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吉林省第一榮復軍人醫(yī)院,吉林 公主嶺 136100)
研究調查顯示,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變化以及飲食結構的調整,脂肪肝已成為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多表現(xiàn)乏力、消化不良、惡心腹脹、肝脾腫大、肝區(qū)不適;肥胖者是易高發(fā)人群,脂肪肝會使患者的各種身體機能下降,并且會誘發(fā)其他多種病癥,常見的有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心梗等[1]。一旦錯過了病人的黃金治療時間,病人的病情將直接導致肝硬化,甚至在嚴重的情況下死亡。臨床強調若發(fā)現(xiàn)了脂肪肝患者發(fā)病,應該及時治療;而脂肪肝是可逆性的疾病,患病初期及時檢測,并給予對癥治療是可以控制或痊愈,有效治愈的關鍵性因素在于病情確診的時間,盡早地控制脂肪肝病情惡化性發(fā)展,本文中針對脂肪肝疾病中檢測肝功能與血清指標水平的臨床價值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本院檢驗科進行肝功能與血清指標水平檢測的63 例脂肪肝患者作為醫(yī)學研究對象(觀察組),以同期進行肝臟水平檢測的63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普通研究對象(對照組)。觀察組男、女分別為41、22 例,年齡57~83 歲,平均(65.49±4.73)歲;其中患者具體病情:重度脂肪肝21 例,中度脂肪肝29 例,輕度脂肪肝13 例。對照組男、女分別為38、25 例,年齡59~85 歲,平均(66.51±3.83)歲。對兩組的年齡、性別基礎資料進行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患者均符合《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2]中的脂肪肝診斷標準:患者表現(xiàn)出不明原因的乏力、消化不良、惡心腹脹、肝脾腫大、肝區(qū)不適;經過彩超檢查肝臟診斷證實,肝臟體積出現(xiàn)腫大、肝緣變鈍,近場回聲出現(xiàn)彌漫性或灶性增高。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上述脂肪肝的臨床癥狀及彩超診斷標準;(2)研究對象均嚴格按照檢測要求,未進食測量;(3)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及配合本研究檢測。
排除標準:(1)合并繼發(fā)性高血壓、高血糖等其他肝臟疾病研究對象;(2)既往存在肝炎、肝功能異常病史患者;(3)存在精神意識障礙患者。
兩組均進行肝臟水平檢測,操作方法如下:研究對象均按照檢測要求進行飲食、作息調整,采集清晨5 mL 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分離5 min,離心速度保持3000 轉/min,取上層血清靜置待檢。儀器均采用生化分析儀評測(型號:日立7180)。肝功能檢測:應用酶比色法及對應檢測試劑盒(來源:上海復星長征醫(yī)學科學有限公司),檢測指標包括血清轉氨酶(ALT、AST)、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肝纖維化檢測:應用酶聯(lián)免疫法及配套試劑盒檢測(來源:深圳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指標包括蛋白(PC Ⅲ、LN)、肝臟酶(HA、Ⅳ-C)。
根據(jù)上述方法進行操作,觀察及對比兩組樣本的肝功能及血清指標檢測結果。肝功能檢測指標包括血清轉氨酶(ALT、AST)、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肝纖維化檢測指標包括蛋白(PC Ⅲ、LN)、肝臟酶(HA、Ⅳ-C)。
由SPSS 22.0 軟件進行本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血清肝纖維化、肝功能指標為計量資料,以()表達,用t檢驗,結果顯示P<0.05,代表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肝功能指標(血清轉氨酶(ALT、AST)、血清總膽固醇T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蛋白(PC Ⅲ、LN)、肝臟酶(HA、Ⅳ-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μg/L)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μg/L)
人體肝細胞中的脂肪堆積很容易導致脂肪肝,而脂肪肝的病理發(fā)病機制是由于脂質代謝失衡,導致肝臟脂肪出現(xiàn)結構及性質的病變,肝功能嚴重負荷出現(xiàn)損傷。脂肪肝的形成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疾病的長期積蓄出現(xiàn)進展將會導致肝臟持續(xù)過重負荷出現(xiàn)肝硬化等嚴重疾病[3-4]。因此,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性及靈敏度對于預防和治療脂肪肝有重要醫(yī)學意義。
肝功能指標包括血清轉氨酶(ALT、AST)、血清總膽固醇TC。其檢測原理是由于人體肝臟細胞中存在大量ALT、AST、TC,一旦肝臟細胞受到損害,將會導致上述指標滲透入血液中,檢測水平出現(xiàn)明顯增長[5-6]。脂肪持續(xù)的沉積將會進一步誘發(fā)出肝臟纖維化,血清水平也會出現(xiàn)明顯增加。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兩項肝疾病水平檢測(肝功能指標、血清肝纖維化)均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人體肝細胞中存在ALT、AST、TC,一旦出現(xiàn)肝臟細胞損害,將會導致上述指標進入血液中,檢測水平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增高;而ALT 水平的增高將會加速肝臟壞死進程,刺激到肝臟細胞分泌細胞外基從而形成肝纖維化,肝纖維化指標也會隨之上升,聯(lián)合診斷不僅可以反映疾病的產生,還可以反映疾病的進展程度[7-8]。
綜上所述,對于脂肪肝疾病的檢測應用肝功能與血清指標水平效果顯著,診斷效能較高,對于患者的早期診斷及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