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常宗紋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胸內(nèi)一科,遼寧 大連 116021)
癌癥疼痛是指癌癥、癌癥相關并發(fā)癥及抗癌治療所導致的疼痛,常為慢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據(jù)報道[1],全世界每年有1 600 萬人確診為癌癥,有30%~50%的癌癥患者會出現(xiàn)中重度疼痛。癌癥疼痛可對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影響患者社交與日常活動,降低生活質(zhì)量。臨床上,對于癌癥疼痛的治療通常采用藥物治療以及社會心理支持,同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癌癥治療方面的認知[2,3]。本研究結合該院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接受治療的140例癌癥疼痛患者臨床資料,探析認知干預對于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該院接受治療的140 例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癌癥疼痛分期Ⅲ~Ⅳ期的相關診斷標準[4];②能配合完成該研究;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該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對羥考酮緩釋片過敏的患者;②不配合該次研究或者中途退出的患者;③存在精神障礙患者;④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70 例。干預組男37 例、女33 例;年齡45—67 歲,平均年齡(56.15±4.52)歲;病程3~27 個月,平均病程(13.73±1.42)年;患病類型:肝癌14 例、肺癌16 例、胃癌13 例、結直腸癌17例、其他10 例;疼痛程度:TNM Ⅲ期52 例、Ⅳ期18例。對照組男36 例、女34 例;年齡45—68 歲,平均年齡(56.14±4.55)歲;病程4~28 個月,平均病程(13.71±1.40)年;患病類型:肝癌12 例、肺癌16 例、胃癌15 例、結直腸癌16 例、其他11 例;疼痛程度:TNM Ⅲ期53 例、Ⅳ期1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BAR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20518;規(guī)格:10 mg)治療,口服,q12h,服藥12 h 內(nèi)出現(xiàn)輕度以上疼痛,根據(jù)患者的年齡、一般狀況、疼痛評分,調(diào)整下次服用劑量可以增加25%~100%。兩組患者均治療4 周。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通過認真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變化,報告給主管醫(yī)生,給予其止痛藥,并告訴患者止痛藥物的不良反應、使用說明;告知患者用藥后多長時間可一定程度緩解疼痛,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嚴格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如有情況,及時報告主管醫(yī)生進行處理。
1.2.2 干預組
采用認知干預護理:①認知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癌癥疼痛的原因、癌癥疼痛的治療方法,使患者和家屬了解關于癌癥疼痛知識,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行為。在對患者及家屬講解完畢之后,要對患者及家屬對于認知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對個別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在患者入院2 h 內(nèi),護士完成首次一對一宣教,接連幾日反復宣教,科室每月組織有關癌癥疼痛的講座,叮囑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講座過程中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交流、及時解決心中疑問,采用獎勵小禮品的方式來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從而提高患者及家屬的參與感。②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癌癥宣傳手冊,手冊內(nèi)容主要為引起癌癥疼痛的原因、使用止痛藥物的劑量、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按照醫(yī)囑進行服用藥物的好處、隨意停藥或者改變劑量的缺點等,使患者及家屬更加深入了解疾病,提高治療及護理依從性。③制作有關癌癥疼痛知識宣傳板報,在病房的走廊中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有關癌癥疼痛知識的板報,內(nèi)容包括如何采用舒適的方式轉(zhuǎn)移注意力、如何認識癌癥疼痛、合理用藥的好處等。
比較兩組服用止痛藥的依從性、疼痛程度及生活質(zhì)量。①采用修訂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xiàn)PS-R)評分評估疼痛程度變化,用0~10 分表示,0 分代表無痛、1~3 分代表輕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10 分表示重度疼痛[5]。②采用癌癥患者生命質(zhì)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xiàn)ACT-G)評分評估生活質(zhì)量,生活質(zhì)量評分標準為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6]。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遵醫(yī)囑按時按量使用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服用止痛藥的依從性比較[n(%)]
干預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結束時疼痛程度比較[n(%)]
兩組疲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其余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項目 干預組(n=70)對照組(n=70) t值 P值食欲 4.12±0.11 3.06±0.14 49.811 0.001精神 3.54±0.17 3.12±0.13 16.420 0.001睡眠 4.03±0.12 3.13±0.18 34.807 0.001疲乏 2.73±0.19 2.72±0.12 0.372 0.710疼痛 3.73±0.11 3.27±0.14 21.616 0.001家庭理解與配合 4.28±0.08 4.22±0.10 3.920 0.001同事的理解與配合 4.36±0.11 4.27±0.15 4.048 0.001自身對癌癥的認識 4.36±0.09 4.28±0.13 4.233 0.001對治療的態(tài)度 4.33±0.07 4.23±0.12 6.022 0.001日常生活 3.52±0.17 2.86±0.14 25.074 0.001治療的副作用 3.82±0.18 2.93±0.10 36.162 0.001面部表情 3.71±0.12 3.23±0.12 23.644 0.001總分 46.23±0.93 41.25±0.87 32.717 0.001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diào)節(jié)的信息傳到神經(jīng)中樞后引起的感覺,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7]。以往臨床中多應用嗎啡等藥物進行癌痛鎮(zhèn)痛治療,但是該藥物毒副風險高,若給藥劑量控制不當還會造成患者藥物依賴,因此其應用效果并不理想[8]。羥考酮屬于完全阿片u、k受體激動劑,對k受體有激動作用,故其內(nèi)臟鎮(zhèn)痛效果極其顯著。該藥物可持續(xù)性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對腎功能無依賴性,相比其他常規(guī)阿片受體激動劑,羥考酮安全性和蛋白結合率更高,有較低的脂溶性,因此羥考酮是對于嗎啡無法緩解癌痛的主要替代藥物,其能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阿片受體結合,模擬內(nèi)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阻滯痛覺沖動傳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達到強效鎮(zhèn)痛作用[9]。此外,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能緩慢釋放藥物,血藥濃度可維持8~12 h,能有效控制慢性疼痛[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遵醫(yī)囑按時按量使用占比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認知干預可有效緩解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患者及家屬對止痛治療的顧慮。此外,兩組疲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其余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認知干預能夠提高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分析原因在于通過認知教育,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癌癥宣傳手冊、制作有關癌癥疼痛知識宣傳板報等方式,使患者及家屬了解止痛藥物的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以及藥物濫用等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及治療的自信心,使其配合治療和護理,進而可有效提升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認知干預可提升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依從性高,緩解患者疼痛程度,進而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但本研究只是探討了羥考酮緩釋片正常劑量的止痛作用,并未研究認知護理對不同劑量的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癌癥疼痛患者的影響,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