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青
使用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按照大腦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思考,并將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fā)散性的結構,從而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通俗地說,這是對人腦的模擬,并把所有的信息都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每一個分支上寫著不同的關鍵詞或短語,涂上充滿色彩的圖像,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像一個人的大腦結構圖。
用思維導圖思考學習的方法與我們大腦處理事務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因此能更有效地把信息存入人的大腦中,或把信息從大腦中調取出來。在語文教學中,我嘗試采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復習,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一、教學上的使用優(yōu)勢
作為一種教學策略,使用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學會學習。具體來講,有以下優(yōu)勢。
1.思維導圖用色彩、圖畫、代碼等來加以修飾,增強效果,使學習過程顯得更有趣味,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構圖的過程中收獲知識,享受快樂。
2.思維導圖具有“梳理”和“壓縮”的功能,僅用關鍵詞、圖形和連線等,就可以把一個單元、一本書的內容“梳理”并“壓縮”成由關鍵信息所組成的一張圖,便于學生在整體上建構和把握知識點,理清復習的思路和重難點。
3.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小組學習和交流。
4.思維導圖的核心是把形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相結合,而形象思維又是提高記憶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利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記憶。
5.思維導圖是按照人腦的思維方式,由一個點出發(fā)引出無數個分支,以聯(lián)想和想象為中介來不斷地發(fā)散和拓展。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和概念去指導教學,在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采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在復習課上的實施
經過實踐,我總結了一套把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語文復習課的教學方法,基本流程是:提煉主題—構建聯(lián)系—手繪思維導圖—互相交流—補充思維導圖。
(一)具體做法
1.以單元為單位,師生合作,把單元主題提煉出來,形成中心詞,用同樣的方法把章節(jié)目標主題提煉出來,形成關鍵詞。
2.構建關鍵詞之間、中心詞與關鍵詞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各章節(jié)的教學目的在單元中的地位。
3.學生在此基礎上繪制本單元的思維導圖。
4.學生之間交流所繪制的思維導圖,相互取長補短。
5.在此基礎上,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并加上細節(jié)。
(二)針對不同復習內容,靈活運用思維導圖
1.生字詞的復習。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歸類。整個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字詞量很大,容易造成學生記憶的混亂和目的性的偏差,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對生字詞做好歸類,幫助學生識字寫字。具體說來,生字的歸類可以有:形近字歸類、多音字歸類、易讀錯字歸類、易寫錯字歸類等。詞語的歸類可以有:按結構形式進行歸類、按感情色彩進行歸類、按學生掌握熟練程度進行歸類等。讓學生在對生字詞的歸類中加強記憶,并有針對性地找出自己掌握不牢的或不會的字詞,進行重點復習,反復練寫。
再如,關聯(lián)詞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學生容易張冠李戴。思維導圖可視化的特點讓學生對這些關系一目了然。另外,思維導圖漂亮的圖案、鮮艷的色彩、容易辨識的符號,容易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關聯(lián)詞內在的聯(lián)系。
2.單元的復習。結合每個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讓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明確每個單元的重難點。查找各個單元中的薄弱點,以便有側重點地復習。
如“小說”單元,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說,難度稍大。復習時先讓學生回憶《橋》《窮人》《在柏林》這三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小說三要素,回憶故事情節(jié),總結人物形象,畫出思維導圖,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現(xiàn),鞏固以前沒掌握好的知識,突破重難點。接著,請學生思考:你還讀過哪些小說?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物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從而拓展到讀書交流上。通過思維導圖的啟發(fā),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文中的重難點,而且把課內知識作為第一級的支點向課外進一步延伸,生成第二級、第三級,直至神經末梢,即最細小的知識點,延伸得越細,課外知識就積累得越豐富,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就越發(fā)達。
3.語文園地的復習。語文園地內容豐富,涉及“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等,用思維導圖對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復習時就能夠一目了然。
4.習作的復習。中高年級的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作文包括兩個方面:傳統(tǒng)教材必有的每單元一個習作練習,和單獨的一個習作單元。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確定主題,羅列素材,整理選材,構思畫圖,用發(fā)散性思維的理念來多角度點撥。同時,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學習,激活學生的固有思維,開闊寫作思路和視野。最后,再引導學生補充思維導圖,完善內容的網絡結構。
5.其他內容的復習。如,運用思維導圖對全冊的重點人物進行鏈接,記憶主要人物及相關品格、故事情節(jié),然后把全冊中帶有一定啟示的文章集中在一起,繪制成思維導圖。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能為復習課注入活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清各知識點的相互聯(lián)系,學會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促進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真正做到高效學習。同時,新方式的應用也對語文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實踐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生一起成長。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