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儉
摘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幾何學習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信心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型制作,在生動的觀察過程中對幾何知識獲得深入理解;其次,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總結歸納能力,對多方面的幾何知識的共性與特性進行具體認識,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幾何知識探究與解釋生活現(xiàn)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幾何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幾何;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10
幾何知識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比重,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多種幾何知識的學習。而同時,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夠成熟、抗壓性較為不足,在面對較為繁重的幾何學習任務時,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深入考察學生的幾何學習狀況,根據(jù)幾何知識的特點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模型制作、總結歸納、生活探究等方式對幾何知識進行深入理解與具體運用,獲得良好的學習能力。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小學生幾何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
一、進行模型制作,展開具體觀察
幾何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抽象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對各方面的幾何要素進行具體的認識與清晰的記憶,同時還要對一些幾何概念與幾何定理進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幾何模型的制作,通過多方面的觀察活動,對幾何知識形成具體的認識和深度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模型制作的方式,在具體的觀察過程中對相關幾何知識進行深入理解。比如,在學習圓柱體與圓錐體的構型特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圓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多種類型的紙片粘貼成一個圓柱體與圓錐體。并讓學生對這些模型進行觀察。學生由此能夠發(fā)現(xiàn)圓柱體有兩個底面,并且都是圓形。而圓錐體只有一個圓形的底面。同時還能夠發(fā)現(xiàn)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而圓錐體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等腰三角形。由此,學生能夠對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具體特征形成深刻的印象。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發(fā)揮模型生動形象的特點,讓學生在趣味的觀察活動中對幾何知識形成生動理解,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進行總結歸納,完善知識體系
在小學階段,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要進行幾何知識的學習。并且隨著學段的不斷增長,學生接觸到的幾何知識越來越復雜多樣。學生只有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才能夠對各方面的幾何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具備足夠的學習信心。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幾何知識的整理,有效鞏固學習成果。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總結歸納的方式構建完善的幾何知識體系。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類別進行具體的劃分。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來劃分三角形呢?”學生從角度的特征出發(fā),能夠將三角形劃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類型。而從邊長的特征出發(fā),能夠將三角形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以及不規(guī)則三角形等類型。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知識,對這些幾何圖形與三角形的共同之處與差異之處進行認識。學生能夠再次從角度與邊長的因素出發(fā),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發(fā)揮總結歸納能力,對復雜多樣的幾何知識進行明確的整理,構建完善的幾何知識體系,不斷提升幾何素養(yǎng)。
三、探究生活現(xiàn)象,進行知識運用
幾何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幾何知識對生活中事物的特點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探究與闡述,從而讓學生從靈活的角度對幾何知識進行具體運用,深入體會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不斷強化學生的幾何知識學習動力與幾何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多邊形的面積進行探究,提升學生的幾何知識運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區(qū)中花園的面積進行計算。學生通過觀察首先能夠發(fā)現(xiàn)花園是一個十二邊形。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能夠計算出這個多邊形的面積呢?可以怎樣來將花園進行劃分呢?”對此,學生可以嘗試將花園劃分為多個三角形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并運用卷尺對花園各個頂點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對劃分出的各個圖形的面積進行具體計算,從而求出花園的總面積。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幾何知識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對幾何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不斷加深對幾何知識的感悟。
綜上所述:在小學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模型制作、總結歸納、生活問題的探究等方式,讓學生對幾何知識進行具體的感受、深入的辨析與靈活的運用,不斷增強學生幾何學習的趣味性,強化學生的幾何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幾何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少潔.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學習領域中趣味性教學的開展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0(35):147.
[2]王勝楠. 小學高年級學生幾何概念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