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明
摘要:戲曲藝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而綜合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又諸多艱辛,每向前一步都需要付出艱苦的代價。常言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特別是做一名合格的戲曲教師,只有空洞的理論,沒有豐富的舞臺實踐,要想教好學生更是難上加難,因為一切表演手段都是以人物為中心,只有通過多年的演出積累,才能更好更準確的把握人物,塑造人物,創(chuàng)造人物。
關鍵詞:劇目;學生;戲曲
一、前言
《范進中舉》改編自清代吳敬梓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一個高峰。此劇主要反映了落魄窮秀才范進屢試不第,被眾人奚落,鄙視,然而其立志不移,不惑之年赴試中舉,狂喜激瘋。此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文人學子,貧困潦倒的生活及悲慘遭遇和吞噬人性的科考制度。以及對學而優(yōu)則仕,讀書做高官的奢望,科舉導致人的命運與仕途相互依存。正是“十年寒窗苦讀書,一朝得中便升天”。多少文人學子成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范進這一悲劇人物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
為了迎接本屆教學劇目調演,能夠順利進入參賽并取得好成績,(1)選擇劇本應該放到首位,要選主題內容健康向上,深刻內涵,有啟迪精神和教育意義。(2)選擇劇目要有觀賞性,不能只限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要使學生有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更要有上演價值,有觀眾概念。(3)選擇教材要借鑒最好的教材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唱腔板式豐富,力求保持晉劇高亢激昂豪放,韻味醇正。從程式上技巧繁多。如趟馬,吊毛,水袖功,冉口功,圓場臺步,靴子功,唱、念、做、表全面,為培養(yǎng)學生給學生日后塑造人物,掌握更多更豐富的表演手段,打下牢固的基礎。(4)因材施教,《范進中舉》非常適合對男須生進行培養(yǎng),能較為科學地解決男生變聲后期的訓練,充分運用頭腦共鳴,真假聲結合的演唱方法,調整音符,找準發(fā)音部位及氣息轉換,控制唱腔的收放,用直感形象口傳心授。
通過數月的辛勒耕耘,使自己認識上有了很大提高,在教學的磨練中悟出一些體會。《范進中舉》一劇主題鮮明,矛盾沖突大,特別是人物內心沖突激烈,它是處于一種特殊狀態(tài)下的人物內心活動。范進的“瘋”是在他屢試不第,情緒極度低沉與忽報高中,情緒高漲刺激下的“瘋”。把握這種狀態(tài),必須把人物的心里活動過程捋順,使表演有依據,便于矛盾的展開,對深仕主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此次調演是選了《范進中舉》本戲中一折“激瘋”。主要人物只有范進一人,整個表演都集中在自我獨唱、獨白之中,人物貫穿行動就是當街“自夸”、“怒斥”兩段戲。以展示范進這一人物的悲喜,訴說內心的悲傷、凄涼,怨憤及對封建科舉制度、摧殘人性的控拆,并有向往仕途榮耀的扭曲心態(tài)。人物處理上要合情合理,依據準確,行動調度符合規(guī)定情景,技巧程式這用恰到好處,唱、念、做、表每個形體動作,都要從人物出發(fā)進行設計。例如:第一段,范進瘋癲后跨馬游街時的“馬趟”運用,此時人物手持柳條以鞭代馬上場,在創(chuàng)作時首先考慮到他不是一般舞臺上人物的騎馬,而是中舉后產生幻覺模仿“夸官”游街,步伐是一個四十多歲年齡的瘋態(tài)人的模仿秀,既要有老態(tài)失控,又要有舞臺造型的美,這一段舞蹈基本成功的解決了人物首次亮相產生的效果——觀眾對人物的認可;第二段:為表達人物中舉后的復雜心態(tài),揮毫書寫“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在創(chuàng)作時要求表演者現場潑墨揮毫,以發(fā)泄心中之快,在技術處理上更能彰顯演員本人的才藝,達到劇場轟動效應。
我不是本色演員,善于刻畫人物起伏跌蕩的角色,所以要求學生在表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注意把握其獨特的個性特征,處處從人物個性出發(fā),向人物的靈魂深處挖掘,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并尋求一些細膩逼真的舉止動作,和內心力求和諧統(tǒng)一。例如:這次排導教學劇目《范進中舉》,而這個戲當紅名角謝濤已把此劇演的深入人心,唱響全國,要想排好此劇必須打破程式有所創(chuàng)新,必須走適合自己的路子,所以在聲腔上要根據男須生變聲后期的特點,調整唱腔音符,找準發(fā)聲部位及氣息轉換,控制唱腔的收放,充分運用頭腦共鳴,真假嗓結合的演唱方法,用直感形象口傳心授,這樣既保持了晉劇高亢激昂的特點,又充分發(fā)揮了男須生剛勁挺拔的優(yōu)勢。人物外理上必須合情合理,依據準確,行動調度符合規(guī)定情景,技巧程式這用也必須恰到好外,唱,做,念,表每個形體動作都要從人物出發(fā)進行設計。如:一出場范進瘋癲后跨馬游街時的“馬趟”運用,此時人物手持柳條,以鞭代馬上場,在創(chuàng)作時首先考慮他不是一般舞臺上人物的騎馬,而是忽聞中舉后產生的幻覺模仿,步法是一個四十多歲年齡的瘋態(tài)人的模仿秀,既要有老態(tài)失控,又要有舞臺造型的美,而扮演范進的學生臺步身段,都和角色相差甚遠,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了重中之重。為此,我領他去菜市場觀察中年人的舉止動態(tài),在排練中不厭其煩的示范和講解人物此時的心態(tài),通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磨練,較好的完成了劇情所需的程式動作。這一段舞蹈基本成功解決了人物謅次亮相產生的效果,又和謝濤版的《范進中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為艱難的是為了表達人物中舉后的復雜心態(tài),在創(chuàng)作時要求學生必須現場潑墨揮毫,這對一個從未練過書法的孩子說難度可想而知,為了練好書法學生整個暑假吃住在我家,我?guī)奶幇菰L書法老師請求指點,從來沒有過休息日,但學生因為基礎差,效果總不太理想,我也多次想打退堂鼓,但一個戲曲教師的職責,學生種堅韌的毅力和渴求學習的欲望,深深的打動了我,使我堅持了下來。通過四個多月的艱苦排練,既培養(yǎng)了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又使這出非常有難度的新戲問世?!斗哆M中舉》表演范疇廣,人物情緒起伏大,突破了常人的狀態(tài),對學生來講難度非常的大,但通過這個劇目的排練,對學生今后的表演是一個超越的飛躍。
二、結語
做一名合格的戲曲教師非常之不易。傳道,授業(yè),解惑貫穿始終,知識更新,無私奉獻是教師的靈魂,刻苦鉆研,團隊合作是事業(yè)成功之道。我衷心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同仁們對我的幫助,更要感謝學生的刻苦鉆研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鉆研業(yè)務,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優(yōu)秀戲曲男演員,奉獻自己的一生。
參考文獻
[1]田一然.戲劇表演的獨特性研究[J].戲劇之家.2016.
[2]詹德雄.戲曲身段表演中眼神運用的技巧[J].文藝生活.2016.
[3]魏瑋.傳統(tǒng)戲曲人物造型元素在現代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戲曲藝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