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超,許娟娟,蘇 川
(福建省福清衛(wèi)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13)
英國托平教授和美國爾利博士于1998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學習》中提出,“同伴互助學習,主要是指地位平等或者匹配的同伴通過相互幫助和支援來學習知識、技能,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1]。同伴互助學習(Peer-Assisted Learning,簡稱 PAL)指首先建立學生小組形成同伴,然后組員之間通過積極主動的幫助和相互支持以獲取知識與技能。PAL包括建立同伴互惠關系、形成學習共同體以及建立個性化評估三個要素[2]。研究顯示,同伴互助學習法無論在提高醫(yī)生的臨床技能方面[3-4],還是在改善護士的臨床培訓和學習效果方面均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5-6]。目前我國普遍存在中職護理學基礎操作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與臨床實際操作存在一定差異。并且,由于實訓課時有限,學生更多的是根據(jù)教師的示教步驟重復模仿練習,考核也側重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程序的精確性及操作動作是否規(guī)范,忽略了學生臨床實踐綜合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靈活性。這導致學生進入臨床工作后,遇到緊急情況時常常束手無策[7]。因此,必須對傳統(tǒng)的護理學基礎操作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此次研究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歷經(jīng)兩個學期,將同伴互助學習法應用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訓課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隨機抽取我校2018級護理專業(yè)一個班作為試驗組,一個班作為對照組,均為女生。試驗組54人,年齡(17.02±1.01)歲;對照組55人,年齡(17.10±0.95)歲。兩組均為中考統(tǒng)招生,試驗組和對照組在年齡、性別、實驗前醫(yī)學基礎解剖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理論教學教師、實驗課教師、護基實驗項目和課時數(shù)方面均一致。
1.2.1 教學方法 按照教學計劃,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訓課都在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后進行。歷經(jīng)一個學年,兩個學期,共安排13個實驗項目。所有的操作項目都在操作室中進行,操作室中配備有病床、患者模型及操作所需各項物品。兩組都參加課后開放實驗室練習和多角色扮演。采用試驗對照方法,試驗組采用同伴互助學習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以單人徒手心肺復蘇為例,方法如下。
(1)對照組:發(fā)放案例,提問全部學生。教師集中示教后,學生自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操作中的錯誤。下課前請一名學生演示總結,糾正錯誤。
(2)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同伴互助學習法。具體方法如下:①進行同伴互助學習培訓。指導試驗組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組成2人互助小組,發(fā)放心臟驟停案例,實訓教師先指導每組小組長熟悉心肺復蘇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②小組成員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自身特點及需求制訂本小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目標及心肺復蘇具體操作過程。③教師指導,學生互助學習:課堂上,教師結合案例,講解、示范操作;學生根據(jù)案例進行相應的情景演練和角色扮演,通過組員之間互助學習,實現(xiàn)相互溝通、共同進步。下課前15分鐘,每組派代表結合案例演示操作,各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教師點評。④課后討論改進,教師再指導:課后,小組成員分享學習心得體會,按時完成作業(yè),教師定期檢查小組計劃完成情況,并對成績較低者給予指導和督促。
1.2.2 評價方法(1)護理基礎實驗項目實施人人過關考核制,一個月一次。(2)階段性護理基礎理論考試(護考題庫),一個學期兩次。對護理學理論和操作成績分別總和后求平均值,對兩組學生平均理論和操作成績進行比較??己诉^程嚴謹、公正,均確保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3)采用中文版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量表(PSCNI)[8]進行調查。該量表涵蓋領導、靈活性、技能、滿意度、溝通交流5個維度,由30個條目組成。從專業(yè)人員的角度衡量其自身的專業(yè)認識、自尊情感、行為取向,其評價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在全部正向問題中,4分表示專業(yè)自我態(tài)度最積極,1分表示專業(yè)自我態(tài)度最消極,取1~4分的中位數(shù)2.5分為界限,平均分≥2.5分表示專業(yè)自我態(tài)度積極。量表總分為120分,總分>75分表示專業(yè)自我態(tài)度積極。由護理學基礎課教師在第一節(jié)課開始之前和最后一次課結束之后發(fā)放量表,兩次均發(fā)放109份,當場回收有效問卷10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兩組t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
(1)兩組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試驗組得分(92.76±5.34)分,對照組得分(90.00±6.17)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9,P<0.05)。
(2)兩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試驗組得分(89.37±5.58)分,對照組得分(81.71±7.00)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1,P<0.01)。
(3)教學前后兩組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教學前后兩組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1 教學前后兩組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比較(±s,分)
教學前時間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教學后 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領導54 55 n 54 55 11.59±1.32 11.71±1.59-0.414 0.679 11.69±1.99 11.59±1.32 0.303 0.762靈活性23.57±3.43 24.29±3.46-1.085 0.280 24.05±3.58 23.57±3.43 0.715 0.476技能16.39±2.76 17.02±2.85-1.171 0.244 17.16±2.71 16.79±2.76 1.479 0.142滿意度25.85±1.88 25.53±2.00 0.874 0.384 26.29±2.72 25.81±1.89 1.059 0.292溝通交流12.74±1.74 13.09±2.36-0.881 0.380 13.64±2.64 12.57±2.00 2.358 0.020總分98.27±12.78 101.83±11.25-1.544 0.126 99.72±10.93 98.28±12.77 0.637 0.525
教學后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量表中溝通交流維度評分比較,試驗組為(13.64±2.64)分,高于對照組的(12.57±2.0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應用同伴互助學習法后,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同伴互助學習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成績。學生經(jīng)過同伴互助法4個環(huán)節(jié)學習后,知識掌握更加牢固,操作也更加熟練。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挑選合作伙伴,每個伙伴在組內既擔任學生角色,又擔任教師角色,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在教師幫助下根據(jù)自身特點制訂學習計劃,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帶著目的和問題進行操作練習,隨著對問題的思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課后分享體會,進行知識鞏固,學習效果進一步提升。
相比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主要為授課教師集中示教,之后學生自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指出并糾正學生操作存在的錯誤。傳統(tǒng)教學法對關鍵操作技術的掌握有一定幫助,但這種教學方法較單調,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難以發(fā)揮,并且,不斷重復操作練習使學生容易產(chǎn)生心理疲勞。蘇銀花等[9]將同伴互助學習法應用于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結果發(fā)現(xiàn),小組同伴之間互幫互助、資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來自教師指導的心理壓力,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手、眼、口”充分結合,從而形成“比操作、學知識”的良好學習氛圍。同伴互助學習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王宇等[10]將同伴互助學習法應用于護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訓中發(fā)現(xiàn),試驗組的急救技能操作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同伴互助學習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急救技能。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在實施同伴互助學習法后,護理專業(yè)自我概念中溝通交流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同伴互助學習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生通過小組內討論并制訂學習計劃,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情景演練及課后分享上課心得等多種方式進行同伴互助和溝通合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扮演知識的提供者、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控制者角色,而同伴互助學習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從主角轉變成配角,從旁協(xié)助學生學習,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同伴互助學習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習主動性,增加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扮演操作者、患者,還扮演指導者、評價者等多種角色。在同伴互助學習小組中,學生為達到小組整體進步的目的,不僅關注自己的學習情況,還關注和跟進同伴的學習情況,并與同伴積極互動、共同探討,分享相關的資源信息,這也促進了團隊意識的養(yǎng)成和溝通能力的提高[11]。高敏等[12]將同伴教育應用于基礎護理學操作技能教學中,結果顯示試驗組課程操作成績中溝通交流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同伴互助學習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與溝通能力,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文關懷的意義和價值。
綜上所述,同伴互助學習法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操作成績和理論成績,也鍛煉了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但這種學習法也存在不足之處,同伴互助學習法雖對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教師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及時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13]。另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該學習法對學生自覺性和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課后沒有教師監(jiān)督和指導的情況下,學生是否自覺進行互助學習,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