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淼淼
1987年從教的李通合,是一個“積攢”了很多教育故事的人。這些故事就像陳年老酒,靜靜地封藏在他的記憶里,啟封之時,撲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師”字釀出的醇香。
從“試卷的小考”到“人生的大考”
1994年秋季開學,全鎮(zhèn)所有初中合并為一處,李通合任七年級班主任。學校舉辦冬季越野賽,在組織報名時,全班同學如數(shù)家珍一般點評:哪個班行,哪個學生行……卻唯獨沒有認為自己班行和自己行的。李通合認識到大家自信心嚴重不足,便發(fā)動全班同學都參加訓練。每到課外活動時間,他必和學生們一起跑步,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最后在比賽中取得很好的成績。
這件事給了李通合很大啟發(fā)。體育比賽的成功,關鍵在于遵循了體育訓練的規(guī)律。以此為契機,舉此為案例,李通合與教師們一起鉆研各學科教學規(guī)律,與學生們一起探討各學科學習規(guī)律,力圖將方法建立在規(guī)律的基礎上。針對物理學科的特點,他探索著寫出論文《小步伐、密臺階、快節(jié)奏》,發(fā)表在本市的教學研究刊物上,“它一直是我教學的原則和指導思想”。
體育、教學、學習皆有其規(guī)律,人生成長亦有其規(guī)律。李通合的教育不僅著力于現(xiàn)在,而且著眼于未來。其一,是強調(diào)鍛煉身體?!拔疫B續(xù)擔任畢業(yè)班班主任六年,后來干教導主任和副校長,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搞加班加點,不布置大量作業(yè),不以犧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提高考試成績?!逼涠?,是培養(yǎng)責任意識。班里設置了常規(guī)班長、值周班長、值日班長這“三種班長”,將更多學生吸納到班務管理中,教室后黑板每天都會書寫一條座右銘,班級日志每天都在被認真記錄著……他手把手教學生怎么當班長、怎么做值日、怎么督促責任人落實職責。
教書育人,既要讓孩子們?yōu)椤霸嚲淼男】肌弊鲎銣蕚?,又要讓他們?yōu)椤叭松拇罂肌贝蚝没A。
從“一個人優(yōu)秀”到“更多人優(yōu)秀”
所謂教師,有教乃有師。這么多年,不管在什么崗位,不管工作多繁重,李通合始終沒有離開教學第一線,而且主要是畢業(yè)班的物理課。2001年以前,他幾乎每年都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還曾被評為縣級和市級優(yōu)秀教師。2001年以后,學校開始實行“個人申請參與優(yōu)秀教師評選”,他再也未曾獲此殊榮,因為,他從未申請過一次!
這位已20年無“優(yōu)秀之冕”的教師,其優(yōu)秀卻一直為師生們所公認,所學習。更重要的,是其優(yōu)秀不僅限于自身,還在于引領其他教師更加優(yōu)秀。對不同特點的教師,他的引領方式各有側重。
對年輕教師,李通合“扶上馬,送一程”。有位新入職的物理教師缺乏經(jīng)驗,盡管教學很“賣力”,但學生似乎并不“買賬”,“上課走神者”有之,“調(diào)皮搗蛋者”有之……班主任非常著急,多次找校領導申請更換教師。校長找到李通合,希望他能帶一帶這位教師。李通合的傳幫帶之道,恰恰可以概括為“傳”“幫”“帶”三個字:一是“傳之經(jīng)驗”,將怎么組織教學、怎么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怎么處理課程重難點的心得不吝分享;二是“幫之解惑”,不是用泛泛而談的所謂“道理”,而是用“遇到什么情況,應該怎么處理”的實際例子一一答其疑;三是“帶之實踐”,直接替他上一個班級的課,每上一節(jié)(包括自習課),他聽一節(jié),回去再按李通合的流程教其他班級。就這樣,這位教師逐漸摸到了教學門路,現(xiàn)已成為校骨干教師。
對資深教師,李通合“指前路,催遠行”。一位教師的副高級職稱批下來了,特意找李通合報喜。李通合問:“下一步,你如何打算?”她說:“終于晉升到副高了,職稱到頭了。這些年連續(xù)當班主任太累了,我想下一步不再當班主任,只當任課教師,輕松一下吧?!崩钔ê险f:“你一直干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已駕輕就熟。如果現(xiàn)在不干了,下一步再拾起來干,難度就增大了?,F(xiàn)在基層學校也要設立正高級教師。你業(yè)務這么好,又正年富力強,應該爭取晉級正高,既是一種榮譽,也是對自己業(yè)務的肯定,何樂而不為?”她思考良久,認同了李通合的觀點,愈發(fā)干勁兒十足。后來,她全校第一個晉級正高。
一點帶動多點,多點帶動全面。引領更多教師更加優(yōu)秀,最終引領的是更多學生更加優(yōu)秀。
從“課上的關心”到“課外的關懷”
若要用一個詞概括李通合,最合適的應是“無微不至”:課堂上,他對學生學習的關心無微不至;課堂外,他對學生生活的關懷亦是無微不至。這位土生土長的山東漢子,每當面對學生,其心思便變得“柔于水而細如絲”。
1996年秋季開學,李通合帶畢業(yè)班。由于是新建學校,很多工程(包括宿舍)尚未完善,學生們需全部“跑?!薄!岸鞎兌桃归L,家遠的學生不僅路上有較大安全隱患,也浪費大把的學習時間,遇上惡劣天氣,情況就更嚴重?!崩钔ê舷氡M一切辦法,把學生們安排在自己家。當時他的公寓僅有70余平方米,“兩室一廳,最多時有十個學生在居住”。同時,他也有了更多時間和學生們交流談心,指導學習方法。較長一段時間,學校熱水供應不足,李通合就在公寓里燒水,保障了學生的熱水供給。這個做法引起了示范效應,其他班級和級部紛紛效仿。一到冬天,在公寓樓居住的班主任們都給學生提供熱水,成了當時學校一條“約定俗成”的風景線,一直到學校徹底解決該問題。
有時,對學生的一次關心可能會改變其人生軌跡。李通合早年當班主任時,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學習努力的孩子有段時間情緒低落,經(jīng)常請假甚至隨意不到校。找她談話,也只回應說“不想讀書了”。家訪時,孩子母親說起家里情況便淚流滿面。孩子父親患嚴重心臟病,和母親一起四處打零工以養(yǎng)活一家四口,所有收入都用來看病了,現(xiàn)在家里的口糧也都賣掉了。母親也知道這孩子學習成績好,也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可沒有辦法,孩子便想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了解情況后的李通合心情很沉重,安慰孩子母親:“困難是暫時的,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住。孩子的讀書不能耽誤,這也是擺脫貧困的唯一辦法。你這邊先找親戚朋友幫忙,我在學校也想一下辦法?!北藭r學校經(jīng)費也很困難,“基本辦公經(jīng)費能保住就算好的”。于是,他就發(fā)動全體師生捐款,一共募捐了200多元。孩子母親拿到捐款后非常激動,一再感謝,表示不管多么困難也要讓孩子讀書。不久,孩子父親還是去世了,母親攜全家搬去了外婆家。多年以后,這孩子考上師范大學,現(xiàn)在一所中學任教,一家人生活和和美美,每逢春節(jié)都要向李通合發(fā)來問候。
在李通合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鄉(xiāng)村教師多個維度的形象,這也引發(fā)了我們更多維度的感想。于鄉(xiāng)村教育而言,學生不僅是“學校的弟子”,亦是“家鄉(xiāng)的子弟”,寄托著一方土地的希望;教師不僅是“教書的先生”,亦是“引路的長者”,肩負著一方土地的期冀。很多鄉(xiāng)村教師的很多奉獻,或已超出“教師”這份職業(yè)的“本職”,只為合于“老師”這個尊稱的“本心”。他們在一方土地上守候著,陪伴著,用一個個質(zhì)樸而明媚的故事演繹著鄉(xiāng)村教育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