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光
上個學期,一位家長給班級捐贈了一小盆文竹,那盆栽只比茶杯稍大一點,不會遮擋學生的視線,我便把它放在講臺上。
剛擺上講臺時,學生覺得很新奇,偶爾湊過來瞧瞧。一段時間后,教與學的繁重與忙碌讓我們沒有精力去關注它,有時還會忘記給它澆水,但它不嬌貴,仍然頑強地生長著。
放寒假了,我還一直惦記著教室內(nèi)的盆栽,尤其是講臺上的那盆小文竹。一天,我來學校辦事,順便來到教室,把綠蘿和文竹放到教室外的走廊上,讓其充分沐浴陽光,并給它們澆水剪枝。那時,綠蘿尚好,文竹卻已枯黃,盆土干涸到開裂。我覺得有點可惜,但轉念一想,等春天來了,也許它還能重新發(fā)芽吐綠呢。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發(fā)現(xiàn)文竹還是一片枯黃,甚至連木質花盆都已經(jīng)開裂了,所幸,文竹用發(fā)達的根系牢牢地“抓”著土壤,才沒讓泥土從花盆中掉落出來。盡管它看上去非常瘦弱,但枝干挺拔,骨子里透露出一分頑強。這學期幾次大掃除時,學生都問我要不要把這盆小文竹扔掉,我說:“它不占地,不礙事,也還沒有倒下,就先留著吧?!遍_學兩個多月來,我們依舊給它澆水,但不曾對它有過多的期待。它默默地存在,也默默地陪伴著我們。
一個星期五,不經(jīng)意間,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枯黃的文竹盆栽里居然有一根約1厘米長的綠色細枝,嬌小細嫩卻已倔強地破土而出了,細枝外裹著白白的絨毛,綠色若隱若現(xiàn)。仔細看,枝頭上有綠芽,相信不久它便會舒展開來。課間,我把這一發(fā)現(xiàn)告訴了同學們,他們也被吸引過來,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如果算上寒假,文竹至今已經(jīng)“枯死”三個多月了,我們都沒有奢望它還活著,它卻已經(jīng)開始抽芽吐綠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币粋€同學在欣喜之余脫口而出。果真是“無心”的嗎?其實不然,文竹在生長期間,雖然我們沒有像花匠一樣精心呵護它,但偶爾的澆灌、修剪還是有的。文竹可能在寒假就已“枯死”了,但我們并沒有把它扔進垃圾桶,在打理其他盆栽的同時,并沒有忘記文竹。
“枯樹逢春猶再發(fā)”,并不是所有“枯樹”都可以在春天重新發(fā)芽的。如果冬季過于漫長寒冷,如果春季姍姍來遲,如果土壤貧瘠,如果陽光雨露減少……第二年即使“逢春”,枯樹也不一定會“再發(fā)”。寒假期間,我的打理讓瀕臨枯死的文竹有了延續(xù)生命的可能。開學后,我們的持續(xù)照料喚醒了文竹,讓“枯死”的文竹再次綻放了生命的光彩。
我想,文竹就像是我的學生,細心呵護學生是老師的職責。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堅守。對學生來說,講臺上的文竹簡直就是一個榜樣,它頑強生長、勇敢蛻變的過程激勵著學生奮力拼搏、永不放棄。
明年高三,文竹將繼續(xù)陪伴拼搏的我們,不管它是綠色的還是枯黃的。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我們應該對這株瘦弱的植物懷有感激之情,是它用生命書寫奇跡,陪伴并激勵著我們成長。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