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嫦
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豐富語言文化知識,還能促進聽、說、寫等其他語言能力積極地發(fā)展;而且,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指出,小學畢業(yè)時學生閱讀水平要達到二級標準,其具體目標是: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jù)拼讀的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單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閱讀教學時可以將閱讀活動分成三個步驟:閱讀前活動(Pre-reading),閱讀中活動(While-reading),閱讀后活動(Post-reading)。這些活動將幫助學生獲得語言能力和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那么我在教學中思考如下:
一、閱讀前活動(pre-reading)激發(fā)閱讀動機,激活背景知識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的動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適當介紹與本課相關的背景知識,重視溫故而知新。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指出:學習最好的激勵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一)巧用多種形式,緊抓學生的興趣
通過幾年的課堂教學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充滿興趣,才能有效地獲取信息,理解大意,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這個教學階段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歌謠、身體動作、游戲等鞏固學生在此之前所學的與閱讀材料相關的知識,為閱讀作好鋪墊。
(二)激活相關的背景知識,掃除閱讀阻力
在新的閱讀開始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與新的閱讀相關的內容進行適當聯(lián)系。人思維存在一種本能,即人總是能對與自己相關的信息產生一種自然的傾向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把文本內容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思維會更敏捷,學習起來會更輕松,體驗也會更加強烈。
(三)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讓科技與教學同步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一種新型的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已悄悄地走進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它具有集成聲音、文字、圖畫、動畫等多種信息功能,它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與水平,合理選取其服務于英語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具活力。
二、閱讀中活動(While-reading)由淺入深分層閱讀 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策略
在閱讀中這個階段,不僅需要讓學生能讀懂文章,獲取信息,還需要注意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策略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閱讀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一)閱讀由淺入深,逐步推進
閱讀中活動是語篇閱讀教學的重心所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兩點:一時通過閱讀,了解文本的大意;二是通過閱讀,獲取文本的具體信息或細節(jié)性信息??梢圆扇〉慕虒W活動有:閱讀并了解文章意思;將材料的插圖打亂順序,讓學生排序;根據(jù)文章內容判斷正誤、回答問題或完成句子等;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信息轉換,如填表、填空、連線、標圖或排序等;給閱讀材料加標題;猜測詞義、了解重點細節(jié)等。
第二步閱讀為快速閱讀(Scanning reading),同略讀一樣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它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地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回答有關what,when,where等文章細節(jié)問題的時候,可以說“一查即得”。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會對這樣的閱讀感興趣。在第一步獲取文本大概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閱讀,找出主要信息。
第三步為精讀,在大體把握文章內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細節(jié),進行精讀練習,精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語篇,提高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感知能力,在精讀中關注文章細節(jié)。
(二)閱讀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
在所有的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他們不用老師的幫助就能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會閱讀策略和技巧并用在今后的閱讀中才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法上,老師可以采用的策略包括猜測詞義、預測、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總結等閱讀策略。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并逐步能使學生有目地選擇和運用閱讀策略。
(三)、閱讀教學中注重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
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該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充分利用閱讀材料所包含的文化內容,結合所學的語言知識、不同語境和不同交際對象,給學生作必須的背景知識的鋪墊,指明其文化涵義和運用規(guī)約,將文化教學融合在語言教學中,幫助學生加深對閱讀課文的理解,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到識別中外文化的異同,從涉及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到拓寬文化視野,逐步拓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培養(yǎng)文化意識。
三、閱讀后活動(post-reading)讀寫結合,形式多樣,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并重
語言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譯,是一個輸入,解碼,輸出的過程。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但只須達到一定的輸入量,才能保證更好的輸出,從而高效率地完成我們學習語言的目標。讀后的活動設計是整個語篇閱讀教學的應用拓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設計開展難易程度恰當?shù)幕顒觼盱柟毯屯卣贡菊n所學知識。要側重訓練學生運用語篇信息進行加工,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語言和輸出信息的能力。閱讀課后,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練習、鞏固和擴展在閱讀課中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還要發(fā)展其說和寫的能力。課后練習有多種多樣,要針對不同的閱讀課而設計練習形式有表演文、縮寫、改寫課文、復述故事等。在關注課后練習的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閱讀,延伸課堂閱讀。
四、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興趣是動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日常閱讀教學中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挖掘教材,充分開發(fā)和整合教學資源,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步一步向成功的英語閱讀教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