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雙流中學 譚書華
隨著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繼續(xù)深入,《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由2017年正式版代替了2003年的實驗稿,新的課程標準深入總結(ji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課改經(jīng)驗,充分借鑒了國際課程改革和全國中小學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構(gòu)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新標準承載著實現(xiàn)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的重任,確立了教育目標和基本內(nèi)容,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但新課程標準中面對教學目標的具體操作時存在描述泛化等難以操作的困境,筆者通過多年教育教學實踐,提出了“雙基、雙能、雙商”的高中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模式。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實際操作,結(jié)合各種教育理論以及相關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不同版本,認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提法。第一,傳統(tǒng)的“三維”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第二,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的五目標: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第三,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第四,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分目標: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道德。
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此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說在第八次課改前后是一種比較受廣大教師認可的設計思維,也得到了教育專家的高度認可。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課程理念的不斷更新,它的缺點也不斷顯現(xiàn)出來,主要有如下問題:一是學科領域目標特點凸顯不夠;二是對教育目標中關于立德樹人的理念不足;三是針對體育與健康學科中生命教育、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增強體能表達不足。因此,此目標設計實際上已不適應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時代特征了。
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此目標應該說順應了當時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時代要求,將體育課的目標從水平目標與教學難度上進行了全面包含,起到了拓展教師思維、細化設計內(nèi)容、強化目標管理的作用。但廣大一線體育教師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卻陷入了困惑與迷茫,教學目標水平與學生實際能力出現(xiàn)較大差異,甚至出現(xiàn)教學目標在實踐寫作中字數(shù)達到400—500字的現(xiàn)象,使廣大體育教師陷入了疑惑。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此課程目標較好地解釋了課程標準應貫徹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育人標準。它從知識的傳授、技能的掌握、教學策略的運用,以及學生情感興趣的培養(yǎng),甚至于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方面進行了全面提升,很好地解決了體育健康課程的普適性目標,為中小學教師在觀念與方法上樹立了寫作的方向。但此設計如前敘述的“三維”目標一樣,筆者認為它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科特點有一定出入,同樣是適合所有學科的一種教學目標設計模式。
2019年10月18日—20日,第八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在四川德陽舉行,筆者通過教學觀摩并集中對教案關于教學目標設計模式進行了分析整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
類別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無模式名稱 49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7認知、技能、情感 13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 6無目標設計 2突出體能 2
根據(jù)以上教學設計類別和數(shù)據(jù)分析,目前全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模式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此次79份教案中,無模式名稱的有49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有7份,認知、技能、情感的有13份,運動技能、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有6份,無目標的有2份,其中2份強調(diào)了體能目標。因此,目前全國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關于教學目標的設計模式呈現(xiàn)出紛繁多樣、百家爭鳴的局面。
筆者通過多年教育科研實踐,根據(jù)不同版本的課程標準,結(jié)合20多年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的一些操作實際,提出了“雙基、雙能、雙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目標設計理念。
“雙基”教學,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其核心是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它是適用于所有學科的一種普遍性模式。其典型教學過程包括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講解分析—樣例練習—小結(jié)作業(yè)”,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基本要求。這是一種符合我國多年教學實際而又適用的教學模式,同時體育與健康學科也必然會突出“雙基”的作用。
“雙能”,即學生在運動實際中的身體素質(zhì)能力和健康能力。身體素質(zhì)能力包括基本體能和專項體能?;倔w能包括力量、靈活與速度、平衡、協(xié)調(diào)、耐力等,專項體能是指針對專項要求提出的運動能力。據(jù)有關資料表明,中國中小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連續(xù)13年下降,近年在相關部門的重視下才有所好轉(zhuǎn),但整體形勢仍不容樂觀,因此學生的基本體能訓練不容忽視。隨著教育部對學校體育的要求,高中學生必須學會1—3門專項技能,這就對專項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這也是目前普通中學最容易忽視的教學目標要求。健康能力包括身體健康能力和心理健康能力。身體健康能力包括學生參與身體鍛煉的積極性、掌握鍛煉方法的有效性與技能形成的實效性;心理健康能力包括情緒穩(wěn)定、包容豁達、樂觀開朗、善于交際與合作以及適應能力強,同時還應關注生命、熱愛生活、改善心理狀況、提高生存和生活能力。
所謂“雙商”,指的是情商IQ(Emotion quotient)和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情商指的是情緒商數(shù),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zhì)。逆商是從情商中分化出來的一種,主要突出逆商對一個人事業(yè)成敗的決定作用。所謂逆商,指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惑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據(jù)20世紀90年代美國研究學者和我國首批研究逆商的心理學家認為,逆商的高低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jù)。
根據(jù)對“雙商”的分析,在教學目標設計時,情商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情緒的管理、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以及生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逆商更多地體現(xiàn)為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克服困難的決心、追求卓越的精神、面對失敗的反思,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等?!半p商”目標是建立在“雙基”之上的學生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第一,“雙基”目標既傳承了中國教學模式的精華,突出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也適應了目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特點。第二,“雙能”目標,此目標符合新課程的思路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適應了目前普通中學學生在高考壓力下的體能狀況實際,既有操作性又有現(xiàn)實性。第三,“雙商”目標在“雙基、雙能”目標基礎之上,既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體育課堂的健康行為,又挖掘了學生應具備的體育品德,促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以提高、體育意識得以升華。
雙流中學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設計如下。
教材內(nèi)容:籃球基礎戰(zhàn)術——傳切配合。
教學重點:傳球與切入的動作技術。
教學難點:傳球與切入的配合時機。
教學目標:(1)“雙基”:通過體驗,98%以上學生能初步掌握傳切配合的概念及切入方法和傳球方法,90%以上學生能在實踐中運用傳切的基本戰(zhàn)術配合。(2)“雙能”:通過實踐,學生平均心率能達到150±5次/分,平均密度達到50%及以上,學生能連續(xù)高強度練習5分鐘以上,能有效掌握傳切技能并創(chuàng)造性學習,形成互相信任、團結(jié)合作、預防傷害的學習氛圍。(3)“雙商”:通過探究,學生能初步養(yǎng)成基本的戰(zhàn)術配合意識和興趣,培養(yǎng)積極進攻的意識、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面對失敗的反思,以及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
第一,“雙基、雙能、雙商”這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設計體現(xiàn)了目前新的課程標準的設計理念。第二,“雙基、雙能、雙商”在實際操作中易于掌握,言簡意賅。
第一,“雙基、雙能、雙商”這一教學目標設計操作時應認真領會其包含的教育學意義,禁一知半解。第二,“雙基、雙能、雙商”僅是筆者多年教學實際過程中的個人思維,存在問題在所難免,切忌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