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陶偉
【摘要】? ? 在整個教育階段里,小學教育屬于教育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下的教師,應該不斷強化學生關于掌握信息技術的意識,為之后的學習打造良好的信息技能基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stem教學必將成為當下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以下將對傳統(tǒng)小學信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單的闡述;并提出stem教育方法對比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優(yōu)勢,將stem教育方法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更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關鍵詞】? ? 小學? ? 信息技術? ? stem教育
引言:
Stem教學的核心意思是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進行鍛煉,將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同時也要同當前教學思想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水平,加深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掌握度。2015年我國教育部門將STEM教育列入了新的教育模式;次年,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STEM教育,要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將此教育模式積極運用起來;隨后2017年我國教育部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針對中國版的STEM提出了明確的定義,強調要將各個學科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讓學生學好小學的基礎知識,為后面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一、傳統(tǒng)小學信息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傳授知識方法較為單一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傳授知識的過程所使用的方法都比較單一,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只注意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沒有正確積極的引導學生將有關學科知識有效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對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信息教育本來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生對電腦基礎知識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因此,信息教育相關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將有關聯(lián)的學科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不僅要牢牢的掌握了本科知識,也要對另一學科的相關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并提高其學習效率。
1.2方法較為傳統(tǒng),沒有創(chuàng)新性
對于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最需要的就是豐富的想象力。但是小學信息教育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一味的關注學生的成績,和對本學科知識掌握的熟悉程度,對其他方面的關注較少。在小學信息教育中教師的思想被傳統(tǒng)教育所影響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進行闡述。第一方面就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過度的關注考核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想到在傳統(tǒng)的信息教育中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覺得很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個方面是在課后布置任務上面,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布置的任務全部都是結合書本上的知識,而在信息技術教育中也是一樣,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來說,信息教育主要是將一些電腦中的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信息技術教育課后布置任務時,教師一般都是出一些書本習題上比較基礎的題目,讓學生回去結合書本知識來完成,這種方式只能鍛煉學生對電腦掌握的熟悉程度,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1.3不重視對學生的評價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所在的角度本就不一樣,學生一直是被教師所管理著的。對于有些教師來說,學生的任務本就是學習,學習成績好和表現(xiàn)優(yōu)異都是應該的,并沒有單獨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做積極的評價。這一做法可能會導致學習認真的同學覺得不管成績和表現(xiàn)好不好,對教師來說都是一樣的,可能會造成學生后面不認真學習;同時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并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從而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做適當的評價非常重要,不僅需要對學習好的同學做積極的評價,同時也要對成績不好的同學提出相關的建議和鼓勵,這種做法不僅能讓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繼續(xù)保持下去,同時也能讓成績不好的同學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通過教師的建議,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二、stem教育對比于傳統(tǒng)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優(yōu)勢
2.1能有效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力,將相關知識結合在一起學習
其中stem教育方法和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stem教育能夠通過教育教學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將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將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進行提高,其中還包括學生之前從來沒有接觸到的工程操作,在stem教育下也會有所接觸和了解。對于相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stem教育方法的核心內容指的是:有效的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和學習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所遇到的問題來展開豐富的知識串聯(lián),最后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的一個科學的過程;通過發(fā)現(xiàn)學生身邊遇到的問題,并將多種能力和多種學科知識有效的綜合在一起來解決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對各科知識更好的進行學習,并提高相關的能力。因此,為了更好開展stem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強調將所有學科知識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幫學生在自己頭腦里建立完整的知識構圖,并讓其有所認知。比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圖形的變換”知識點時,可以展開學生的想象力,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串聯(lián)。其中“圖形的變換”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學習的內容是“旋轉”、“平移”和“翻折”,這些學習內容和數學中的圖形變化剛好可以結合在一起。教師在信息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將圖形進行“平移、翻轉、旋轉”的調整,然后指導學生在調整圖形的過程中,對圖形發(fā)生變化時的角度等其他變化進行觀察;在結束上述教學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在數學教學中圖形變化的定義和規(guī)則。通過教師不斷的指導,不僅能和學生之間保持良性的溝通和互動,也能使學生快速的理解操作任務以及操作任務所接觸到的知識延伸,通過這種有效的溝通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1]。
2.2能有效的激活學生想象力,設置創(chuàng)新任務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最需要的就是豐富的想象力,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所以,在stem教育方法下,教師需要開設相關的課程來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并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yè)和任務[2]。教師在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教學中添加有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新的新內容進去,來激發(fā)學生無盡的想象力;通過學生對新內容新事物的好奇,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此外,在教學內容結束后,需要對學生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yè),此類作業(yè)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使用ppt演示文稿,制作自己家庭關系圖”的學習任務。教師在布置任務之后可以先大概為同學講解一下任務要領,讓學生能明白,這個作業(yè)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完成該作業(yè),首先,學生最先做的就是回家詢問自己的父母,先了解自身三代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對父親和母親兩邊分別涉及到的人員,以及人員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其次,學生要通過父母,詢問涉及到的人員名字和照片,并將他們對應在一起。在完成作業(yè)的這個過程里,學生不僅可以對自身親屬關系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還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清晰的知道要完成這個作業(yè)應該從哪里開始,能讓學生在以后思考問題的時候具有條理性[3]。再一個是,要求學生使用ppt演示文稿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家庭關系圖,學生了解了自己家庭關系之后,還要思考怎樣添加圖片和文字或者視頻,讓演示文稿看起來更加優(yōu)美,布局更加合理;還有就是學生需要在頭腦里做一個思維腦圖,需要思考怎樣將家族關系表現(xiàn)出來,讓教師和同學們能夠清晰易懂,在制作ppt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前進,能有效的提升自己制作演示文稿的水平。
2.3能有效保持學生求知欲,進行積極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以及鼓勵在小學階段來說非常重要,不僅能很好的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對知識的求知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stem教育中,重視對學生的評價這一問題非常重要[4]。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方面是建立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機制,只有通過對比,才能讓學生產生差距感和危機意識;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其他人的優(yōu)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改正,并從其他人的優(yōu)點中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是學生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分析和交流來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同學之間的共同進步[5]。例如,學生在完成了之前布置的作業(yè)之后,教師從里面挑選幾個完成比較出色的作業(yè),再用20分鐘時間來對大家的作業(yè)進行點評,并邀請完成比較出色的同學進行作業(yè)演示,在對自己作業(yè)演示的同時對設計思路和理念進行詳細的講述,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由下面的同學展開討論,對上面講述的學生的思路和演示稿提出評價和疑問,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后教師在針對學生的演示結果和討論進行評價,給予演示學生較高的評價,同時對積極提問的學生進行鼓勵,并根據學生探討的內容對演示作業(yè)進行相應的改進,在提高學生基礎操作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
三、結束語
結合以上論述,小學教育是學生們整個教育生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傳統(tǒng)的小學信息技術知識傳授中,傳授知識的方法比較單一,在授課和課后布置任務上也沒有創(chuàng)新同時也不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而stem教育就能夠很好的改善這些問題,stem教育能夠在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基礎上將相似的學科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在傳授課程和課后布置任務時增加創(chuàng)新性,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并通過對學生們的積極評價,創(chuàng)造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讓學生們共同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水平。
參? 考? 文? 獻
[1]阮霞.基于STEM理念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2):102-104.
[1]蔡玲玲.淺談STEM教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導學,2020(35):81-82.
[2]阮霞,靳飛飛.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教育藝術,2020(11):30-31.
[4]李燕.STEM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50-151.
[5]朱麗霞.淺談STEM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J].新課程(上),2017(1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