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昂 何小花 林小寧 紀陽森 劉偉達
(福建省立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是指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阻塞、狹窄、心肌缺血、缺氧等,以胸痛、胸悶為主要癥狀[1]。當CHD患者冠狀動脈較大的分支完全阻塞時,極易出現(xiàn)心肌梗死,增加死亡率,對患者生理、心理、身心健康等均造成嚴重不良影響[2-3]。預見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始終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提高了護士對風險事件的預見性、前瞻性?;诖耍疚倪x定112例老年重癥CHD患者分兩組予以不同護理,報道如下。
選定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住院治療的112例老年重癥CHD患者,已得到倫理委員會審批,根據(jù)“單盲隨機抽樣法”分組,實驗組(56例):3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在60-76歲,平均(68.64±5.14)歲;CHD病程在5-13年,平均(8.62±3.74)年;受教育時間在8-16年,平均(12.52±2.74)年。參照組(56例):3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在61-75歲,平均(68.57±5.12)歲;CHD病程在6-12年,平均(8.58±3.67)年;受教育時間在9-15年,平均(12.49±2.67)年。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排除標準:(1)哺乳、妊娠期女性;(2)合并嚴重營養(yǎng)不良、凝血功能障礙者;(3)合并肺結(jié)核者;(4)合并惡性腫瘤者;(5)合并帕金森、癡呆者;(6)中途從此項研究退出者;(7)近3月存在重大手術史、創(chuàng)傷史者。
1.2.1 參照組予以傳統(tǒng)護理:護士遵醫(yī)囑予以尿激酶、利多卡因等藥物治療,加強心電監(jiān)護,準備好速效救心丸、除顫儀、起搏器等急救藥品、物品,一旦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進行對癥處理。
1.2.2 實驗組予以預見性護理:(1)成立預見性護理小組:由護士長、8名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對小組工作展開監(jiān)督、指導,組內(nèi)成員工齡在5年以上,熟練掌握CHD護理知識,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系統(tǒng)化的護理方案。(2)護理方案:①心理護理:護士根據(jù)患者精神狀況、理解能力、心理情緒等予以一對一的心理干預,引導患者敞開心扉、積極暢談,叮囑家屬多鼓勵、陪伴患者,讓患者感受到社會支持、家庭溫暖。②飲食護理:護士告知患者飲食以低鹽、低脂、富含纖維、清淡、易消化為主,禁食刺激、油膩、辛辣的食物,戒煙戒酒,少量多餐,每日按摩腹部3次,促進排便。③運動護理:由于長期用藥、不喜運動、長期臥床等,患者極易出現(xiàn)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在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的前提下,護士應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例如深呼吸、打太極拳、慢走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④并發(fā)癥護理:每日定期對病房消毒,及時更換衣物、床單,每隔2h協(xié)助患者更換1次體位,對骨突等受壓部位放置軟墊,對受壓皮膚進行適當按摩,保持受壓部位干燥、清潔,防止深靜脈血栓或壓瘡發(fā)生。告知患者不可憋尿,每次耳邊后及時清潔會陰部,防止泌尿系感染。
兩組護理效果均在護理2周后評價,觀察指標包括:(1)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A)評分:<7分為無焦慮,7-14分為可能有焦慮,14分以上為肯定有焦慮,抑郁程度、得分呈正相關性[4]。(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評分:正常在0-8分,可能存在抑郁為9-19分,肯定存在抑郁為20-34分,存在嚴重抑郁>35分,焦慮程度、得分呈正相關性[5]。(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統(tǒng)計深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壓瘡發(fā)生率。
以SPSS26.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HAMA評分、HAMD評分),配對t檢驗(組內(nèi)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行χ2檢驗,以n(%)表示,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受教育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一般資料(±s)
表1 比較兩組一般資料(±s)
組別實驗組參照組χ2/t值P值例數(shù)(n)56 56男36 38女20 18年齡(歲)68.64±5.14 68.57±5.12 0.072 0.943病程(年)8.62±3.74 8.58±3.67 0.057 0.955受教育時間(年)12.52±2.74 12.49±2.67 0.059 0.953性別0.159 0.690
護理前比較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s,分)
表2 比較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s,分)
注:實驗組護理前后比較,tHAMA=18.978,P<0.001,tHAMD=16.810,P<0.001;參照組護理前后比較,tHAMA=8.499,P<0.001,tHAMD=4.518,P<0.001。
組別實驗組參照組t值P值例數(shù)(n)56 56護理前18.62±3.52 18.59±3.49 0.045 0.964護理后9.26±1.11 13.62±2.64 11.393<0.001護理前17.29±3.41 17.31±3.39 0.031 0.975護理后9.06±1.34 14.64±2.84 4.469<0.001 HAMA評分 HAMD評分
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57%)低于參照組(17.86%),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
CHD多見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與人們不規(guī)律作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基礎病較多、身體耐受性較差等有關[6]。CHD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引發(fā)冠狀動脈閉塞、動脈血栓、心肌缺血等并發(fā)癥,增加心肌梗死發(fā)生率、猝死率,對患者生命安全構(gòu)成一定威脅[7]。CHD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普遍較重,患者容易出現(xiàn)抑郁、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由于長時間臥床,活動量減少,極易引發(fā)壓瘡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了疾病轉(zhuǎn)歸。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57%)低于參照組(17.86%)(P<0.05)。表明預見性護理應用于重癥CHD心肌梗死治療中效果顯著。分析如下:(1)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先進的護理模式,組建了專業(yè)的預見性護理小組,始終將患者作為一切護理行為、服務的出發(fā)點、核心,激發(fā)了護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護士對風險事件的預見性,通過預先實施護理對策,達到減少不良事件的作用。(2)預見性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一對一的心理疏導,盡可能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轉(zhuǎn)變患者對待疾病的心態(tài),通過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增加飲食中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免疫力,促進機體恢復,通過及早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幫助患者及時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可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重癥CHD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預見性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心理消極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