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姿
西寒羅曾經說過:”習慣比天性更頑固,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庇纱丝梢娏晳T的養(yǎng)成對人的發(fā)展是尤為重要的,特別是處于低齡階段的學生。從低段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將會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而對于學生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是家長和老師的首要責任,也是我們素質教育要求的必須內容。接下來,我將針對我們班級的一個孩子就數學學習的行為習慣的情況和問題做一個簡單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礎幫助她養(yǎng)成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個案基本資料
1.個人成長家庭背景
小羅同學,小學一年級7歲。媽媽爸爸都是高知背景,一個碩士一個博士生,自己家庭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幼兒時期早期就讓孩子進入早教學習。
個性行為學習特點
小羅同學性格特點還是比較活潑好動,天真可愛的。喜歡畫畫,而且畫的很逼真形象。但是在課堂上,有時候不拿出來書,不是不聽不寫,也不參與課堂的動手實踐活動。甚至撕同學的作業(yè)和試卷。她在課堂的自控能力相對其他同學弱很多,許多時刻控制不住去說話,擾亂其他同學聽講。 基本每節(jié)課都要老師去提醒,監(jiān)督,溝通。如果是靜下來學習和書寫,往往對知識點的掌握理解不到位,特別是最近我們課堂學習的進位加法,老師單獨輔導多次還是很難掌握。一年級下冊教育局的單元測試卷豎式計算的12分全部扣,而且書寫數字會出現鏡像字。課后老師在輔導學習同時也會就她的課堂行為習慣進行積極溝通疏導,看得出她有慚愧后悔表現,對需要學習的知識點無法掌握也覺得是有心想學好,但是無力
二.分析診斷
在2021年3月初家長帶孩子去兒童醫(yī)院進行初診斷,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癥)。
由于ADHD,許多行為不受控制,課堂無法專心聽課,缺乏適當的交往和溝通能力,課堂紀律也缺乏自律。
由于ADHD,學習成就低。知識接受能力弱,數學總分常不及格,總分低于平均分很多。
由于ADHD,課后與同學交往,攻擊行為,不合群,缺乏適當的社會行為。
輔導策略
在正式決定幫助小羅同學之前,首先我得明白掌握ADHD相關的內容,在根據孩子的各個情況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其改進。ADHD(簡稱多動癥)表現在個體上主要主征: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情緒和認知。其核心問題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學上叫做抑制能力缺陷。由于缺乏自控,導致學習問題,遵守紀律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使他們在很小時候,就表現出與其他孩子不同。(1)
根據ADHD的描述,小羅同學以上的特征都具備。就孩子情況,作為任課老師我也跟家長積極聯系溝通多次,兩者達成意愿共同目標都是想促進孩子在學習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況能有所改觀,盡量能在學習生活和心理行為能逐步適應。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就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根據孩子的情況還有與家長的溝通,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輔導矯正。
家校溝通,家長答應老師會積極跟進醫(yī)學治療和進行相應的教育爭取就學習行為上有所改觀進步。
在課堂上,協同班主任一起努力,首先改變孩子的座位,讓孩子靠到教室和中間并盡量靠近講臺。盡量讓孩子保持在老師的視線范圍內,從空間范圍給予“約束”。
課堂上多關注到她的閃光點,比如能主動拿書,拿筆去寫,就進行積極強化。
課堂回答問題上給予創(chuàng)造成功體驗,提出她能給予答出的問題,回答正確給予積極鼓勵表揚。
對于無法理解的知識點,采用直觀的方式去幫助她理解。比如最近學習的進位加法,課后借助計數器和小棒去理解算理。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書本給家長或者家庭教師留言,讓家里也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課堂的活動積極鼓勵她參與近來,特別是小組合作。并鼓勵其明確分工和課堂目標,關于分工和目標達成可以重復多次給她講直到能理解。
課后積極跟其互動了解到她在家狀況和自己的想法,盡可能及時回應她的回答和行為,多多鼓勵贊賞。特別在與同學沖突時候后,客觀的理解ADHD帶來的狀況,但是也要積極的去化解疏導教育。
多多善意跟她去相處,有的小事情可以也叫她幫忙參與,增強師生的之間的信任融洽感。
在學校如果其表現長進大,多跟家長表揚反映,在家進行強化。
預期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直到期末這段時間,小羅同學的行為和學習習慣改進了很多。首先是她在課堂上不恰當行為改變了很多:不拿書,不動筆寫作業(yè)行為次數減少,會主動。有時候課堂注意力明顯渙散時候,往后轉或者玩自己的,老師有時候只需要提醒一下回會到當下,課堂的時間聽講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活動中,與同學們的相處能力知道收斂了很多,拿什么東西會跟對方說。老師著手輔導后到現在,課堂出現的攻擊行為,比如撕別人本子,卷子行為比起之前沒有發(fā)現。在計算這快,之前的豎式計算全扣分,而現在能寫好豎式并至少能對兩題。簡單的口算能對一大半。后續(xù)兩次教育局的單元測試成績雖然沒及格,但是分數增長了有十多分。經老師和家長齊力努力,期末數學成績達到了72分。這后段時間在課后有時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并且主動幫老師拿東西。對比之前小羅同學在數學學習還有認知,溝通,攻擊行為比之前好了很多,接下來的學年度我們還是要多多關注,爭取有更進一步的長進。
最后想說的是,在學校老師是學生的引領者和教育者,作為師者我們應該擁有一顆寬大無私的心去關愛包容他們。孩子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應該看到她的閃光處,特別像案例這樣特殊的孩子,我們應該多些關愛和鼓勵,聯合家長和醫(yī)院一起努力,爭取讓孩子能在愛的世界中良好的適應和成長。
摘錄:[1]《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家長指南》 2020.4月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