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景
摘要:在新課標教學背景之下,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所以,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對于現有的教學現狀快速準確地做出分析,尋求教學改進的方法,不斷提升自我。本文總結筆者在新課標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一些改進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信息技術;教學問題與改進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8-0070
一、在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
1.教師對新課標理解不透徹及教師綜合能力有待挺高
新教師對新課標理解不透徹,又因為信息技術課僅屬于會考課,教師也不太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高,導致學生也不能有專業(yè)上的提升。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一定要把新課標理解透徹,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業(yè)務能力,把學生教好。
2.信息技術課沒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
高中學生學習任務比較繁重,根本沒有時間認真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高中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二就結課了,通過的標準也相當低,信息技術課程不能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了偏見,于是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不認真學習的現象,干擾了該課程的課堂正常教學。很多重要的學科占用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導致信息技術課的課時過少,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足。
3.課程開設不均衡及教學資源缺乏
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開始學習《信息技術基礎》這門課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對學生在初中的基礎上信息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現在高中教育階段信息技術學科開設的內容有些不全面,許多課標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教師沒認真教,學生也沒有認真學。高中信息技術改革要求在課堂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發(fā)。另外,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手段落后、多媒體設備不夠完善、部分學校設備老化,有的還沒有機房、缺少優(yōu)質的教學教程的指導,導致教師無法掌握最新的教學技術。
4.部分學校硬件設施不夠完善
有些地區(qū)由于資金不足或者學校不夠重視信息技術硬件配套設施的質量水平,高中學校硬件設施遲遲得不到更新,技術水平有些落后,出現故障也不會及時維修和更換,很多學生共用一臺電腦,導致學生無法操作實踐,學生對該課程缺乏興趣。
二、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改進方法
1.教師要在教學中改變舊觀念
教師一定要改變自己先前教學過程中的舊思想,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在教授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使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現代教學技術,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還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同時,學校要幫助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時刻關注新課標的新動態(tài),定期召開大會傳授新課標精神,進而轉變教師教學觀念,使教師準確定位新型師生關系。
2.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取決于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學校要定期對信息技術教師展開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尤其是在線網絡培訓,更是解決了教師工作和自我充電之間的沖突;學校要展開信息技術公開課的比賽,使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水平有展示的平臺,教師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習,專業(yè)素質隨之提高;教師在課下要不斷反思課堂教學行為,肯定成功經驗,及時對不足進行調整;鼓勵教師之間交流,吸收借鑒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實現教學相長。
3.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重要性
學生要意識到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長遠影響,雖然信息技術不是高考科目,但就目前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而言,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是學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學生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高效地掌握教師的教學內容,并在課下有意識地練習和應用;信息技術教師要對學生負責,引導學生意識到本學科的重要性,對課堂秩序的認真管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指導家長也要教育孩子合理地看待信息技術課程,提升孩子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4.均衡課程設置
由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僅是會考科目,往往很多學校都擅自縮短課時。學校要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對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規(guī)定,即在兩學年完成信息技術教學。不允許學校壓縮信息技術課時,建議適當增加學時,把課程劃分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教學兩個模塊。實踐模塊要讓學生多多上機練習,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
5.更新學校硬件設施
教育部和學校要加強合作,教育部要為學校多預留資金,為貧困地區(qū)提供了先進的硬件設施。硬件設施充足了,才能讓教師教學手段有所創(chuàng)新,比如多媒體設備的完善,方便了教師課件的展示;機房硬件設備,也為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提供了可能。信息技術課離不開電腦,而有些學校,電腦數量有限,兩人共用一臺電腦,甚至三人共用一臺電腦的情況。所以,學校要根據本校學生的數量適當增加電腦的數量,保證學生上課時能夠每人一臺電腦,讓每個學生都有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
三、結語
以上幾方面是筆者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初步嘗試。對于現有的教學現狀快速準確地做出分析,尋求教學改進的方法與策略,不斷提升自我。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充分認識到高中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重要性,用對方法,必定會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理解新課標,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改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中改變自己的舊思想,為學生實踐操作提供可能。作為現代的青年教師,更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文化,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拿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把信息技術課普及好,讓學生也愛上信息技術課。
參考文獻:
[1]王相東.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與前景[J].中國教育報,2001年9月20日第8版.
[2]高文.面向素質教育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與教學改革[J].上海教育,2001(4).
[3]黃國慶.新課標與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中),2014(1):3.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第二高級中學0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