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
摘要:隨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推進中,素質教育成為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而素質教育則需要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理念,并結合新時代環(huán)境下高效的管理方法作為輔助條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全面的發(fā)展。小學班主任需要結合新課管理理念創(chuàng)建新穎的管理方法對小學生進行班級管理,以此來優(yōu)化班級管理環(huán)境,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自主的良好行為,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327
引言
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進和發(fā)展,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班主任不但要傳授學習知識,也還要傳授學生做人的道理,更需要進行班級管理,促使班級和諧融洽的發(fā)展。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身心正在發(fā)展階段,社會經驗和心理素質還不成熟,班主任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方式進行班級管理。
一、樹立科學管理目標
受到以往陳舊的管理理念影響,小學班主任覺得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只要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學生不違反和學校班級的規(guī)定,就算是完成了管理工作。整個教育管理的價值就算體現出來。然而在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對小學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不但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融洽的班級管理環(huán)境,還需要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來提高學生的各種技能讓學生終身受益,以此來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對于這種情況,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但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育管理理念,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目標,同時在教育管理中不斷的拓展自身的視野,把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育管理的目標,以此來明確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比如在班級中班主任發(fā)現有的學生隨意的攀爬學校的欄桿,班主任就可以以“提高學生安全意識”作為教育管理的目標,之后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且以此為中心開展校園安全管理活動,對學生滲透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管理意識。
二、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新課改的不斷改革和深入中,明確提出需要在班級管理中把學生當作班級的主體,因此要想促使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更為科學和有效,班主任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切實的從小學生的特點為基礎實施教育管理,如此才能突破傳統(tǒng)教育管理理念,確保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實施。具體實施中,班主任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需要圍繞學生,將學生作為管理的核心,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關愛自己的學生,進而引導學生自主遵守學校和班級的管理制度。如此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將學生從被動的狀態(tài)變?yōu)橹鲃拥臓顟B(tài),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的得到提高和發(fā)展。比如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發(fā)現有的學生作弊,不要直接的批評教育,而是將學生叫到辦公室或者沒有人的地方,用平等的語氣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作弊的原因,進而來了解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通過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可以真實的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學生一些優(yōu)點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也要指出其錯誤,告訴學生這樣做是錯誤的不是君子所為。如此讓學生知道今后應該怎樣做,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提高班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三、創(chuàng)建平等、民主的教育管理環(huán)境
雖然小學生的年齡小,但是他們強烈的可以感受到公平,在新課改管理理念的引入中需要教師給學生為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民主的管理環(huán)境,尊重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要因為某位同學的學習成績好就偏袒,因為某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差就漠不關心。在班級教育管理中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違反班級紀律是每個班級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學生學習能力強,班主任則要嚴肅的教育,避免學生因為自己的成績好而產生自滿的心理。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差,幫助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更要有耐心的進行教育引導。班主任都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習慣和思想水平進行教育管理,和學生換位思考,用學生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其次還要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班級教育管理氛圍,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要對整體環(huán)境進行塑造。還可以以公平公正的原則在班級中選擇合適的班級干部,[1]或者采用輪流的方式讓班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和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異為觀點的不同產生分歧時,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師對學生的理解,進而班主任可以制定科學公平的班級管理制度。并且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中要用趣味性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感覺到班級教育管理的輕松和活躍,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四、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密切合作
在小學班級教育管理中,要想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效率需要家長的合作,只有讓家長積極參與到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才能真正提高班級的教育管理質量。班主任需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從集體活動中或者是班級榮譽競爭中等多個角度去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每名學生可以找一名與自己能力相當的對手,和他進行學習上、紀律上、體育上等的競爭,在競爭后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在競爭活動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此基礎上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設一個高能力和高素質的班級。在許多具體的活動前,都需要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由于當前家庭對學生的過于關愛導致學生在競爭活動中變現出自私,還存在人格方面的缺陷,[2]所以班主任要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將孩子的這些現象反應給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引起注意,并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共同合作下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質。要求學生在樹立自信的情況下和對手進行公平的競爭。在教育管理中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品質是最難的問題,由于他們這些行為不是一時間形成的,伴隨他們的時間比較長久,所以糾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此外許多學生的家長本身就存在錯誤的道德觀念,因此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與他們的關系很大,需要家長配合班主任多關系學生,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管理主體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德忠.淺談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的科學開展策略[J].中華少年,2019(13):204.
[2]許秋妹.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的科學開展策略[J].新課程(上),2019(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