大行動》的發(fā)言,介紹學校翰墨書香校園做法及成效,以及課后服務的做法,得到了縣里主要領導的肯定和與會者的好評。
學生成績優(yōu)秀,家長滿意度高。2018年六年級畢業(yè)班的語數(shù)成績在縣小學中均名列前茅;2019年,畢業(yè)班的語數(shù)成績綜合比率更是雙雙奪冠。2019年12月,學校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來自各班的一百二十多位家長代表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家長代表們對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辦學情況辦學理念和學生表現(xiàn)都極為認可和滿意。
縣市級媒體多次報道。2019年,永春縣融媒體中心、福建電視臺曾對學校的課后服務工作和天臺種植園進行了專題報道;2020年5月,《東南早報》對學校停課不停學的做法給予報道。
桃花向陽競吐蕊,溪舟乘風一路歌。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里,感受生命的成長,是一種幸福。初心不變,愛心滿懷,帶領我們的老師,行走在情懷教育的路上,是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