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暉 陳青青 梅統(tǒng) 王偉林 張嵐 盧永明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chǔ),是心血管疾病相關(guān)死亡的重要原因[1]。AS特征是彈性動脈內(nèi)膜中纖維組織和脂質(zhì)的沉積,導(dǎo)致血栓形成和以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為特征的結(jié)構(gòu)破壞[2]。研究發(fā)現(xiàn),動脈內(nèi)皮細胞焦亡與AS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3]。細胞焦亡是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的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新形式——細胞炎性死亡,作為固有死亡的一種形式,可參與AS的形成、發(fā)展并影響斑塊的穩(wěn)定性[4]。因此,防治AS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探究內(nèi)皮細胞焦亡的發(fā)生機制或可作為重要突破口。NF-κB信號通路異常是導(dǎo)致AS形成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它涉及AS形成過程中的多種病理過程[5]。NOD樣受體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癥小體為先天的免疫信號復(fù)合物,其激活可通過不同的信號通路促進AS[6]。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作為一種內(nèi)源性促胰島素激素,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Patel等[7]研究發(fā)現(xiàn),GLP-1激動劑長期治療可改善飲食引起的血脂異常和AS。目前,關(guān)于GLP-1通過NF-κB/NLRP3通路對AS的作用機制研究少見?;诖?,本研究采用GLP-1類似物利拉魯肽干預(yù)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模型,通過基于NF-κB/NLRP3通路介導(dǎo)的焦亡途徑分析利拉魯肽干預(yù)對AS小鼠的保護作用,為AS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6周齡SPF級雄性ApoE-/-小鼠(品系C57BL/6J)及C57BL/6J正常小鼠,體質(zhì)量18~20 g,均購自杭州子源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浙)2019-0004,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浙)2019-0024,動物質(zhì)量合格證號:SL304725。所有動物飼養(yǎng)在12 h光/暗周期中,自由進食、進水,溫度為(20±2)℃,濕度為(50±5)%。
1.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普通飼料(批號:D12325)和高脂飼料(批號:D12492)均購自上海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拉魯肽注射液(批號:20200509)購自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GLP-1受體抑制劑exendin(9-39)(批號:HY-P0293)購自美國 APExBIO 公司;IL-6 ELISA 試劑盒(批號:ab178013)、IL-1β ELISA 試劑盒(批號:ab197742)、TNF-α ELISA 試劑盒(批號:ab181421)均購自美國Abcam公司;HDL-C測定試劑盒(批號:A112-1-1)、LDL-C 測定試劑盒(批號:A113-1-1)、TG測定試劑盒(批號:A110-1-1)、TC測定試劑盒(批號:A111-1-1)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E染色試劑盒(批號:C0105)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凋亡相關(guān)斑點樣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一抗(批號:67824)、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一抗(批號:24232)、NLRP3 一抗(批號:15101)、NF-κB p65 一抗(批號:8242)、p-NF-κB p65一抗(批號:3033)、β-actin一抗(批號:6037)及羊抗小鼠二抗(批號:7074)均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酶標儀(型號:VICTOR X)購自德國Perkin Elmer公司;光學(xué)顯微鏡(型號:Ni-E)購自日本Nikon公司;蛋白電泳儀(型號:DYCZ-40B)購自上海啟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凝膠成像儀(型號:GIS-630)購自杭州Miulab公司。
1.2 方法
1.2.1 AS小鼠模型的構(gòu)建與分組 取12只C57BL/6J正常小鼠作為普通飲食組,即對照組(A組)。36只ApoE-/-小鼠隨機分成高脂飲食組即AS模型組(B組)、高脂飲食+利拉魯肽組(C組)和高脂飲食+利拉魯肽+GLP-1受體抑制劑 exendin(9-39)組(D 組),每組12只。A組小鼠以普通飼料喂養(yǎng),B、C、D組小鼠以高脂飼料(1%膽固醇+15%豬油)喂養(yǎng),飲用水均為蒸餾水,喂養(yǎng)過程中,飲水及飼料不限量[8]。AS小鼠造模成功標準:HE染色鏡下觀察到小鼠主動脈血管壁明顯增厚,有斑塊形成,管腔狹窄,局部有鈣化顆粒物沉淀[9]。C組小鼠在喂養(yǎng)高脂飼料的同時,每天背部皮下注射0.6 mg/kg利拉魯肽(約0.5 ml)[10],D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0.6 mg/kg利拉魯肽+22 mol/kg exendin(9-39)(約 0.5 ml),A 組和B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0.5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所有小鼠均飼養(yǎng)在實驗室SPF級動物房。小鼠每周稱重1次,并及時更換墊料。
1.2.2 樣本采集 各組小鼠飼養(yǎng)至18周齡后,摘眼球取血,離心取上清液,置于-20℃中保存?zhèn)溆?。然后頸椎脫位處死小鼠,在無菌超凈工作臺上打開小鼠胸腔、腹腔,取升主動脈根部及下端至膈的主動脈組織,用無菌0.9%氯化鈉溶液沖洗。剪取距升主動脈根部約0.5 cm的動脈組織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病理學(xué)觀察;然后仔細剝離出其余主動脈組織的內(nèi)膜,液氮速凍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1.2.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檢測 采用ELISA試劑盒對各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進行檢測,具體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用酶標儀在45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
1.2.4 血清中血脂水平檢測 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對各組小鼠血清中HDL-C、LDL-C、TG、TC的水平進行檢測。
1.2.5 主動脈病理學(xué)觀察 取出升主動脈根部組織,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片,HE染色,于光學(xué)顯微鏡下觀察,并利用Image J軟件分析各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
1.2.6 主動脈內(nèi)膜 NF-κB p65、p-NF-κB p65、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法。取出主動脈內(nèi)膜組織,勻漿后提取總蛋白,BCA法檢測蛋白含量,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轉(zhuǎn)膜封閉加一抗(NF-κB p65、p-NF-κB p65、NLRP3、Caspase-1、ASC、β-actin,稀釋倍數(shù)均是 1∶500),4 ℃條件下孵育過夜,洗膜后加入二抗(1∶3 000),室溫孵育 2 h,洗膜顯色曝光,使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觀察并以β-actin為內(nèi)參蛋白,分析各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
1.3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4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比較 與A組相比,B組和D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B組相比,C組小鼠血清中 IL-6、IL-1β、TNF-α 水平均降低(均 P<0.05);與 C組相比,D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均 P<0.05)。見表 1。
表1 4組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比較(pg/ml)
2.2 4組小鼠血清HDL-C、LDL-C、TG、TC水平比較 與A組相比,B組和D組小鼠血清LDL-C、TG、TC水平均升高(均 P<0.05),HDL-C 水平均降低(均 P<0.05);與B組相比,C組小鼠血清LDL-C、TG、TC水平均降低(均 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與C組相比,D組小鼠血清LDL-C、TG、TC水平均升高(均P<0.05),HDL-C水平降低(P<0.05)。見表2。
表2 4組小鼠血清HDL-C、LDL-C、TG、TC 水平比較(mmol/L)
2.3 4組小鼠主動脈病理學(xué)變化比較 A組小鼠主動脈血管壁未見明顯改變;B組小鼠主動脈血管壁明顯增厚,管腔狹窄,可見大量斑塊形成,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及脂質(zhì)沉淀;C組小鼠主動脈亦可見血管壁增厚,斑塊形成,但與B組相比,增厚程度明顯減輕,斑塊面積顯著減小,僅可見少量炎性細胞浸潤;D組小鼠主動脈血管壁增厚程度、斑塊形成面積及炎性細胞浸潤數(shù)量介于B組、C組之間,見圖1(插頁)。與A組相比,B組和D組小鼠主動脈IMT均升高(均P<0.05);與B組相比,C組小鼠主動脈IMT水平降低(P<0.05);與C組相比,D組小鼠主動脈IMT水平升高(P<0.05);見表 3。
表3 4組小鼠主動脈IMT比較(mm)
2.4 4組小鼠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比較 與A組相比,B組和D組小鼠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均升高(均P<0.05);與B組相比,C組小鼠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降低(P<0.05);與C組相比,D組小鼠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升高(P<0.05)。見表4。
表4 4組小鼠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比較(%)
2.5 4 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 NLRP3、Caspase-1、ASC、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與A組相比,B組和D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NLRP3、Caspase-1、ASC、p-NF-κB p65/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均P<0.05);與B組相比,C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NLRP3、Caspase-1、ASC、p-NF-κB p65/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均降低(均P<0.05);與C組相比,D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 NLRP3、Caspase-1、ASC、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均P<0.05)。見圖2。
圖2 4組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NOD樣受體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 -1(Caspase-1)、凋亡相關(guān)斑點樣蛋白(ASC)、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a:蛋白表達電泳圖;b:蛋白表達水平比較;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與 C 組比較,▲P<0.05)
A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過程,涉及先天性和適應(yīng)性免疫炎癥機制參與,是當今世界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1]。本研究中給予ApoE-/-小鼠高脂飲食飼養(yǎng)以構(gòu)建AS小鼠模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S小鼠主動脈在光學(xué)顯微鏡下可見血管壁明顯增厚,管腔狹窄,并有大量斑塊及炎性浸潤,主動脈IMT、主動脈AS面積與所取血管面積比值及血清中LDL-C、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揭示AS小鼠模型構(gòu)建成功。
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炎癥與AS的進展密切相關(guān)。在AS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各種炎癥細胞和炎性介質(zhì)在脂肪條紋以及纖維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不穩(wěn)定斑塊的形成和破裂中發(fā)揮作用[12]。NF-κB是一種氧化還原敏感的轉(zhuǎn)錄因子,調(diào)節(jié)免疫和炎癥反應(yīng)的各個方面[13]。NF-κB 通路的激活將導(dǎo)致 IL-1β、IL-6和 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的過度產(chǎn)生[14]。本研究AS模型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主動脈內(nèi)膜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表明AS小鼠體內(nèi)NF-κB p65通路處于活化狀態(tài),炎性反應(yīng)增強,造成主動脈血管病理學(xué)損傷。研究發(fā)現(xiàn),NLRP3炎癥小體可通過募集ASC并促進Caspase-1激活來調(diào)節(jié)內(nèi)皮細胞的焦亡[15]。一些研究已經(jīng)證明多達70種Caspase-1蛋白底物在AS和血管炎癥中起作用[16]。活化的Caspase-1可引起促細胞凋亡的促炎形式,稱為細胞焦亡,其特征是細胞溶解并將細胞質(zhì)內(nèi)含物釋放到細胞外空間[17],從而導(dǎo)致炎癥。本研究AS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說明細胞焦亡相關(guān)蛋白在AS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中大量表達,其介導(dǎo)的細胞焦亡與AS發(fā)生進程密切相關(guān)。
利拉魯肽作為GLP-1類似物,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療,在臨床使用過程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安全性[18]。Rakipovski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利拉魯肽可通過抑制炎癥反應(yīng),減輕AS病變和保護血管內(nèi)皮,而且該功能的發(fā)揮與降糖作用無關(guān)。本研究中,AS小鼠在利拉魯肽作用下,小鼠主動脈血管壁的增厚程度減輕,斑塊面積減少,僅可見少量炎性細胞浸潤,血清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LDL-C、TG、T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主動脈內(nèi)膜中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達水平降低。有研究在評估利拉魯肽對TNF-α誘導(dǎo)的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損傷時發(fā)現(xiàn),利拉魯肽可通過抑制NF-κB激活對內(nèi)皮細胞產(chǎn)生明顯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20]。這提示利拉魯肽可能通過抑制NF-κB激活,減輕AS小鼠炎癥反應(yīng),減少血管壁斑塊沉積。另外,利拉魯肽預(yù)處理可有效抑制TNF-α和NLRP3炎癥小體活化,抑制TNF-α和缺氧導(dǎo)致的心肌細胞焦亡,發(fā)揮心臟保護作用[21]。在研究利拉魯肽對非酒精性肝炎中發(fā)現(xiàn),利拉魯肽可通過線粒體抑制NLRP3炎癥小體誘導(dǎo)的細胞焦亡,減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進程[22]。本研究中,利拉魯肽可明顯降低AS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達水平;而與利拉魯肽組相比,利拉魯肽和GLP-1受體抑制劑exendin(9-39)的雙重作用下的AS小鼠的病理學(xué)變化加重,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血脂水平及主動脈內(nèi)膜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表明利拉魯肽可抑制AS小鼠主動脈內(nèi)膜中NLRP3炎癥小體活化,且GLP-1受體抑制劑可逆轉(zhuǎn)利拉魯肽對AS小鼠炎癥反應(yīng)及主動脈病理學(xué)損傷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利拉魯肽可能通過抑制NF-κB/NLRP3信號通路,減輕AS小鼠的主動脈內(nèi)膜中的炎癥反應(yīng)和細胞焦亡,改善主動脈病理學(xué)損傷。但GLP-1對AS小鼠的作用機制比較復(fù)雜,其類似物利拉魯肽的藥效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