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扶博
任教以來,我一直在農(nóng)村小學擔任的語文教學。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小學生朗讀水平整體不高,朗讀時普遍存在著喜歡“唱”讀情況,這是他們朗讀的最大一個缺點。特別中低年級的學生集體朗讀時,總是全班學生一起,拖聲帶氣地“唱”讀,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課文都用一樣的腔調(diào)。其“唱”完的結果是:雖然“唱”得流利,卻完全不能理解課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更不能深刻體會課文中的生動字詞和優(yōu)美句子,甚至個別在濫竽充數(shù)的跟“唱”,連生字生詞都不認識。因此,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必須幫助學生改掉“唱讀”習慣,采取有效途徑不斷地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生朗讀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課文朗讀發(fā)生興趣了,才會愿意去讀、樂意去讀。在教學實踐中,備課時每節(jié)課都要設計一定的讀書時間,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大聲朗讀,學生讀完了,再讓其再找同桌或小組內(nèi)其他學生去讀。剛剛開始,學生們讀書聲音小,有點膽怯、不敢讀,但通過訓練,漸漸地他們都很主動地找學習伙伴讀書了,讀書聲音也會變大。有的學生讀著讀著,還會像古代的文人一樣不知不覺地搖頭晃腦起來。這時候,老師可以積極地鼓勵他們,告訴他們讀書也是一種享受。在這樣自由、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下,學生敢于展現(xiàn)自己、能夠大膽與同學交流,學生們朗讀的興趣就自然而然地濃厚起來。
除此之外,平常教學時,多研究教材,找出教材中特別適合感情朗讀的句段,幫助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音樂美,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其實,中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特別是教材中的詩歌、童話等體裁的課文有著準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錯落的節(jié)奏和優(yōu)美的音韻,這些都是培養(yǎng)兒童語感的很好的素材。教師既要善于發(fā)掘課文語言文字的音樂性,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欣賞、領會語言文字的所具有獨特的美感。
二、變換形式,讓學生感受讀書樂趣
采用形式多樣的朗讀形式,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朗讀興趣,又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朗讀教學時應盡量減少齊讀。因為齊讀導致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單一。而且“唱讀”最容易在齊讀中表現(xiàn)出來,只要有一個學生大聲“唱”,其他學生就會“有樣學樣”。所以,可以盡量減少齊讀,特別是初讀課文時,盡量讓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大聲讀,可以快速讀,可以低沉讀,可以高昂讀,這樣才能更好表達自己所體會到的感情。
(一)示范導讀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童話故事和詩歌美文,他們大多短小精美,充滿童趣,有利于學生練習朗讀?!澳7率亲詈玫睦蠋煛保?,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教師本人或錄音的范讀引導學生朗讀。在范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反復訓練朗讀,學生就能漸漸形成語感,漸漸把握語句的邏輯停頓和情感,并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二)情境誘讀
任何言語活動都是一定的情境的產(chǎn)物。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集中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長時間單調(diào)的朗讀方法只會使他們讀得口干舌燥,有力無氣。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氣氛,讓學生愿意讀、喜歡讀、爭著讀,在讀中鍛煉能力。學生天生最喜歡的是參與表演活動,只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他們就會在情境中聲隋并茂地進行表演,這樣的朗讀訓練自然才會高效而實用。
(三)分角色讀
分角色讀是最容易引導孩子們快速進入課文內(nèi)容情境的,當學生真正進入了課文角色,同學們想“唱讀”也“唱”不起來,因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四季》這一課。草芽兒很嫩,“草芽尖尖”聲音要細一點,還可以有點幼稚的味道;荷葉很茂盛,“荷葉圓圓”聲音可以粗一點兒;谷穗已成熟,
“谷穗彎彎”可以學著老爺爺?shù)穆曇?雪娃娃很可愛,“雪人大肚子一挺”當然可以讀得頑皮一點兒了。
三、開展互評,在評議中提高朗讀水平
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痹诶首x的過程中,很多時候?qū)W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朗讀水平和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發(fā)現(xiàn)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從字音是否正確、停頓是否合理、語速是否流利、表情是否到位,是否有感情等方面互相進行評價。
常見的朗讀評價主要有:一是鼓勵式評價;二是誘導式評價。互評時,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fā),用發(fā)展與欣賞的眼光來肯定與激勵學生,當見到學生朗讀的表現(xiàn)與自己的要求相差甚遠時,教師應當及時誘導評價學生,提議評議找出朗讀者的閃光點給以鼓勵。
總之,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語言起點低、基礎差,但在教師的精心指導和耐心訓練下,農(nóng)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也能得到較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