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按章
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今后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基礎。也是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師教學質量,學生學習的質量測評考查中占35%的比率。那么,身為數(shù)學教師,怎樣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筆者從下面片段進行教學與反思。
片段一:初步建模
師:看,美術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正在認真地繪畫寫生。請你們仔細觀察,說說從中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重要的數(shù)、重要的字記在你的腦海里。(跟你同桌說一說)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1:二(1)班參加美術興趣小組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師:根據(jù)這兩個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男生有多少人?
生2: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生3:參加美術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教師將條件與問題制成活動的紙條。讓學生把有聯(lián)系的條件和問題擺放在一起。
師:全班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lián)系的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讀一讀。(指名讀)
師:這題有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之間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也就是我們應當弄清先求哪個問題,再求哪個問題?這題應先解答哪一個問題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呢?。
師:為什么呢?(同桌說一說)
生1:因為信息提到女生有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所以先求男生。
生2:因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才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生3:因為男生不知道,就不能算出一共多少人。
生4:因為要算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知道男生人數(shù)和女生的人數(shù)合起來,所以先求男生的人數(shù)。
小結:你們聽懂了嗎?要求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要弄清楚兩個問題之間的關系即先求什么問題,再求什么問題是很關鍵的?,F(xiàn)在明確了先求男生的人數(shù),再求一共的人數(shù)。
師:怎樣解答?
(1)男生有多少人?(2)參加美術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求男生的人數(shù)和一共有多少人?
同桌討論要求:
(1)寫一寫:請你把兩個問題的算式寫在練習本上。
(2)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
反饋匯報:①14-5=9(人)②9+14=23(人)
師:第一步為什么用減法,第二步為什么用加法?
生1:男生比女生少5人,就是比14人少5,就從14人中去掉5人,所以用減法計算。
生2:以女生為標準,男生比女生少4人,就是求比14少5,所以用減法。
生3:美術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女生的人數(shù)和男生的人數(shù)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生4:美術小組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女生和男生兩個部分合并起來。
師:你們的思路真清晰。
師:9+14=23(人)的14是從信息中可以找到的,但信息中都沒有9,9是從哪里來的?
生:從第一個問題的結果里找到的。
師:你真是個善于觀察和動腦筋的孩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解決的問題有什么特點?(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有聯(lián)系嗎?(要求第二個問題必須先求出第一個問題)對,以后我們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要先弄清楚兩個問題之間的關系,確定先求哪個問題,再求哪個問題。解答第二個問題的時候還要把第一問題和前面的信息連貫起來思考。
教學反思:在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確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及哪兩個問題,同時弄清解決問題的先后順序,明確分析問題的信息、缺少的信息到哪里去找,引導學生將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聯(lián)系起來連貫地進行思考,明確解決第二個問題缺少的信息在第一個問題中已經(jīng)解答出來,并將其作為已知信息,進而清楚地認識到兩個問題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解決連續(xù)兩個問題的思維模型。
片段二:運用模型
一班有33人參加學校運動會,二班參加的人數(shù)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參加?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師:誰愿意把題意完整讀一遍?
師:這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二班有多少人參加,再求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師:二班的人數(shù)怎樣求呢?誰能說一說?
生:因為二班比一班的人數(shù)多4人,所以是33+4=37。
生:因為以一班為標準,二班比一班33多4人,所以是33+4=37。
生:就是求比33多4,就是把一班33的人數(shù)和多的人數(shù)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師:你們真有想法。
師: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生:剛剛算出二班人數(shù),可以把一班和二班人數(shù)合起來就好啦。
生:同意,我也是這樣想。
生:37+33=70。
師:嗯,其他同學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沒有。
師:這題跟我們的例題類型是一樣的,以后我們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要先弄清楚兩個問題之間的關系,確定先求哪個問題,再求哪個問題。解答第二個問題的時候還要把第一問題和前面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思考。
學生經(jīng)歷了“連續(xù)解決連續(xù)兩個問題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的探究過程,應用模型的構建經(jīng)過,從而積累相應的活動經(jīng)驗和這樣模型解題的方法。他們學會連貫地思考問題,為后面學習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是一線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去認真做的事??偟膩碚f,目前的解決問題教學,我們不但要繼承扎實有效的傳統(tǒng)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發(fā)揚課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且要理智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教學對學生后續(xù)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