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慧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jù)。
2.復述故事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三)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想象能力。
二、教法與學法
(一)教師教法:利用讀書法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利用課文中的圖片讓學生回憶看圖作文并說出這個特殊松脂球形成的有趣過程,最后重點讀文中最后一段,抓住重點詞“看見”“想象”“推測”“知道”,了解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二)學生學法:看、讀、思、畫(重點詞句)、寫、議、交流、敘述。
三、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從文中的故事,了解這塊奇異琥珀形成的過程。
(二)教學難點:明白人們是根據(jù)什么推測,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
四、教學流程
(一)學生齊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老師通過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問題1:文章為什么說琥珀是奇異的?“奇異”是什么意思?
學生討論交流。很少見的意思。形成的時間還有條件。
問題2:找出文章中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并且畫出來。
最后一段,透明的,里面有兩個小東西(蒼蠅和蜘蛛)
問題3:課文中推測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
時間是夏天,地點松林。(此時板書:夏天的松林)
師:琥珀中的主人公“蒼蠅”出現(xiàn)了,大家找一找在第幾段,并且讀一讀。
生找到第3和4段描寫了蒼蠅的出現(xiàn)。
師:接著誰出現(xiàn)了?
生:蜘蛛。
師: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把第5段讀一讀。
學生讀完,師問:蜘蛛想干嘛?
學生回答,同時老師板書:接夏天的松林“——蜘蛛捕捉蒼蠅”。
師:第六段是對松脂的描寫,我們接著讀第七段?!爸┲雱倱溥^去,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薄翱膳隆钡谋砬槭窃鯓拥摹!皠偤谩薄耙积R包在里頭”這些東西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條件。
活動:看圖寫作文
課文107頁有一幅圖片,大家現(xiàn)在根據(jù)圖片寫寫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學生們暢所欲言。
師:一顆松樹上,有兩個小東西,蜘蛛和蒼蠅,蜘蛛想拿蒼蠅當美餐,可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大滴松脂滴下來了,把他們倆一起包了起來。(板書:——松脂包裹蒼蠅和蜘蛛)
師:好的。松脂包裹他們之后,他兩咋樣啦?
學生讀第八段。
師:我們接著看發(fā)生了什么故事?第9段大家齊讀?!爸刂匕保ò鍟骸纬伤芍颍┬纬伤芍蛑筮€需要海枯石爛,滄海桑田才能形成化石。大家能找到描寫“??菔癄€,滄海桑田”的段落嗎?首先大家知道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嗎?
生:海都枯了石頭都爛了,滄海變成了桑田,比喻時間過了很久。10到12段。
讀到11段的時候教師板書(——淹沒在泥沙下)
讀到12段的時候教師板書(——形成化石)
師:琥珀形成了,是誰發(fā)現(xiàn)的,在哪發(fā)現(xiàn)的?
生:小男孩,海邊。
討論:大家有沒有去過海邊?如果去海邊的話,會撿什么東西呢?
如果一不小心也撿到琥珀或者貝殼化石,那運氣就好啦!
師:發(fā)現(xiàn)琥珀之后,它是什么樣子又有什么價值呢?文中最后一段描寫了。齊讀最后一段。根據(jù)最后一段,我們可以看見什么,可以想象什么,可以推測什么,又可以知道什么呢?
(可以根據(jù)琥珀的樣子推測歷史,知道很久以前的植物和動物。)
師:好,最后一段我們再好好讀一遍。
(三)自由品讀,體會語言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但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小讀者。故事雖然發(fā)生在萬年之前,但是作者不是憑空推測,而是根據(jù)琥珀的樣子來寫的這篇文章,作者在講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時,有很多生動形象的描寫,請你找出來讀一讀,認真體會這樣描寫的表達效果。
(四)請學生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學生們根據(jù)板書踴躍發(fā)言。
生1:課文講述了化石的形成過程。
生2:在夏天的松林里,松樹們滴著松脂,某些松脂包裹了一些小動物,形成松脂球。過了很久,水淹沒的森林,松脂球淹在泥沙下,形成了化石。
大冶市劉仁八鎮(zhèn)云臺中學 湖北 黃岡 4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