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燕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觀念。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在課堂中開闊視野;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有效開展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利用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意義
(一)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
初中歷史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還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初中這個階段,是學生接觸外界事物、價值觀念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習歷史,不能只是應付歷史考試,教師需要有效引導,讓學生正確理解歷史,對歷史抱有敬畏感。運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可以豐富和充實課堂內(nèi)容,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
(二)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首先,教師可以為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利用網(wǎng)絡(luò)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其次,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資源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拓展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知識的價值提升。最后,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中的學習步驟更加明確、清晰,能夠促進提問式教學走向更多元、更深入,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增加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的情感豐富度,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而努力。
(三)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在歷史課堂當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明確歷史學習的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歷史思想水平。首先,創(chuàng)設(shè)歷史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歷史教學內(nèi)容當中,有很多反映了正確做人做事的典型故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展現(xiàn)這些典型故事,使這些故事變得立體起來,從而拉近故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同身受。此時,教師利用這些故事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教育的用心,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其次,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品格。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歷史事件中建立聯(lián)系,讓學生以史為鑒,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從而擁有良好的品格。最后,開展活動,引導學生深刻感悟歷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歷史、感悟歷史、豐富感情。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讓學生多角度思考歷史事件,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水平。
二、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
(一)整合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資料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教師需要仔細挖掘教材中的內(nèi)容,并且整合教學的資料,與其他教師進行共享。這些都可以促進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目標,仔細挖掘教材中的內(nèi)容,合理安排課堂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達到知識技能、綜合能力以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其次,學??梢蚤_展歷史多媒體教研小組,建立線上的資料平臺。如此,可以幫助教師共享教學資料,互相學習,從而增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能力。最后,學習課本中的知識遠遠不夠,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拓展知識。教師需要結(jié)合課程的內(nèi)容在多媒體平臺搜集更多的資料,并且將這些資料進行有效整合,與其他教師共享,這樣能夠促進學校整體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情境導入教學,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在歷史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中的圖片、歷史故事、視頻導入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情境,營造相應的學習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首先,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歷史圖片,讓學生真切地去感受當時的歷史情況,促進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故事導入教學,并對學生進行提問,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好奇心。最后,用視頻導入教學,在多媒體當中為學生播放相關(guān)視頻,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有感情地進入課堂,集中注意力。
例如八年級下冊“抗美援朝”一課的教學。朝鮮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入侵中國領(lǐng)空。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與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故事導入課堂,選擇邱少云或者黃繼光的故事。在課堂開始時再利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為學生講述故事,調(diào)動起學生對英雄的敬畏感,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在學生進入課堂之后,再為學生講述當時的歷史背景,提升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堂的最后可以告訴學生,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愛國主義以及強大的責任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這樣的導入學習,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更深層地理解家國情懷。
(三)增加課堂活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活動,增強學生對課堂中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整本教材的內(nèi)容安排及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活動,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活動中學習歷史知識。歷史學習并不是枯燥的理論學習,開展課堂活動可以增加學生記憶點,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有所改觀。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多與學生交流,不要用圖片、視頻等進行知識灌輸,而要時刻注意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習狀態(tài),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情懷。
七年級上冊“百家爭鳴”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與學生一起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然后用多媒體出示一個表格,讓學生先進行簡單的預習,再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可以對每個小組進行命名,如可以分別命名為道家學派組、儒家學派組、墨家學派組、法家學派組等。讓每一個小組根據(jù)表格中的內(nèi)容搜尋知識,并且舉出相應的例子。小組成員在回答問題時,分別扮演老子、孟子(或荀子)、莊子、韓非子等,讓學生以自己的語氣以及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學派觀點。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營造辯論的氛圍,最后運用多媒體進行總結(jié),這樣可以在課堂中增加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運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增加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遷移運用,還可以設(shè)置相應的難度,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感情,從而在課堂中更加積極地思考。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增強知識運用
運用多媒體學習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學習。首先,根據(jù)課堂學習內(nèi)容,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舉案例,從這些案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梳理、總結(jié)知識,為學生提供學習歷史的方法。在每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如樹狀圖、時間軸等多種方法進行學習總結(jié),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消化歷史知識。最后,利用多媒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供豐富的新聞材料,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應用。
例如八年級上冊“五四運動”一課的教學,這一節(jié)課是學習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以及整個過程,理解五四運動在中國的歷史意義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思維導圖,理清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思路。教師可以將重點放在讓學生學習五四運動的精神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更多關(guān)于現(xiàn)代五四精神的應用,在課堂中讓學生回答學習五四精神的感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五四精神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為學生安排合理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了解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念,使初中的歷史教學更具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