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吉
每周開一次教師例會,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
一周了,上級的有關精神需要傳達;校領導發(fā)現(xiàn)的教師的先進經(jīng)驗,需要推介和傳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提出和糾正;教師中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需要及時溝通和化解……下一周,學校的重點工作、常規(guī)工作,需要作出安排、提出要求;教育教學需要思想引領、明確要求……這些,都需要通過全體教師例會,做到“早安排、早知道、早落實”。
我擔任光智中學校長以來,格外注重教師例會的召開。每周,我會從組織召開校委會開始,對各項工作進行整合分類,明確主題,快速地抽取重點,做到整體有引領,重點有路徑。
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要把每次教師例會都開成動員會,讓每一位參會者“滿腔熱情、信心倍增”地走出會議室,清楚“要做什么、要怎樣做、要做成什么樣子”。為此,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努力地實踐著。
一、面向全體,例會是統(tǒng)一思想的載體
我不失時機地給教師們傳遞這樣的思想:學校是一個大的集體,全體師生是一個團隊,只有做到“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的目標才能實現(xiàn)。比如“校園疫情防控”“文明守禮好習慣的養(yǎng)成”等,我們都通過例會反復講,使大家明白:我們做的工作都是在優(yōu)化自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為了使周圍的環(huán)境更加安全、更加美好,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積極參與、帶頭實踐。
不可否認,學校的教育工作大多都與班主任相關聯(lián),且多數(shù)看似只與班主任相關聯(lián),這樣,勢必造成其他教職員工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我每次召集教師例會時都要著眼于“面向全體”的原則,使大家“認領”各自對學校發(fā)展的一份責任和義務。例如每當教師例會涉及良好班風的建設,我都會講:良好班風的建設與每一名教職員工都緊密相連,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要求學生說普通話,我們教師要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垃圾不落地,我們教師要作出榜樣;要求學生光盤行動,我們教師一定要從自我做起……
傳播校長的管理理念,例會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平臺,這平臺無時無刻不在感召著、持續(xù)不斷地影響著全體教師。大家思想統(tǒng)一了,人人參與了,凝心聚力、團隊協(xié)作的文化就會在校園中悄然生成。
二、直奔主題,例會是開展工作的動員令
教師例會,校長需要劃重點、梳理方向、鼓舞士氣,需要圍繞例會主題,在各位副校長發(fā)言的基礎上抓住關鍵點,直奔主題,一以貫之。
在今年中考前召開的例會上,我直奔主題,以這樣一句話作為開場白:今天是我們在關鍵時間召開的一次關鍵性會議,主要是明確2021年中考前最后15天應該注意的事項,要做哪些工作。接下來,我提出四點建議需要大家抓落實:讓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心;讓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回歸教材、課堂筆記、錯題本;讓學生多角度適應中招考試。然后又對教師提出兩點要求:強化學生做題的準確性和答題的規(guī)范性;結合實際,查漏補缺,打開思路,深度思考。像這樣目標明確,教師一下子就知道該怎么做。
一次期中考試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習慣有不好的跡象,經(jīng)過深思熟慮,決定有針對性地開展一次“常規(guī)訓練月”活動。我在校委會、教師例會上分別發(fā)出了動員令,重點涉及五個方面:上課、課間、跑步、就餐、就寢秩序。圍繞這五個方面,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五星級班級”評選活動?;顒咏Y束時,我們舉行了隆重的表彰儀式,大家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時候,我又強調(diào),常規(guī)訓練永遠在路上,目前我們的身邊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個別教室內(nèi)部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需要進一步整改;學生周末放學時的路隊秩序,需要進一步強化;等等。學校政教處要從本周開始關注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這次動員,很快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榜樣示范,例會是激勵教師的平臺
尊重教師是學校管理的首要原則,對教師的工作要及時給予肯定,用智慧點燃教師內(nèi)心那支待燃燒的火把,一直是我堅守的信念。
我不斷在例會上給大家樹立身邊的榜樣,讓學校將優(yōu)秀教師的事跡制作成視頻短片,在全體教師會上展播,讓大家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而我們利用例會時間舉行的最美教師評選、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評選、金牌標兵評選、年度功勛教師評選,激發(fā)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職業(yè)成就感。我們正是通過這些榜樣的引領,逐步打造了一支專業(yè)強、精神佳的光智教師“夢之隊”。教師團隊的高品質(zhì),成就了學校的大品牌,使學校成為信任與合作、互尊與互愛的地方,成為教師們共同成長的家園。
四、理念引領,例會是傳播新思想的陣地
教師例會要時常讓教師明白校長的新思想、新理念,從而有新的收獲。每次例會之后大家都要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明白校長想要實現(xiàn)什么目標。
在每次聽課之后,我利用例會時間和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聽了物理課《升華與凝結》,我與教師們形成了共識:要基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進行教學。聽了數(shù)學課《三角形的外角》,我與教師們有了心得:要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聽了語文課《金色花》,大家一致認為: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要指導學生會閱讀、善積累、能表達。
在日常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我于2019年提出了“開放式教學”理念,并帶頭上示范課,鼓勵教研組長上公開課。兩年的時間里,無數(shù)次的教師例會成為了我和教師深入交流“開放式教學”的重要平臺,大家已然清楚地知曉開放式教學的內(nèi)涵:課前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去學習新知;課中解決預習中間解決不了的問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去解決;課后讓學生系統(tǒng)性地構建知識的網(wǎng)絡。此外,我還在教師例會上提出了“中考提分十二法”,復習課教學的指導意見,四環(huán)節(jié)備課的理念與實踐,主題教研的實踐,“課程構建、思維導圖”的實踐策略,等等。大家相互學習交流,使得我的一系列教育教學主張得以更加清晰、教育思想更加成熟。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