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銀
摘 要:科學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精神、學習思維的重要學科,還是小學生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主要途徑。在小學科學中融入游戲,激發(fā)小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關鍵詞:游戲;科學;興趣
科學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教學重點是啟發(fā)小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學習興趣與科學精神。游戲教學是小學階段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科學學科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落實科學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注重游戲的運用方法,運用靈活多樣的游戲教學,控制游戲的運用數量與運用時間,通過運用競賽類游戲、棋牌類游戲、動手類游戲、角色扮演類游戲等,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科學學習,提高學習的趣味性與學習效果。
一、運用競賽類游戲,競爭中學習科學
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常?;ハ啾荣悾u比誰能獲得第一,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競賽類游戲,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科學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競賽類游戲,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通過設置一些競賽項目和分數,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完成競賽,獲得一定的分數,教師根據分數予以評比。
例如,科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壓縮空氣”一課,主要教學目標包括:認識空氣占有一定空間,并可以被壓縮,運用實驗方法證明空氣可以被壓縮,認識到壓縮空氣具有彈性,同時彈力隨著被壓縮的程度逐漸增大,認識壓縮空氣在生活與生產中的運用等。對于以上內容,我一般會開展兩個競賽活動:一個是讓各小組做壓縮空氣和水的實驗,主要是運用注射器,看哪個小組能夠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一個是舉出生活中運用壓縮空氣的例子,說得越多越好。開展這兩項競賽類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認識到像水槍、籃球、氣墊運動鞋的運用。
二、運用棋牌類游戲,趣味中學習科學
讓孩子“玩”好科學,還應該注重小學科學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科學課程知識,運用棋牌類游戲教學,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科學知識。很多小學生都非常喜歡棋牌類游戲,教師可以運用它的獨特趣味性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例如,科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人體活動的能力來自于各器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需要經過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為了讓學生識記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數據,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硬紙片制作關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紙牌,分為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七張類型的牌,每張牌有若干張,可以兩人或者多人一組玩這個紙牌游戲,通過擲骰子的方法決定第一個出牌的人,每人需要按照消化的順序出牌,出牌錯誤的被淘汰出局。對于其他的科學課程,教師同樣可以指導學生參與棋牌類游戲,制定更復雜的規(guī)則。
三、運用動手類游戲,實踐中學習科學
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動手類游戲,主要是根據科學課程內容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或者單人操作,或者小組共同操作,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科學,構建良好的動手實踐類游戲活動,從而提高科學課程教學的效果。在動手類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先規(guī)劃設計、再動手操作、再展示講解、最后總結評價的方式,更好地實施科學教學。
例如,科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一課,作為“運動和力”的延續(xù)內容,分為用氣球驅動小車、對小車運動的思考兩項內容,教師可以先用玩氣球導入本課,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最后總結歸納。比如,我會先展示火箭發(fā)射、汽車啟動的視頻,讓學生思考如何模擬這種運動,然后準備小車反沖運動的實驗套件、氣球等,讓學生自己規(guī)劃設計與動手操作。同時,我會提出一些問題:如何避免氣球亂竄?運動方向與氣球噴氣方向的關系是什么?你能畫出小車運動的方向嗎?你在現實或者電視上看到過哪些類似的現象?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完成以上的制作任務和實驗,之后回答問題,以此完善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角色類游戲,互玩中學習科學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科學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玩樂中學習科學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科學課程的內容創(chuàng)作角色類游戲,讓學生在互玩中學習科學。教師通過讓學生融入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可以促進學生在互相玩樂中學習與領悟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科學課程教學效果。
例如,科教版五年級上冊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一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動植物之間的生存與競爭關系,能夠明確不同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寫出食物鏈與畫出食物網,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交換關系等。為此,我會創(chuàng)設多種食物鏈情境,如“小草—蚜蟲—瓢蟲—小鳥”,讓學生先畫出食物鏈,明確相關知識,并各自扮演相關角色,表演相關的故事,從而更好地學習與認知這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據當前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情況,探究新時期小學科學運用游戲教學法教學的具體策略,主要是結合科學課程內容,通過運用競賽類游戲、棋牌類游戲、動手類游戲、角色類游戲等,指導學生在競爭中、趣味中、實踐中、互玩中學習科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更好地提高科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莫彪.讓孩子在“玩”中學習科學[J].名師在線,2017(3).
[2]林玉祥.讓游戲承載孩子學習科學的歡樂[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11).
注: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智能實驗教學系統(tǒng)的構建與應用實踐研究”(編號:DCA190327)子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