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美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客戶端官方微博消息,9月2日晚,“山東一小學入學要求房產套內面積超60平方米”一事引發(fā)關注。9月3日晚,菏澤市教育局做出回應,事發(fā)學校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學區(qū)內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已全部解決。
家庭住房套內面積不足60平方米,孩子就不能在家門口上小學,這實在太荒唐、太荒謬,直接剝奪了小戶型家庭孩子就近入學的權利。在輿論壓力下,當地教育局介入并糾正,還算比較及時。
當然,山東菏澤出臺就近入學資格與住房面積掛鉤的“土政策”,其初衷未必是對小戶型家庭孩子的歧視,而是為了遏制以小戶型“學區(qū)房”進行擇校的現象,以此緩解學校招生壓力。近年來,不少地方存在炒作“學區(qū)房”現象,“學區(qū)房”頻繁倒手,存在一套“學區(qū)房”幾年內出現多個入學兒童的現象,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正常的入學秩序,人為造成有限的教育資源更為緊張。
實際上,不少地方曾出臺就近入學資格與住房面積掛鉤的政策,引發(fā)社會爭議。2018年4月,浙江省新昌縣教體局發(fā)布學區(qū)生招生實施意見,規(guī)定學區(qū)房“面積不少于45平方米”。今年初,有合肥網友在“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建議取消小戶型房產入學資格,不過合肥官方在回復中明確表示,應以家庭戶籍和房產地址作為入學依據,而與房產面積、家庭財產狀況無關。
顯而易見,就近入學資格與住房面積掛鉤的“土政策”,違反了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的基本原則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侵犯了小戶型家庭孩子的合法權益,剝奪了小戶型家庭孩子的公平受教育權,違背國家提出的教育公平政策導向?!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按照這一法律規(guī)定,就近入學只要求“戶籍所在地”,并沒有其他條件。地方管理部門將入學資格和住房面積大小掛鉤,是法律之外的“額外要求”,缺乏正當性,引發(fā)批評實為咎由自取。
地方政府和學校出臺的任何招生入學政策和要求,前提是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教育政策,其他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踐踏教育公平的借口,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要治理“學區(qū)房”現象,治本之策是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均衡配置優(yōu)質教育資源,而不是剝奪小戶型家庭孩子就近入學的資格。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