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江蘇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xué)四(4)班 陳亦諾 五(1)班 王湛栩
■ 指導(dǎo)老師 /王寧 王路路
雨后,我們喜歡在校園里一起看蝸牛,可是并不是每次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為此,媽媽特意從網(wǎng)上給我們買來了一群白玉蝸牛。
你瞧,它們一個個怯生生地探出小腦袋,打量著陌生的環(huán)境,時不時還偷窺一下我們這兩個小主人。只見它們小小的白腦袋上有4 根觸角,兩長兩短;吃起它們最愛的蝸牛糧時,像花邊一樣的大嘴巴快速蠕動。它們背上的殼就像是隨身攜帶的房子,給它們帶來安全感。
突然,我們發(fā)現(xiàn)有只蝸牛的殼破了!這不禁讓我們擔(dān)心起來:殼破了,蝸牛還能不能活?即使能活下來,破的殼會不會影響它的正常行動呢?還是說,蝸??梢韵袼鼈兊摹坝H戚”蛞蝓一樣,沒有殼也能生存呢?于是,我們決定把這只蝸牛作為重點觀察對象,給予密切關(guān)注。
因為擔(dān)心別的蝸牛會壓到受傷蝸牛的身體,從而對它造成二次傷害,于是我們果斷地給它單獨安排了新家,并在新家里放滿了它喜歡吃的蔬菜,如黃瓜、萵筍、青菜……并隨時關(guān)注它的動態(tài)。
搬入新家一兩個小時后,它緩慢地扭動著身體,伸出了觸角,露出了身體。似乎察覺周圍沒有危險后,它開始趴在萵筍上大快朵頤起來,同時還不忘記用自己的大吸盤包住身后的黃瓜塊,似乎并沒有把殼破了這件事放在心上。
光吃蔬菜是否能幫助它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我們想到生病或饑餓的人需要補充葡萄糖等營養(yǎng)液,那么,這只受傷的蝸牛會不會也愛吃一些甜甜的食物呢?望著手中啃著的蘋果,我們決定削一片蘋果試一試。
不一會兒,受傷的蝸牛就慢吞吞地爬了過去,趴在蘋果片上吃了起來,它似乎對這個新食物十分滿意。
蝸牛身上遍布黏液,它們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黏液的痕跡,這是幫助它們辨別方向的“導(dǎo)航儀”,也是讓它們身體不被磨損的“保護膜”。那么,受傷的蝸牛對潮濕的環(huán)境是否會更加依賴,還是說它需要相對干燥一些的環(huán)境,從而讓皮膚角質(zhì)增厚,進而形成外殼呢?這引起了我們的好奇。
我們給受傷的蝸牛投喂水分適中、喜愛的同種等量食物,在食物不變的前提下,改變蝸牛房墊紙的濕度。就在我們觀測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了——普通蝸牛房里有一只蝸牛突然死亡!經(jīng)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只蝸牛的殼上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洞,這激發(fā)了我們新的探究欲。
半個月來,我們一直關(guān)注著受傷蝸牛的變化。它不僅沒有死亡,破損的殼上居然長出了薄薄的膜,它甚至還會不時回頭舔自己受傷的部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層膜越來越厚,還出現(xiàn)了很多條紋狀的紋理。殼上之前破損的地方居然多了一塊小小的三角形的膜,看來這就是重生的殼了吧!看來,受傷蝸牛的身體恢復(fù)得越來越好了。
而這只離奇死亡的蝸牛完全出乎我們的預(yù)料,經(jīng)回想,兩天前我們在對普通蝸牛房進行換水和清洗時,不小心把它摔在了地上,也許就是這次“地震”將這只蝸牛的殼撞出了一個洞。
為什么同樣是破殼,一只蝸牛能繼續(xù)活下來,另一只蝸牛很快便死了?我們發(fā)現(xiàn),兩只蝸牛外殼的受損部位有著明顯的不同,受傷蝸牛的破損面積大,但是在殼的邊緣位置;而死掉的這只蝸牛雖然受傷面積小,但是在殼的螺旋狀頂部。難道蝸牛的生死存亡與殼的受損面積無關(guān),而是與位置有關(guān)?
查找相關(guān)資料后,我們知道了靠近螺旋狀頂部的位置藏著蝸牛的內(nèi)臟囊,蝸牛的許多重要臟器也都藏在這里面。因此,這里受損,相當(dāng)于蝸牛的心臟部分受到了傷害,蝸牛自然是不能存活很久的。而殼外緣受傷對蝸牛的生命沒有太大威脅,相反它們還會有一定的自我修復(fù)能力,能形成新的膜,進而繼續(xù)硬化,生成新的殼。新殼的顏色雖然比之前的殼要淺一些,但是完全不影響蝸牛的行動和生命。
真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小蝸牛居然有著自救的能力!看到受傷蝸牛一天天地恢復(fù),我們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是,意外死掉的那只小蝸牛使我們感到深深的難過,這讓我們在日后蝸牛飼養(yǎng)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細(xì)心、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