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賈利霞,付娜娜,郝麗珍,黃修梅,張鳳蘭
植物精油是指萃取于植物不同部位并具有強烈芳香成分的揮發(fā)油[1]。植物精油中含有酚類、烯類、萜類和醛酮類等化合物,具有廣泛的抑菌、殺蟲、抗毒素和抗氧化性能[2],可以作為天然抑菌劑和抗氧化劑的原料,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等領域[3-5]。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抗氧化劑和抑菌劑有人工合成和天然兩類,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和抑菌劑由于毒性、殘留高以及不可生物降解等問題,影響在食品中的應用[6-9]。因此,研發(fā)能夠廣泛應用于各類食品的新型、綠色、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劑和抑菌劑已經(jīng)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領域和發(fā)展趨勢。如斯里蘭卡和印尼肉桂精油抗氧化活性優(yōu)于合成劑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10];從大蒜中提取抗氧化成分,制成的大蒜精油來自食源性蔬菜,安全性高[11]。將植物精油開發(fā)為微膠囊、涂膜劑、脂質體、氣霧劑等制劑,可以在食品的生產和保鮮中起到更好的抑菌作用[12]。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為十字花科沙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為我國特有種,是一種藥食兼用的沙生野生蔬菜,具有“沙漠人參”的美稱。沙芥富含粗蛋白、氨基酸、糖、纖維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13]及甙類、酚類、鞣質、有機酸、皂甙、黃酮、內酯、香豆素、生物堿、甾醇等化學成分[14]。據(jù)《中藥大辭典》記載,沙芥可入中藥,具有行氣、止痛、消食、解毒,治療消化不良、胸脅脹滿、食物中毒的作用[15]。近年來,對沙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種馴化栽培[16]、抗逆性[17-19]、優(yōu)良基因挖掘[20-21]等方面,對其開發(fā)利用研究缺乏足夠的關注,特別是對其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研究不夠充分。本試驗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沙芥果實精油,并對其抗氧化和抑菌能力進行了測定,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沙芥果實精油產品提供參考。
沙芥果實采自騰格里沙漠。菌種: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啤酒酵母(Saccharmyces cerevisia)和解脂假絲酵母(Candida lipolytica)由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植物病理研究室提供;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李斯特菌(Listera monocytogene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由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研究所提供。培養(yǎng)基: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大豆酵母浸膏瓊脂培養(yǎng)基。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制備沙芥果實精油,將沙芥果實粉碎,取100 g 置圓底燒瓶中,浸泡3 h,蒸餾2 h,料液比18∶1。蒸餾提取物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得到具有辛辣味、淡黃色、透明特征的油狀物即為沙芥果實精油。
沙芥果實精油乳化液樣品:用1%的吐溫80 水溶液作稀釋劑制成2、4、6、8、10、20、30、40 mg/mL 的沙芥果實精油稀釋液,以1%的吐溫80 水溶液為空白對照。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維生素C(VC)的反應體系與樣品相同,作為陽性對照。每樣品重復3 次,取平均值。
1.3.1 清除·OH 能力的測定 沙芥果實精油對·OH的清除作用采用水楊酸捕獲法[22]。
式中,Ai為加樣品溶液的吸光度;Aj為不加顯色劑樣品的本底值;Ae為未加樣品溶液的吸光度。
1.3.2 清除·O2-能力的測定 沙芥果實精油對·O2-的清除作用采用核黃素光照還原法[23]。
式中,Ac為未加樣品溶液的吸光度;As為加樣品溶液的吸光度。
1.3.3 還原能力的測定 沙芥果實精油還原能力的測定采用鐵氰化鉀還原法[24]。
采用濾紙片擴散法檢測樣品的抑菌能力[25-26]。將無菌小濾紙片浸泡在1.3 所述不同濃度的沙芥果實精油稀釋液中約30 min,瀝干貼于含菌的培養(yǎng)皿中,每皿貼2 片,放置恒溫培養(yǎng)箱中。以浸泡在1%吐溫80 水溶液的貼片為空白對照,每皿貼2 片與樣品呈四角放置。細菌在37 ℃下培養(yǎng)24 h,真菌在26 ℃下培養(yǎng)48~72 h。觀察菌體生長情況,生長菌體為陽性(+),不生長菌體為陰性(-),以不生長菌體精油的最低濃度為精油的最小抑菌濃度(MIC)。記錄形成的抑菌圈直徑。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分析,Microsoft Excel 2016 軟件作圖。
2.1.1 沙芥果實精油對·OH 的清除作用 由圖1 可知,沙芥果實精油對·OH 的清除率隨著反應體系中精油濃度的增加而增大,且相同濃度下沙芥果實精油對·OH 的清除率要小于VC 而大于BHT。當濃度為40 mg/mL 時,沙芥果實精油的清除率達到最大值。
圖1 沙芥果實精油對·OH 的清除作用
由表1 可知,IC50表示抗氧化劑達到50%抑制作用時的濃度,IC50值越低,說明清除·OH 的效果越好。沙芥果實精油、VC 和BHT 的IC50分別為7.706、5.285、8.974 mg/mL。由此可知,VC 對·OH 的清除能力最強,沙芥果實精油的清除能力次之,BHT 的清除能力最差。
表1 沙芥果實精油、VC 和BHT 清除·OH 的IC50 值
2.1.2 沙芥果實精油對·O2-的清除作用 由圖2 可知,隨著反應體系中沙芥果實精油溶液濃度的增加,對·O2-的清除率增大,且當濃度小于30 mg/mL 時,沙芥果實精油的清除率要明顯大于VC 和BHT;當濃度為30 mg/mL 時,沙芥果實精油、VC 和BHT 三者對·O2-的清除率差距有所減小。
圖2 沙芥果實精油對·O2-的清除作用
由表2 可知,沙芥果實精油的清除·O2-能力最強,IC50為30.406 mg/mL;VC 的清除·O2-能力次之,IC50為42.333 mg/mL;BHT 的清除·O2-能力最差,IC50為50.553 mg/mL。
由圖3 可知,沙芥果實精油、VC 和BHT 的還原能力都隨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濃度小于20 mg/mL 時,其還原能力變化不大;但當濃度大于20 mg/mL 時,其還原能力增加。在相同濃度下,沙芥果實精油的還原能力要遠低于BHT 和VC。
表2 沙芥果實精油清除·O2-的IC50 值
圖3 沙芥果實精油的還原能力分析
2.3.1 沙芥果實精油抑菌效果 由表3 可知,沙芥果實精油對7 種供試菌種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抑菌濃度有所不同,MIC 不同。沙芥果實精油對啤酒酵母、解脂假絲酵母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最為明顯,在較低的濃度條件下,對這3 種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MIC 為8 mg/mL。而對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有所降低,需要有較高的濃度,對枯草芽孢桿菌的MIC 為30 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的MIC 為40 mg/mL。在低于MIC 的濃度范圍內,隨著沙芥果實精油濃度的降低,各種菌種生長增加。
表3 沙芥果實精油對7 種供試菌種的抑菌效果
2.3.2 沙芥果實精油對供試菌種抑菌活性的影響 沙芥果實精油對7 種供試菌種均有抑制作用,沙芥果實精油對各菌種的抑菌效果順序為:李斯特菌>大腸桿菌>黑曲霉>啤酒酵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解脂假絲酵母(圖4)。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李斯特菌、黑曲霉、啤酒酵母、解脂假絲酵母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0.20、14.29、9.70、15.34、14.00、11.26、7.69 mm,其中,對解脂假絲酵母的抑菌圈直徑最小,對李斯特菌的抑菌圈直徑最大(表4)。
圖4 沙芥果實精油對7 種供試菌種的抑菌圈
表4 沙芥果實精油對7 種供試菌種抑菌圈直徑的影響
目前對精油開發(fā)利用研究多集中于藥用植物[26-27]和芳香植物[28-30]上,對于野生蔬菜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以野生蔬菜——沙芥果實為試驗材料,通過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沙芥果實精油,并測定其對·OH和·O2-的清除能力,發(fā)現(xiàn)沙芥果實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清除·O2-能力)優(yōu)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劑BHT 和VC,是一種非常好的天然抗氧化劑的來源。劉星[31]研究發(fā)現(xiàn),百里香精油對·OH 和·O2-的清除能力不及VC,結合本研究可初步推測沙芥果實精油的抗氧化能力優(yōu)于百里香精油。之后,可將沙芥果實精油與其他植物源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進行對比研究。
沙芥果實精油對供試的7 種菌種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順序為:李斯特菌>大腸桿菌>黑曲霉>啤酒酵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解脂假絲酵母。根據(jù)高海榮等[32]對抑菌圈的判斷標準:抑菌圈大于20 mm,極敏;抑菌圈15~20 mm;高敏;抑菌圈10~15 mm,中敏;抑菌圈7~10 mm,低敏;抑菌圈7 mm 以下,不敏感,沙芥果實精油對李斯特菌為高敏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黑曲霉、啤酒酵母為中敏型,對枯草芽孢桿菌和解脂假絲酵母為低敏型。雖然沙芥果實精油對不同菌種的抑制效果不同,但具有廣譜的抑菌特性,且其MIC 較低,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天然抑菌劑植物資源。
沙芥果實精油只是一種粗提物,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來源,具有非常好的開發(fā)利用前景,目前尚有不少問題亟待研究,如其有效成分目前并不明確(是單一有效成分還是多種有效成分協(xié)同的結果)、抑菌機制還需要研究、在生產實際中如何更高效應用沙芥果實精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