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佳
提起宋文清,熟悉她的人都會用一串數(shù)字做介紹:8歲上初中,13歲考上985高校東南大學少年班,19歲攻讀南京大學博士學位,研究人工智能芯片。
沒錯,這又是一名“神童”,可誰會想到,“神童”也曾面臨高考失利,也曾有很多科目掙扎在及格線……“神童”背后沒有神話,有的只是一顆勇于攀登的少年心。
5G時代已經(jīng)來臨,中國迎來集成電路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代,21歲的宋文清用青春點亮中國夢,已參與多款芯片研制,在“中國芯”的科研道路上創(chuàng)造了耀眼的成績。
不愛洋娃娃的小姑娘
2000年3月,宋文清出生在山東泰安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從事機械類工作。在各種教育培訓硝煙四起的年代,父母始終保持著一顆“順其自然”的心,從沒給女兒報輔導班,讓她盡情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
很多“神童”從小就表現(xiàn)出過人的天賦,但在媽媽眼里,宋文清沒什么特別,也不具備“神童”過目不忘、無師自通的“超能力”,她對女兒的評價:智商一般,但情商不錯。
宋文清6歲時,父母帶她去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報名,招生老師問了幾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她居然對答如流。在場的人都很驚訝,父母琢磨,估計是女兒經(jīng)?!盎臁痹诖蠛⒆又虚g,看他們學習,耳濡目染之下就學會了。經(jīng)評估測試,老師們一致認為宋文清對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已掌握得差不多了,于是,一開學,她就直接上了三年級。
比起學習成績,宋文清的獨立能力更讓父母驚嘆。8歲時,媽媽教她洗襪子,宋文清一把接過洗了一半的襪子,調(diào)皮地說:“媽媽你看,我會洗的,不用教。”也是從那時開始,宋文清堅持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不讓媽媽操心。
宋文清用兩年時間讀完小學六年課程,8歲便進入泰山博文中學,開始了她的初中生涯。比起班里十二三歲的同學,宋文清顯得又瘦又小,媽媽怕女兒融不進集體,被同學孤立,很是擔心。
然而,媽媽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多慮了,女兒不僅和同學相處得非常好,而且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10名,大家都親昵地稱呼她“小神童”。
宋文清的父母都是學計算機出身,時常會挑選一些有意思的機械小產(chǎn)品給女兒玩。別的小姑娘都抱著洋娃娃,她卻饒有興致地拆裝著機械玩具。爸爸常把女兒抱到大腿上,一邊講解理論知識,一邊囑咐:“孩子,長大后要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便露乃挝那暹€不知道什么是“有意義的事”,但爸爸的鼓勵已烙印在心頭,為她今后的人生增添了積極的底色。
宋文清的成長仿佛被按下了倍速鍵,11歲那年,她順利考上重點高中泰安第二中學,成績始終在班級前15名。
高一時,宋文清主動提出想提前參加高考,小試身手,不僅能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還可以掂量一下多年的學習成果。2021年,她參加南方科技大學在山東的自主招生考試,可惜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沒能達到一本分數(shù)線。
面對高考失利,宋文清總結(jié)教訓,認為失敗的原因是自己的高中知識不夠扎實和全面,但她并不氣餒:“學習沒有捷徑,我已經(jīng)比大多數(shù)人快了很多步,更加需要腳踏實地?!?/p>
天才少女自封“學渣”
2012年,宋文清再戰(zhàn)高考,報考東南大學少年班。這次,她一鳴驚人,以超過當時理科一本錄取線55分的成績,被東南大學少年班吳健雄學院錄取。
吳健雄學院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東南大學杰出校友吳健雄女士名字命名,是國家專門為選拔頂級人才而設立的特殊院校,每年招收人數(shù)屈指可數(shù),被稱為“神童集中營”。
相比起父母的激動,宋文清反應淡定:“考上啦,不錯,還行。只要錄了我一定去上,很喜歡東南大學?!眿寢屩琅畠盒乃迹龑ψ约旱囊蠛芨?,原本期待可以考得更好些。
13歲的年紀,就要踏上異鄉(xiāng)求學之路,宋文清絲毫不膽怯,“爸媽,我自己去東大報到,你們不用陪我?!迸畠旱臎Q定,讓父母有些意外,但還是表示支持。
出發(fā)前幾天,母女倆一起逛超市,宋文清看到包裝精致的煎餅,想著帶一些和同學們分享。
2013年秋天,宋文清正式踏入這所人人向往的高等學府,她頂著一頭活潑俏麗的短發(fā),簡單的襯衫搭配牛仔褲,稚嫩的臉上洋溢青春朝氣。作為當年東大少年班里年齡最小學生,也是唯一一名“00后”,宋文清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2013年9月19日,是宋文清在南京過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父母趕過來陪她過節(jié),他們逛了南京不少景點,吃了很多南京小吃。宋文清特別開心,雖然在異鄉(xiāng)過節(jié),但只要父母在身邊,哪里都是家。
夢想和現(xiàn)實有著一定的距離,進入?yún)墙⌒蹖W院后,也許是因為年齡太小,再加上知識儲備不多,第一次期中考試,她的好幾門科目都才勉強及格,成績有些“不堪入目”。
少年班人才輩出,競爭激烈,學習任務重,宋文清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大二時,她調(diào)整思路和學習方法,奮起直追,成績明顯進步。
盡管如此,宋文清還是不敢松懈,她笑著對父母說:“和這么多哥哥姐姐一起讀書,真怕趕不上。他們都是學霸,我基礎不扎實,是學渣?!?/p>
自嘲“學渣”的天才少女,有著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宋文清覺得,大學生活應該又學又玩,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發(fā)展。
機緣巧合,大二時,宋文清看到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川老師正在招一些本科生做科研,她很感興趣,順利加入實驗室。
我的祖國,我的“初芯”
在張川教授的實驗室,宋文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科研世界,找到了動手做科研的樂趣,她的學習積極性高漲,也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在少年班里,經(jīng)過兩年不分專業(yè)的綜合知識培訓,宋文清大三面臨專業(yè)選擇時,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了電氣類專業(yè)。
大四時,宋文清開始寫人生中的第一篇SCI論文(SCI是目前國際上三大檢索系統(tǒng)最著名的一種,在學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學畢業(yè)后,她繼續(xù)留在張川教授的科研隊伍,為研制中國的“芯片”而努力。
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宋文清成為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有幸加入南大著名的李麗教授團隊,實驗室圍繞芯片設計,進行人工智能的可重構芯片研究。
宋文清興奮地和父母分享著內(nèi)心的喜悅,“科研的壓力比學業(yè)壓力更大,很有挑戰(zhàn)性,一個代碼寫錯就會導致整個芯片設計錯誤,幾百萬、幾千萬的芯片可能就直接廢掉了。”
而今的宋文清,每天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實驗室里學習研究。最近一年,她涉及的項目是把人工智能的方法運用到通信領域上,雖然歷經(jīng)了無數(shù)次失敗,但她依然堅持不懈,用媽媽的話來說:“那專注勁兒,和小時候拆家里的電視機遙控板有得拼?!?/p>
每周,宋文清都會抽出一天時間放松自己,約上三五好友逛街吃飯看電影,她最喜歡看燒腦的懸疑片、科幻片或者紀錄片,比如《模仿游戲》《萬物理論》等,覺得那樣的片子能給自己提供更多的靈感來源。
“我現(xiàn)在最大的快樂就來自于想做的東西一步步地落地成型,每解決一個科學或技術問題,都會感覺神清氣爽?!闭沁@樣的奮斗精神,讓宋文清年紀輕輕就頭頂光環(huán),至今,她已參與多款芯片的研制,研究的課題“面向5G/6G譯碼的可重構智能加速核研究”獲批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獲得第六屆“互聯(lián)網(wǎng)+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全國銀獎等。
最好的年華,如花綻放。談及未來,宋文清信心滿滿:“博士畢業(yè)后可能會在高校做研究,也許會去一些企業(yè),希望把我學到的東西真正落地成為新的產(chǎn)業(yè)。當然有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我會做出更多對國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p>
保持初心,為祖國研發(fā)芯片,作為一名在很多人印象中還只是寶寶的“00后”,宋文清早已把壯大祖國的重任扛在肩頭,勇闖5G時代科研巔峰,或許,這才是“天才少女”的真正意義所在。
責編/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