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菁
《成就完美孩子的30節(jié)親子課》是一本關于親子心理教育的書,其中闡述的心理學原理值得教師學習和運用。全書分為“孩子篇”和“家長篇”兩個部分,“孩子篇”“家長篇”均設有30節(jié)課程。我們可以把“孩子篇”理解為“學生用書”,而“家長篇”就是教師的“教案”。
該書的一大特色是設置了“家長篇”。因為多數(shù)家長沒有心理學基礎,所以該書既要向家長普及心理學知識,又要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為家長提供操作性強的案例。該書通過蘊含教育哲理和展現(xiàn)孩子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故事,向家長講解了心理學原理及親子心理教育方法。例如,第二章“芝麻開門”一節(jié),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花園中有兩個園丁,一個總盯著小樹苗的枯枝敗葉,不斷修剪,反而使樹苗毫無生機;另一個則熱衷于觀察小樹苗的喜人長勢,然后為之準備源源不斷的各種養(yǎng)料,樹苗茁壯成長。通過這則故事,作者揭示了這樣的道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肯定期待的方式遠比糾錯揭短的方式有效。這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和借鑒。
除了以故事講理,作者還重視親子心理課的“教案”設計,讓家長能夠像教師一樣有效地實施心理“教學”。書中設計的“教案”主要由“你需要準備的工作”“工作過程”“評分標準”和“悄悄話”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你需要準備的工作”——這是上好親子心理課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作者認為,要上好親子心理課,家長不需要做太復雜的準備,有時只需“為孩子起一個能承載您愛意的昵稱”,有時是學習一個比較專業(yè)的心理學原理,比如“了解一個理論——ABC理論”。如果是要家長學習心理學原理,作者就會將這一原理進行簡化處理,讓家長像讀一篇隨筆一樣,能夠輕松閱讀、理解并學會運用。
“工作過程”——這是親子心理課“教案”的主體內(nèi)容。該書賦予了家長不同身份和角色,并把“工作過程”分為“私教的工作過程”“心理師的工作過程”和“導師的工作過程”。不管講述哪一種“工作過程”,作者都秉持簡單明了、邏輯清晰、易于操作的原則,詳細羅列操作步驟、操作細節(jié)、注意事項等,讓讀者一看便會。比如,關于“心理師的工作過程”,作者提出了兩個步驟:第一,每天至少對孩子做3次描述性表揚,給予孩子進步的動力;第二,堅持21天以上。再如,關于“導師的工作過程”,這是一個復雜、專業(yè)的“意向?qū)υ挕边^程,作者把這一部分寫得非常詳細,甚至羅列了如何讓孩子全身心放松的指導話語,有利于讀者參照使用。
“評分標準”——這是該書最貼心的設計。在這一部分,作者指出了評價的兩個等級是良好和優(yōu)秀,細致描述了做到何種程度為良好、做到何種程度為優(yōu)秀,并且把“孩子積極參與”“情緒積極”等作為優(yōu)秀等級的重要指標。
“悄悄話”——這是心理激勵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這既是作者對家長說的“悄悄話”,為家長提示了實施親子心理課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又是家長對孩子說的“悄悄話”,增進家長與孩子的心靈溝通。
該書作者方舟,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特聘研究員、國家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督導師。該書是其長年進行家庭心理學研究的成果,呈現(xiàn)了眾多家庭心理教育的成功案例和實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