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霖 萬里莉 王朝輝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作用效果,為后續(xù)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研究對象為2018年2月~2020年3月接受治療的128例需要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青少年,按照治療方式分為A組及B組。A組75例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B組53例接受常規(guī)正畸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A組及B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5%、73.6%,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模式可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口腔正畸;口腔疾病;微型種植體支抗
青少年受到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錯頜畸形,對青少年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1]。臨床上,對于正畸治療一般采取固定舌弓和頜間牽引治療,但該種治療模式欠佳,并且不良反應較多。隨著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微型種植體支抗干預開始應用于臨床,并獲得不錯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微型種植體支抗干預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作用?,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療的128例需要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青少年。納入標準:診斷符合安式Ⅰ類錯頜畸形;口腔衛(wèi)生良好,無牙周炎或者牙齦炎等口腔疾病;符合正畸治療指征。排除標準:重度牙列擁擠以及有畸形矯正史、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依據(jù)治療模式分為A組及B組。A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齡10~15歲,中位年齡12.5歲;B組53例,男22例,女31例,年齡11~15歲,中位年齡12.9歲,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A組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在開始進行微型種植體治療之前,使用0.02%的洗必泰進行漱口,然后局部麻醉,將支抗的牙齒使用黃銅絲線分開,觀察牙齦狀態(tài),注意觀察避免卷入其他軟組織,然后采取微鈦釘加壓進行種植。B組接受常規(guī)的正畸治療:口腔清潔之后,采用橫鄂桿增強支抗進行治療,局麻后開始手術,以黃銅鋼絲作為原材料,在完成之后采用影像學觀察植入效果,若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問題,表示手術成功,預防后期感染,軟組織愈合后,種植體和牽引鉤之間使用拉簧加力,防止種植體受力不足出現(xiàn)脫落。兩組在種植后需要給予抗感染對癥治療,并且在治療后隨訪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分析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無松動無不良反應,咬合關系良好;有效:牙齒松動,咬合關系可以,外觀視覺尚可;無效:有松動,水腫、口腔感染等不良情況。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計量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取t檢驗和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及B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5%、73.6%,A組高于B組。見表1。
3討論
目前我國青少年口腔正畸率比較高,而采取一般正畸治療效果欠佳,并且容易導致較多不良反應出現(xiàn)。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可以彌補常規(guī)正畸的不足,并且具有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臨床應用比較廣泛[2]。在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過程中患者僅會存在輕微不適,并且支抗力比較充足,因此治療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對于患者后續(xù)的生活以及飲食等影響比較小,獲得患者和醫(yī)師廣泛歡迎。
在本研究分析中,A組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進行治療,而B組采取常規(guī)正畸治療模式,結果A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這充分反映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重要性,其可以改善患者的口腔情況,矯正面容,對于后續(xù)的生活等均具有積極的作用。張雨輝研究認為,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模式可有效改善偏移牙齒的位置,進一步證實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效果。
綜上所述,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模式可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肖玲.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4):51,60.
[2]劉洪亮,張麗娟.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