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蓉
摘 ?要: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對他們所開展的教育活動大多需要借助故事來進行。由于故事內(nèi)容生動形象、充滿趣味性,因此幼兒會對故事教學法充滿興趣,為了使此項教育活動取得理想和效果,教師需要認真展開對幼兒心理特點的研究。
關(guān)鍵詞:故事教學;幼兒園;教學實踐
引言
幼兒階段各項能力都處于逐步提高的過程之中,而在這些能力之中對于人類思維成長有著關(guān)鍵性作用的認知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大重點。因此,如何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價值觀,使其能利用自己的認知能力辨別是非,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將這一話題落實到實際的幼兒園教育當中不難發(fā)現(xiàn),想要對幼兒的價值觀產(chǎn)生影響,除了教育者的實際行動以外,教育者所闡述的觀念也尤為重要。從幼兒的視角來看,他們對家長與教師所說的話都是可以無條件信任的,而教育者不能辜負這份信任,要盡可能地將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幼兒。而“故事”這一傳遞渠道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它以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的方式,向幼兒傳遞了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適用于當下幼兒教育教學。
一、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應用故事教學法的意義
(一)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能否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活動開展的成敗,借助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因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聽和觀察感受故事的樂趣,他們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而融入故事中,因此,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展開學習活動。
(二)鍛煉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
當前的教育存在許多弊端,這些問題遍及受教育者成長與學習的各個階段,其中師生關(guān)系是這些問題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而這一問題在幼兒園中也比較明顯。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因為年齡以及認知水平的差異,注定不能夠以一種平等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習,這就導致了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教師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教師往往主導著幼兒的學習與生活,互動的方式大多數(shù)是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進行回答,這種方式的交流溝通效果較差,會使幼兒對教師形成了一些負面的印象,甚至是畏懼抵觸的情緒,這會成為幼兒的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阻礙。而引入故事教學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問題,將教學融入故事模式之中,使幼兒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三)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與生活習慣
很多幼兒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其中蘊含著很多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這個意義上講,故事教學對幼兒三觀的前期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比如中國的一些古代故事,如《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就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品德。這些品德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理論教育,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幼兒階段幼兒的模范能力很重要,幼兒聽到這些故事后,就能自覺地模仿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提升自身的品質(zhì)。
二、故事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一)認真做好故事的選擇
幼兒對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并沒有全面的認知,因此在故事選取方面要結(jié)合幼兒獨特的心理認知特點來展開選擇。以《勇敢的母親》故事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在開展故事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首先向幼兒介紹故事的背景,利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和父母去動物園游玩的場景來導入故事主題。由于去動物園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因此,幼兒會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當幼兒的興趣得到激發(fā),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向?qū)W生展示大狗熊突然出現(xiàn)的畫面,教師要用驚恐的音調(diào)來描述大狗熊突然出現(xiàn)的場面。通過這個故事的講解,幼兒會結(jié)合教師所營造的教學情境,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提高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在故事講解完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別扮演小朋友、媽媽以及狗熊和公園工作人員,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來表演這個故事,通過小朋友的參與,他們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更加深刻地體驗母親的愛。
(二)鼓勵想象,為幼兒創(chuàng)造編故事的機會
幼兒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時常讓人驚嘆。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輔以故事教學,則可以利用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其將故事加以展開,用充滿童趣的想象表達其內(nèi)心的想法。例如在中班語言課程中,教師為幼兒設(shè)計了《氣球逃跑了》這則故事。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給出一個開頭:公園里有一個賣氣球的人,他手中攥著一大把氣球。這些氣球有紅的,有藍的,還有帶各種動漫形象的,十分好看。但是這些氣球并不想就這樣待在賣氣球人的手中,他們想飄到更高的天空上去……有一天,氣球真的逃走了!教師在這一故事中留下空白,鼓勵幼兒想一想,氣球是怎么逃走的?氣球逃走后都去了哪里?看見了什么?幼兒對氣球逃走的原因進行想象,并展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有的說是線斷了,有的說是賣氣球的人不小心松手了;對于氣球的“旅程”,幼兒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想象。教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設(shè)計、編創(chuàng)故事,并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強調(diào)幼兒的聯(lián)想與想象,對于提升幼兒的想象力,調(diào)動幼兒自我表達的動力,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思維發(fā)展以及情感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結(jié)束語: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引入故事教學是教育界經(jīng)過長期探索取得的結(jié)果,這一方法給原本幼兒園活動中“講故事”這一單純的娛樂方式賦予了新的含義,進一步貫徹了在幼兒園階段“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在幼兒園的實際施行階段,這一從舊有教學方式衍生而來的教育手段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也為幼兒教育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值得在全國范圍內(nèi)應用。
參考文獻:
[1]韓曉星.幼兒園教學中如何運用故事進行有效教學[J].天津教育,2019(36):92+94.
[2]蓋攀峰.論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37.
[3]鄭希雯.幼兒園中班故事教學的組織與指導[J].幼兒教育研究,2018(03):14-17.
[4]吳珊珊.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探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