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竹青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十分重視開展德育工作,始終堅持以德育人,致力于培養(yǎng)“紅孩子”。紅色故事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和教育媒介。它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偉大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精髓,具有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紅色故事是有血有肉的,充滿著熱血、奮斗和崇高的信仰。用紅色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有中國魂的紅孩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從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故事的形式是學生更容易接納的。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即身體發(fā)育的高峰期,自我意識和成人感出現,這使得他們渴望獨立和成熟,但由于身心發(fā)展不同步、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往往會感到迷茫,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甚至找不到生活的意義。中學生處于最好的年紀,應當用夢想填補迷茫,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當肩負起時代的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紅色故事是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其中包含了正面的精神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能讓學生找到自己作為新一代建設者的傳承感和使命感。
其次,從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的心理成長需求來看,紅色故事可以滿足他們成長歸屬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的努力下,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當前,中學生生活在吃穿不愁的時代,過上了無數前輩憧憬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經歷過以往艱難困苦的年代,也無法理解如今的生活是無數人奮斗出來的,更難以找到自己的社會歸屬感,很難獲得心理需求上的滿足。紅色故事是時代的縮影,是優(yōu)秀文化與生活的完美融合,映射了無數中國人的奮斗歷程,很多中學生的親人也曾經像故事里的人一樣奮斗過、努力過,這賦予了紅色故事新的時代使命。紅色故事可以向孩子們傳遞先烈的犧牲精神,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從何而來,找到歸屬感;紅色故事可以向孩子們傳遞當時人們的崇高信仰,讓孩子們獲得精神上的洗禮;紅色故事可以向孩子們傳遞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為祖國而奮斗的精神,充實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激勵他們實現人生的價值。
再次,莊嚴而神圣的升旗儀式中,紅色故事作為國旗下講話的內容,點燃學生愛國熱情。升旗儀式是對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儀式,是對祖國和革命先烈們的尊重和紀念,有著規(guī)范的程序,無比莊嚴神圣。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國歌響徹校園,每一個中學生挺胸抬頭向國旗行注目禮,都會熱血翻騰,發(fā)出“此生無悔入華夏”的感慨。紅色故事作為國旗下的講話內容,可以使升旗儀式的氛圍更加濃烈,對增強儀式的感召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的自信感和自豪感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因為紅色故事包含大量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感性材料,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促使學生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再者,紅色故事的語言富有強烈的情感沖突,牽動學生的情緒情感,引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紅色故事中還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可以給中學生以人生的啟迪,其中中國人民從內憂外患中成長起來的歷史,可以讓中學生具有憂患意識,認識到自身的使命感。
最后,“身邊革命人講紅色故事”,能夠讓老一輩的奮斗經歷指引現在的新一代。老一輩革命人見證和傳承了紅色精神,請身邊的他們?yōu)閷W生講述紅色故事,是一種現身說法,也是一種言傳身教。一個個生動的紅色經典故事,在他們的口中娓娓道來,傳達出的是豐富的精神內涵,是深刻而堅定的,這讓從未經歷過殘酷戰(zhàn)爭的中學生們了解到不管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革命先輩們用流血犧牲鑄造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還是在和平發(fā)展的現代的工匠精神,紅色精神一直在延續(xù)和發(fā)展,一直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新時代的中學生是革命烈士的后繼者,繼承先烈的遺志是身為中國人的使命,少年強則國強。老一輩的奮斗經歷匯成了一個又一個熱血的紅色故事,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歷史世界,開啟了他們的“紅色”成長之路,也為他們指明了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面對紛繁復的物質世界,讓他們不會迷失自我,因為紅色血液在全身流通,學生們的行動將更加堅定,繼往開來,走前輩們沒有走完的路,走出新一代人特有的路。
紅色故事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中蘊含豐富的教育意義,用紅色故事對當代中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傳承紅色精神,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成就自我,成為新時代的紅孩子。
綜上所述,積極開展紅色故事教育,用一個又一個經典故事打開啟學生紅色成長之路,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的建設以及培養(yǎng)新時代傳承紅色精神的紅孩子,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