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
摘要: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出現這樣的尷尬,不管哪個年段的學生一提寫作文就心煩,動輒幾百字的文章更是讓學生敬而遠之,為了滿足篇幅的要求,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似的文章更是層出不窮,其實這恰恰是學生在某一學段習作學習不達標的體現。要求小學生學會要掌握的漢字,會讀要讀的字詞句篇,會說該說的話,會寫該寫的語言。小學語文教材著重于按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識記水平,沿著“階梯”結構自低至高、自下而上、自淺而深地進行能力訓練。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預習;學習習慣;研究
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觀察思維能力和思想認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學為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提供了保證。從一定程度上講,作文能力的強弱可以判斷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高低及綜合能力的高低,特別是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梢姡岣邔W生的作文水平是語文教學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訓練學生習作要具體、真實、有一定順序的書面表達能力。在原有的習作能力基礎上要做到,并不是很難的事。關鍵在于勤思多練,方法得當,遵循一定的訓練規(guī)律,我認為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應從習作前培養(yǎng)一定的預習能力,需要師生努力做好如下幾點。
一、語文教學,作文難點
《新課程標準》在每一個學段都設置了不同的習作目標,這樣做是為了降低學生習作的難度,以階梯狀的形式讓學生逐步學習寫作文,從而寫好作文。低年段孩子通過簡短的幾句話形式接觸作文,中年段孩子通過片段描寫式的微作文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的不同方法,高年級階段通過作文表達心中所想、所見所聞,真正愛上寫作?!叭f丈高樓平地起”,低年級寫話教學正是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是開啟孩子寫作之路的奠基石。但由于低年段孩子年齡小,對事物尚且缺乏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二、讀是寫的前提,重視闊讀中詞句的積累,為習作打好基礎
讀就是讀文章,所謂“開卷有益”,讀的目的在于收獲一些需要的知識,貯存于腦中或及時記載于筆記本上,以備后用。寫寫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好詞佳句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好詞佳句從何而來呢?關鍵在于平時詞匯的積累,看書時是否有把好詞佳句積累下來。沒有詞,腦子空空如也,又怎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呢?又或是想說,卻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這就制約了我們口頭表達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發(fā)展。由此可見,一些人認為讀和寫是不同的兩碼事的想法是錯誤的,“讀”在一定程度上可為寫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每一篇課文的同時,要有目的地提醒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引導學生將寫得好的詞句摘抄于筆記本中,定時抽查,為以后習作做好鋪墊。而不是到了要寫時才搜腸刮肚地想詞句來表達。例如,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1課《趙州橋》是對橋進行結構描寫,里面記載了許多好詞句。教師就可用它來指導單元習作,讓學生學習課文中描寫建筑的寫作方法,對文中好詞句舉一反三。
三、善于觀察,留心周圍的事物
習作的取材來源于生活,任何文章的材料都離不開我們的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所寫的都是生活中真實的事物,通過寫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某種情感。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不善于觀察和及時留意身邊的人、事、物,到習作時就會無材可取;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就會發(fā)現許多可以賦予自己靈感的事物,并給自己的習作積累下豐富的素材。到習作時就不怕找不到合適的題材了,無形中培養(yǎng)了我們細心的良好習慣。所到之處,若都能以細心態(tài)度認真觀察的話,就會發(fā)現許多書本中無法明白的生活及做人的道理。告訴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多積累材料,不論身在何處,都自覺地留心周圍的人和事。
四、重視作文審題的指導
審題是學生進行習作的第一關,習作的好與壞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很好地理解題意,教師應在這方面對學生做出正確地引導。如何指導學生審好作文題目呢?首先,教師擬題或考慮作文訓練內容時要注意講究題目訓練內容的趣味性,如指導命題《記一次家務勞動》時,教師可提示:“家務活可真多??!你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說說你會怎樣為父母分擔呢?”這樣的題目必能調動學生對家務活的興趣,從怎樣干到如何干一一寫清楚。
其次,習作前摒棄硬性規(guī)定,以免堵塞學生的思路,引導他們去想象,如《我想對你說……》,可讓學生充分討論,教者適時點撥:你對誰說?說什么?重點要說什么?怎樣說?
五、讓真情實感流瀉于筆尖,不矯揉造作,虛構空談
教學生作文,也是教學生做人,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虛假無法讓人感動。寫文章要講真話,實則是告訴我們要做“真”人,不瞎編亂造,你才能用恰切的詞句來表達你自己的情感。在習作中常有的現象是,學生把某篇類似題型的文章稍改面目后,通抄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學生這樣做,實際上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素材,無法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的一種消極做法。當教師發(fā)現這種情況時,最好的補救措施是把如此的好文章“留”下來。告訴學生寫作文可摘抄別人文章中適合于自己的好詞句,告訴學生文章不只是看能寫多少華麗的詞藻,而是看重它的真實性。每個學生只要按自己的實際水平,用他們自己的話語表達他們獨特的感情就行了。教師應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而不應為了求“統一”而橫加干涉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教學習作的過程中不能強迫灌輸,使學生的自由發(fā)展與教育方向背道而馳。
訓練學生的習作能力,應多渠道地進行,堅持作文前預習,在點滴的學習生活中滲透習作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的習作水平漸趨理想,能順利地按有關要求寫出像樣的習作。
參考文獻
[1]李菊梅.試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04).
[2]劉艷.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